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煒
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受地理環境、氣候因素及栽培技術的影響,油菜的產量差異較大,而合理有效的栽培技術是提高油菜產量最有力的措施,為此,筆者在充分總結多年試驗示范的基礎上就如何提高油菜產量,提出建議與意見。
1、油菜栽培現狀
油菜不僅能夠作為食材使用,同樣也可以作為油料使用,用來生產食用油。菜籽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既是良好的食用油,又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因此油菜在當前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中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大型先進的工農業機械應用到農業種植方面,促使我國油菜的產量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區油菜的產量低而不穩,從而導致油菜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嚴重地挫傷了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情況以及油菜在種植栽培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借鑒油菜高產地區的種植栽培方式進行改進,促使油菜的產量能夠得到提升。在不影響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使用先進的栽培技術,使油菜種植收益能夠逐漸提高,從而使我國油菜產業能夠穩定的發展。
2、油菜種植的前期準備工作
要種好油菜,必須在油菜種植前做好準備工作,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科學合理的選擇油菜的品種
實踐表明,選擇油菜優良品種是提高的產量的關鍵措施。我國以種植冬油菜為主,也有部分在區種植春油菜,主要分布在青海、內蒙、甘肅3省(區),因為各個地區的土質與氣候因素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選擇品種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當地水、肥、氣、熱等因素,不僅要選擇產量高、抗逆性強的油菜品種,還應考慮油菜的出油率,同時應選用芥酸和硫代硫苷含量相對較低的雙低油菜品種。一般情況下,在天水地區選擇冬性較強的品種如天油4號、5號、6號、延油2號等白菜型油菜良種;春油菜一般選用隴油10號、甘雜2號、青雜5號、7號,華協1號等油菜良種。油菜種子成熟不一致,同時在有菌核病的地區種子常混有菌核,因此必須作好播前種子處理工作。選種之后需要進行合理的晾曬,可提高種子生活力。必要時也可用溫水或福爾馬林浸種,溫水浸種的水溫控制在50—54℃,浸種20分鐘,兼有殺菌和催芽雙重作用。也可用1:300倍的福爾馬林浸種,20—25分鐘,撈起后再晾種2小時,然后立即用清水洗凈,以免發生藥害。
②選擇合適的時間播種
種子選擇好之后就應當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播種,播期的早晚與產量的多少也會有所差距。在播種的前期應該觀察近期天氣狀況,盡量在種子種植后不要出現大雨或冰雹等惡劣天氣出現,根據當地天氣情況進行播種,冬油菜一般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播種。
3、油菜的移栽技術
常規的播種方式以直播為主,但如遇播后干旱或突降暴雨,都不利于油菜的出苗,缺苗斷壟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著油菜產量的進一步提高。而采用育苗移栽技術,可有效解決缺苗或疙瘩苗的現象,為油菜豐奠定基礎。在移栽時應把好以下四關:
①培育壯苗關
育苗時應該選擇適應油菜生長的區域,避免出現長時間見不到陽光的區域,需要選擇每天都能吸收陽光、便于澆水施肥、并且土壤質量良好的田塊。育苗時需要對種植地區施加底肥,促使油菜種子的生長區域營養充足。定期的進行澆水施肥以及對苗床的培育。
②整地施肥關
在油菜移栽的前期應該注重田地的清理,使田地的排水良好。如果種植的地區屬于旱地,應該利用人工或機械將土地進行深翻,將雜草連根清理。油菜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尤其是冬油菜,生育期長,營養體大,其吸肥量高于一般其它作物,畝施基羊、牛糞與有機肥料1000—2000公斤,復合肥10—15公斤,尿素3公斤作基肥,結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施入。從而能夠適應油菜的正常生長。
③適期移栽關
油菜最好的移栽時間在20天—40天左右,最多不能超過兩個月,而且秧苗的葉子在5片—6片的時候是進行移栽的最好時間段。在進行移栽的過程中不可以使秧苗傾斜,一定要保持豎直的狀態,而且插根的深度要適中并且穩定。與此同時秧苗在移栽的過程中一定不能超過太長時間,盡量在12小時之內,而且還需要定時澆水,確保秧苗不會出現枯萎的情況。
④合理密植關
油菜在栽培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是當時對密度進行調整,根據調查,一般土地肥沃的地區每畝地種植2-4萬株秧苗,而且排布要規整,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油菜的產量。
4、提高油菜產量的技術要點
①做好田間管理
首先,應及時進行查苗、適期進行補苗。在田間管理的過程應該準確進行查苗,并根據秧苗存活的概率,對缺少秧苗的區域進行及時補苗,在進行補苗的過程中,應該將移栽的秧苗根部留取少量的濕土,從而保證秧苗存活的概率。對新補的秧苗進行施肥灌溉、秧苗不會因為晚種植而導致產量降低。
其次,要做好雜草防除工作。防止雜草影響油菜的正常生長,少量雜草可進行人工連根拔除,但如果雜草密度較大時,防止草繼續生長,需進行化學除草,選用精喹禾靈等油菜化學除草劑,選擇在氣溫不低于10℃的晴好天氣進行噴霧,防除田間雜草,但一定要把握好劑量,以免造成藥害。
第三,要做好油菜追肥工作。為避免油菜在生長過程中脫肥現象發生,一定要進行追肥,一般在4月初視苗情湊雨畝追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銨10-15公斤,在4月下旬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硼砂溶液,促使油菜進一步生長發育。由于各地區的環境與氣候情況不同,在追肥時應該在充分掌握當地壤養分狀況的前提下,科學配方施肥,確保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②病害防治措施
油菜生長過程中避免不了會出現病蟲害的威脅,如果發現秧苗的生長情況不正常或部分秧苗生長速度慢,那么就應該是由病蟲害的危害所致。油菜易發生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就選用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每畝用藥50~75克,一般用藥2次,每次間隔5~7天。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等。若發現蚜蟲,要及時用20%速滅殺丁2000倍液或2.5%撲虱蚜1800倍液噴灑。在剛出現潛葉蠅幼蟲為害的蛀道時,可使用90%晶體敵百蟲每畝50~70克,對水60公斤噴霧防治。在使用藥劑的過程中應該控制好藥劑的量,防止過量使用造成秧苗大面積死秧的情況。當蟲害被殺死時應該對秧苗進行澆灌,以便清理藥物殘渣。使油菜的產量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提高,對于提升油菜栽培產量的措施有很多。相關種植的用戶應該選擇適當的土地進行種植,并且保證環境適應油菜的生長,同時在進行栽培的過程中應該足夠的細心,做好每一項工作,從而能夠穩定的提高油菜的產量。然而在種植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眾多的影響因素妨礙油菜的產量問題,我將在今后的生產實踐中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從而找出問題的根源,將因素排除,不斷提升油菜栽培技術水平,從而促使我國油菜種植進一步向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741400甘肅省清水縣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