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注重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精神生活。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能夠滿足人民身心健康的需求,還能夠鍛煉身體、培養團結拼搏的精神,從而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本文闡述了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價值,提出了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發展措施。
新時代,我國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目前還處于初步階段,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國家和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全民健康意識,大力發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充分發揮其社會功能,從而促進我國文化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1、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社會功能
①社交功能
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天面臨著生活壓力、精神壓力等其他方面的壓力,日常休閑、交流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人們的感情也日益淡化。因此,為了保障人們的基本交流時間和社交空間,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應該積極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能夠滿足廣大群眾的不同需求,提供良好的社交時間和環境。
②儀式功能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所改善,越來越多的群眾樂于參加具有儀式感的活動。具有儀式感的活動能夠使人身心愉悅,與此同時,還可以讓群眾更加團結拼搏,促進我國和諧發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包含很多傳統活動,傳統活動經過歷史的沉淀,成為群眾的精神寄托,積極開展并參加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③標志功能
新時代,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這不僅僅是一項文化活動,更是地區政治經濟的象征,因此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標志功能。目前,國家和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并支持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其能夠系統化發展。
2、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文化價值
①組成文化產業
文化形式多種多樣,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群眾文化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我國國民的生活狀況,因此,為保障文化產業的發展,應加強群眾文化的基礎性支持。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能夠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也能夠完善文化產業的不足,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②襯托精英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種多樣,群眾文化和精英文化是其中較為顯著的兩種形式,兩者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群眾文化的發展促使精英文化進一步發展,精英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撐。一般來說,群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主體不同,群眾文化的主體是廣大的基層群眾,而精英文化的主體是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我國文化發展。
③代表主導文化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擁有56個民族,不同民族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表現形式也豐富多彩,但主導文化在我國文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群眾文化是以廣大基層群眾為基礎,支撐著主導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與主導文化相互聯系、緊密結合,有效地鞏固我國文化地位,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3、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發展措施
①區別化引導
就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而言,在組織時應該考慮覆蓋范圍和個人的興趣愛好等,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但目前,我國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廣場舞擾民、群眾體育素質低,根本原因還是在進行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做好引導工作。因此,工作人員應該依據不同的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比如,青少年可以開展具有時尚性的體育活動,而中老年人可以開展養生類的體育活動。
②合理配置資源
國家政府提出要積極創新,加大文化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共同文化服務建設。就廣大群眾而言,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需要多元化的題眼,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加大整合力度,合理配置市場資金的投入、社會文化資源,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文化建設,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體育活動需求。當前,國家和政府等相關工作人員在組織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還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很多體育基地在建成后,常常出現“空殼”現象,只停留于表面,無人組織管理,與此同時是附近的居民受到廣場舞噪音的影響。究其原因是資源的不合理配置,所以要加大宣傳力度,樹立體育健康意識,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公共體育館組織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使其得到進一步發展。
③豐富活動項目
縱觀我國目前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活動項目過于單一,且地方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受條件限制,難以開展,甚至少數民族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后繼無人。因此,為保障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應該豐富活動項目,緊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加強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活動項目的保護,還可以利用地方的旅游文化資源,實現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多元化發展。此外,還可以在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中設置賽制,滿足群眾的需求。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充分發揮群眾文化體育活動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價值,并推動其發展,才能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
(作者單位:150622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鎮政府綜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