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琴
【中圖分類號】R2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痛經屬于常見婦科疾病的一種,是指女性在經期時候出現的腹痛不止的情況。臨床上痛經分為兩種情況,即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為生殖器官病變輕微,一般在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的女性中發生較多,通常在正常分娩后疼痛會有很大緩解,甚至消失,其引發機制為子宮平滑肌痙攣、發育不全、內膜脫落及神經和精神因素等。后者則主要是因為生殖器官發生器質性病變所致。現如今,患有痛經的女性有很多,在月經期間或前后,常有小腹或腰部疼痛的情況出現,有時甚至還伴有腰骶部痛。其隨月經周期而發作,若情況嚴重還會有頭痛、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冷涼、甚至昏厥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在我們身邊緩解、治療此病的方法有許多,也很簡單,實用,在此向大家推薦。
一 導致痛經的原因
有很多原因導致痛經,而只有將女性痛經的原因掌握后,方可對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1 飲食習慣不好。部分女性在進食方面以辛辣、生冷和酸性食物偏多,特別是在月經前更是不引起重視。辛辣食物刺激性較大,若進食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強烈刺激,加快血流,且使子宮內膜受到刺激,影響內分泌,讓盆腔血管收縮致痛經發生。生冷食物會使女性氣血不暢,阻礙血行,進而引發痛經。
2 生活習慣不好。女性長時間未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經常熬夜或過度疲勞,就會影響女性內分泌水平,且部分患者對保暖不重視,而受寒會收縮盆腔血管,使痛經癥狀出現。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女性喜歡抽煙喝酒,須知這樣既會讓身體受損,也會對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造成干擾,讓正常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加劇痛經。
3 壓力過大。現階段,女性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均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如此就易出現諸多不良情緒,如煩躁、壓抑等,最終造成內分泌紊亂,出現痛經。
4 劇烈運動。適當運動有益于女性健康,但劇烈運動就會出現反效果。在月經期間做劇烈運動,會增加身體的酸痛感,造成經血逆流,使痛經加重,尤其是在經期,女性子宮口微張,若此時游泳則感染幾率非常高。
5 子宮異常或相關婦科疾病。部分女性的子宮發育不良,有供血不足的情況出現,導致子宮缺血和缺氧,而子宮收縮就引發痛經。又或是子宮口較小,阻礙經血運行,而這也是出現痛經的一個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若女性有子宮位置異常、盆腔炎等相關婦科疾病,也會影響經血順暢流出,讓女性出現痛經。
痛經讓女性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但無需過多擔心,生活中有諸多方法是可預防痛經,將疼痛感減輕的。
二 緩解痛經的幾種方法
(一)攝入足量維生素
臨床研究表明,攝入足量維生素能夠使痛經癥狀有效減輕。若痛經女性主要癥狀為腰腳酸痛、腹部抽痛、乳房脹、抽痛,則平時可適當多吃糙米、胚芽米、乳制品等維生素B1、B2豐富的食物。如果平時存在盆腔充血的情況,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則可多攝入橙子、檸檬、核桃、杏仁等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讓盆腔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使盆腔充血的疼痛有效緩解。
(二)積極做好五期衛生保健
所謂五期主要指月經期、妊娠期、產褥期、哺乳期、更年期。女性在這五個時期,抗病的能力減弱,極易發病。將五期衛生保健認真做好,可有效預防痛經,很多繼發性痛經患者就是因為五期衛生保健不利導致的。在這五期,嚴格按照一定的保護措施進行個人衛生、飲食起居、情志調養與勞動鍛煉等,將發生婦女病的幾率降低,讓身體健康得到保證。
(三)適當按摩
月經來時,大多數女性均喜歡在腹部放一個熱水袋,又或是貼上暖寶寶,以降低痛感。此類患者平時可在家多泡澡或者泡一泡溫泉。也可經常對肚臍周圍進行揉按,從而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但在經期切忌不能盆浴,若疼痛難忍,可對中極穴進行按壓,時間在10-20分鐘左右,從而減輕疼痛。
(四)不要進行夫妻生活
痛經時,不要進行夫妻生活,夫妻生活可能增加婦科炎癥的感染。同時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好保暖措施。
對經期會有痛經癥狀出現的女性朋友來說,上述介紹的幾種預防、緩解痛經的方法都非常有效,女性朋友只要對子宮予以較好保護,避免子宮受寒,在平時生活中注意作息規律,并對自己的飲食多加注意,保持心情愉悅,則痛經就會慢慢的離你遠去,讓你在特殊的日子里一樣可以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