高建平
生態工程是建全林業發展戰略的關鍵,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與規劃工作開展中必不可少。對提升我國生態建設質量,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目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應以生態環境和生態項目為基點,圍繞經濟學、生態學和工程原理等技術理念作為支撐,通過生態特征、自然資源和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角度的合理性分析,與植物、動物、自然等因素結合,進而完善森林資源防御體系,形成一個穩定、高效的林業生態系統。
一、林業生態工程基本原理與特點
林業生態工程主要目的是調控生態環境,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林業生態系統主要由森林生物和森林環境組成,而這兩個因素又可獨立存在,又相互影響,具有復雜的作用和依存關系。森林生物一般指森林中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但作為森林環境的角度分析,可分成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環境。基于這樣的理論基礎,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與發展更具有結構性和有序性。
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現狀分析
1、森林覆蓋率分布不均
隨著人們對資源和環境的利用日益增加,林業資源與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基于國家“十五”計劃綱要相關要求與規劃,各單位應積極開展林業環境恢復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以滿足人們在生產、生活方面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達到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但仍有一些非重點區域的林業工程項目建設科技含量較低,片面的純林種植,“外來樹種”引種少,樹的種類比較單一,樹種結構不合理等,缺少合理配置,森林覆蓋率分布不均。為保持林業物種多樣化發展,應加強造林技術,利用自然條件立地條件、地形優勢,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豐富植物種源資源,形成布局合理、種類多樣的森林覆蓋模式。
2、治理不當,林業生態工程的質量較差
傳統思想下人們對林業生態保護認識不到位,沒有意識到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人們往往只把林業當成一種涉及經濟收入的方式,環保意識淡薄,忽視了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邊治理、邊破壞”的惡性循環。為此,應完善林業生態工作管理職能,加強造林技術的管理,遵守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原則,全面開展造林化工程,改善和平衡農、林、牧業聯系,確保造林工程的成效性發揮,加大宣傳的力度,調動林業生態改造的積極性。
三、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與發展的幾點建議
基于當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現狀和新時期下林業發展趨勢,應把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與調控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工程技術,實施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設計與建造,以及調控木本植物為主體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工程技術,全面實現生態建設工作的協調推進。
1、退耕還林,多業并舉創建林業經濟新格局
在林業生態建設工程中,退耕還林具有涉及范圍大、公眾參與度高的特點,可在還林地塊栽植沙棘、藍靛果等經濟林,或建立高端林木苗木培育為主的營林產業園,發展營林產業、綠色食品業和服務產業,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的同時,解決水土流失問題、恢復森林覆蓋面積、豐富生物群落多樣化的生態環境恢復,以扼制土地沙化和沙塵暴等惡劣自然現象。
2、規劃造林,加強林業生態工程管理
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特色合理規劃與布置,加強林業生態工程管理制度,明確植樹造林工程實施的成效以及實踐流程,根據當地的土壤以及氣候因素,對樹苗進行定期的施肥、澆水、除草以及松土等工作,積極完成碳匯造林、封山育、森林撫育、幼林撫育項目,并利用現代管理模式來提高林業生態工程的施工成效,加強森林資源培育與管護,做好工程的施工、檢測、勘察、驗收工作,使林業生態管理工作更具合理性,提高管理能力和林業生態工程施工的質量。
3、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建立長效機制
①生態建設是國家賦予森工重點林區的主體任務,處理好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強化規劃約束,應建立部門聯合機制,制定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嚴格目標考核,緊緊圍繞保護森林資源,夯實管護責任,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巡查,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大力加強森防基礎建設,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因失職、瀆職導致鎮辦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將依法追究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
②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日常監督。加強林地保護管理,依法治林管林,建立健全森林資源管理保護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切實抓好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禁止在自然保護地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
③加強森林防火體系建設。建立森林防火應急體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快林區道路和防火隔離帶設施建設,完善突發森林火災事件應急預案,落實環境突發事故各項應急措施,增強綜合撲救森林火災能力,促進林業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努力實現山青、水綠、景美,促進森林資源功能永續利用,為當地提供良好的生態保障,提升應急保障能力。
4、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增強環境建設積極性
牢記習總書記“轉型發展、民生為要”的要求,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按此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民生工程與環境建設,提升民生事業管理局的服務能力,拓展服務領域,為林區群眾做好生產、生活服務,發揮行政服務大廳職能作用,為職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綜上所述,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深入發展,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建設林業生態工程,通過深入探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規劃工作提供新方法,已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門創新工程。因此,林業生態工程在繼承傳統栽培技術的基礎上,不單單僅限于單一的營林造林,而是從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達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實現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恢復,促進國民經濟向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273300山東省平邑街道辦事處林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