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新經濟常態下,人們的生活品質逐漸提高,各種疾病發生率逐年增長,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為了能夠有效預防疾病,定期接受體檢尤為必要。定期接受體檢可及時發現無臨床癥狀、已有危險因素存在的疾病,例如腫瘤、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提示患者盡早接受治療,預防疾病引起的各種不良影響。
1 定期體檢的重要性
1.1 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經濟常態下,人們工作與生活節奏加快,所面臨的社會壓力日益倍增,大部分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大量疾病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如果不第一時間預防疾病,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則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后果。定期接受體檢可對自身身體情況予以了解,進一步合理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能夠積極預防疾病的產生。例如,尿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1.2 能夠及時發現疾病隱患
定期接受體檢,不僅能夠對自身健康狀況予以充分了解,而且還能夠結合檢查結果及時發現不正常的癥狀或可疑的情況,在典型臨床癥狀產生前準確鑒別與診斷疾病,并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將異常情況予以有效糾正,預防疾病的惡化,避免小病延伸為大病。比如說,老年人可以檢查血糖血脂;月經不調的女性人群應該增加激素六項血液檢測;懷疑腫瘤患者應該檢測腫瘤激素指標等等。
1.3 建立屬于自己的健康“參考值”
把定期體檢的結果列入到專屬健康檔案,將其作為身體健康狀況的參考指標。針對體檢健康者,體檢檔案可作為個人醫學信息,同下一次體檢進行對比,從而獲取可量化的危險性評估及綜合準確的健康評估報告;針對體驗結果異常者,體檢檔案為臨床醫生開展危險評估提供依據,對疾病及并發癥危險性予以準確預測,并基于個體實際情況開展健康管理,制定出個性化、科學合理的健康指導,并接受科學的治療。例如,血常規檢查的是人體的紅血球攜氧量、白血球和血小板的分布情況。可以通過檢驗指標判斷是否存在貧血,體內是否有炎癥等等。
2 檢驗科體檢項目分析
2.1 血尿便三大常規
三大常規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和“大便常規”。在無病理情況,三大常規值都處于正常范圍,但當患了疾病,或身體受到某種(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機械的)不良刺激和創傷時,機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條件受到破壞,其正常值就發生變化了。當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體炎等感染癥狀時,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就會升高,分類細胞也會有增高或減少的變化。發生尿路感染、陰道炎、腎炎之類,小便顏色和性狀會有相應改變或發生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肉眼血尿等癥狀。患了消化系統疾病、肛裂、痔瘡等,查大便會發現大便呈黑色、形狀各異、隱血陽性等。
2.2 血生化
生化檢查的項目有很多,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腎功能、心肌酶、體液免疫等,檢查的結果可以基本觀察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血生化檢查是對身體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對身體情況的一種了解,有時也可以檢查出來潛伏的疾病。
2.3 腫瘤標志物
腫瘤標志物檢驗的項目包括了癌胚抗原(CEA)、AFP、糖類抗原、其他腫瘤相關抗原(PSA)。其檢查的目的是在典型臨床癥狀出現前及時發現潛在疾病,可對腫瘤病情予以動態監測,另外還用于監測臨床的治療效果,查看是否出現轉移現象,并對預后進行準確評估。
2.4 血清免疫
血清免疫體檢項目主要有乙肝五項、抗-HCV、抗-HIV、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梅毒血清特異性抗體(TPPA)等。這一些檢驗,能對相關感染性疾病予以協助診斷。
2.5 微量元素
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對于人體而言,微量元素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過剩和缺乏直接影響了人體的健康,其含量偏低或偏高則反映了人體患上疾病的危險。現階段,我國各種保健單位,特別是婦幼保健單位、兒童醫院、綜合醫院等,將人體微量元素(鉛、鋅、銅、鈣、鎂、鐵等)檢測列為了常規檢驗項目之一。
2.6 血流變
血流變檢查是一種對血液流速改變的檢查,對人體血液粘稠度情況予以清楚地顯示,根據結果評估判斷是否有繼發形成血栓類疾病、出血性疾病或心腦腎缺血性疾病,屬于一種間接疾病診斷方法。
3 去檢驗科體檢前準備工作
抽血檢驗前,應嚴格遵照醫囑空腹。因餐后十二小時后人體胃腸已經完成了消化與吸收的運行,所以血液中相關生化成分較為穩定。所以,在這一時間段測量所得的相關數據能夠對人體所檢測項目的變化情況予以真實地呈現,有助于準確判斷疾病。
1 針對接受肝功能檢查的患者,抽血前3天應規律飲食。抽血前12小時,應嚴格禁食(可攝入少量的溫水),并不得進行劇烈的運動。
2 針對需要接受空腹血糖檢查的患者,抽血前不得攝入高糖分的食物、飲料,也不得輸注葡萄糖液體。
3 血脂檢查患者,抽血前14天應保持日常飲食習慣,1天內不得喝酒,12小時內禁止飲食,也不得進行劇烈運動。
定期體檢可及時發現那些無癥狀、癥狀較輕的疾病,對患病程度予以明確,并接受早期有效治療,從而對疾病予以有效控制,提高康復的可能性。同時,相比于發現癥狀后再治療,早期治療可縮短治療時間、降低治療費用,也能夠優化患者的生活品質。鑒于此,社會大眾應強化體檢意識,尤其是檢驗體檢,積極參與臨床體檢,以此來對身體狀況予以及時了解,針對患有的疾病積極治療,盡早康復,從而擁有一個健康、愉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