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娜
近年來,隨著“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理念的推廣,糧食產能大幅提升,糧食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改善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安陽縣農產品競爭力有了明顯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上有較大改善。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評價、農業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和農產品貿易等方面擔負著重要的技術支撐職責,是對農產品產地環境和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實施檢測的重要執法體系,是實現農產品全過程監管的技術保障。
1、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
①近年來,安陽縣人民政府為保證全縣人民能吃上放心農產品,由各級投資600余萬元建成了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該檢測站的建立提高了安陽縣農產品整體檢驗檢測水平,促進更多質量優良的農產品流通,增加了農民收入。
②安陽縣委、縣政府為了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使得人們對農產品安全意識人人知曉;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和各生產單位一定要明確職責,嚴格把握農產品“入市關”。
③為了便于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定了《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方案》;為了便于對農產品進行溯源管理建成了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和3家追溯示范點,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了解該農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的所有操作信息,實現了對農產品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管理。農產品監管體系和檢測體系建設逐步得到完善。
2、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
①近年來,雖然安陽縣為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一體化生產,制定土地流轉政策,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以家庭承包經營的為主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居住分散,安全生產技術難普及,對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十分不方便,農產品在生產中存在的違規操作,僅靠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部門從員很難全部監管到位;另外,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起步晚、基礎相對薄弱,農民科學文化水平較低,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難以掌握。
②部分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責任感不強,為了使土地產能增加,對農產品質量關注較少,在農業生產上濫用農藥和化肥,更有甚者,為了讓果蔬早日上市違規使用化學劑和激素,這樣果蔬上的化學農藥殘留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脅;有些生產主雖然建立了生產臺賬,平時忙于生產,對生產操作不能及時完善臺帳,主要依靠農業技術人員的督促、檢查才能完成;有些農產品產地及生產過程沒有生產檔案,一旦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很難溯源追責。
③有些生產經營主體雖然有申報無公害生產基地的想法,但缺乏安全生產加工、生產技術及專業技術指導等方面的知識,缺乏具體的明確操作流程,存在重申報、輕管理,使標準化生產流于形式。
④安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還處于成長階段,缺少農產品市場準入標準、配套的風險監測、信息預警制度,另外,農產品質量檢測方法較少且不能細化,檢測標準缺乏,可操作性差,目前,主要檢測對象是蔬菜,在農產品品種上所占比例較小,無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實施標準化、系統化、全覆蓋無遺漏的檢驗監測。
⑤檢測手段落后,周期長。目前,檢測儀器多是速測儀,雖然投資少、使用方便,檢測時間短等特點,但檢測結果準確率不高,不具有權威性。如果使用高精準檢測儀器,則投資大,檢測時間長。
3、安陽縣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采取的對策
①加大宣傳力度,讓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家喻戶曉。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應通過多種新聞媒體對其重要性和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對農產品安全生產過程及相關的法規進行廣泛的宣傳,安陽縣印制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手冊》、《食品安全法》、《禁限用農藥名錄》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手冊》等資料共1萬余份,發放到每個農戶手中,并利用宣傳車,懸掛條幅等宣傳形式,讓每個公民都能知曉農產質量安全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從而促進農產品按標準進行生產,引導消費者消費綠色的無公害農品,從而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營造“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②加強檢測人員的培訓,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屬于一項新的技術,只有不斷對檢測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建立縣、鄉、村檢測隊伍,能夠及時加強對每個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制度能夠正常實施。比如,根據農作物不同的生長期進行多次抽樣檢測,并及時公布檢測結果;指導監督每個生產基地建立健全生產檔案;培育更多的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加上高素質的農民,能夠在生產過程中進一步防范和控制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而提升安陽縣農產品安全質量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
③加大對農產品市場的綜合執法力度,明確各自職責。一是對農藥化肥經營市場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嚴禁禁作農藥、巨毒農藥在農作物生產上的使用;二是嚴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對土地環境造成污染,從而影響農產品的質量;三是與生產基地人員簽訂責任狀,確保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生產標準進行生產,嚴格禁止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
④堅持綠色生產,保護生態環境。通過與無公害生產基地簽訂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協議,完善生產檔案,建立農產品追溯等責任制度,進一步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監管,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基礎,打造和諧、綠色、發展和共享生態農業發展之路,培育更多的安全品牌農產品。通過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確保在生產過程中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能夠和諧共生。
綜上所述,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著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最好辦法,只有對農產品進行全程監管,源頭追溯,只有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執法力度,嚴把農產品進入市場關,才能為全縣人民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455000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