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芝紅
摘 要:國家在“十三五”重新規劃了我國的教育事業,同時也在文件中指出繼續加大教育事業方面的支出,由此可見國家越來越注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里人人都想利用大數據為自己謀利,國家近幾年來也加大了信息技術對教育事業的投資,利用信息技術來推動教學的發展,使信息技術真正與教學相融合,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不例外。
關鍵詞:高科技;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教學方式;課堂主體
一、高科技時代下,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使用現狀
1.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病
自古以來中國的教學方式都是通過教師或者夫子的正面引導來使學生掌握課本的內容,一遍又一遍地傳授難免使得學生的學習的效率降低,也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授業解惑應該被淘汰。語文作為一個彈性較大的學科,通過簡單的口頭講述并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同時語文還是一門有著文化性的科目,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中外的文化,當然了,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更加重要的就是引導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底蘊的感受,但是通過老師在黑板上講述一些寫作的特點和語法知識是萬萬不夠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變成為了一種不可抵抗的力量。
2.現代信息技術的優點
在新課標語文教學的大綱里有這樣一條: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所謂的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應用包括的設備大概有以下:投影、音響、屏幕、電子白板等工具。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學生也會感到這是一節不尋常的課堂,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使用這些信息技術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另外一方面也使教師得到了解放。從此一節課堂的主體不再是老師,老師只是一個引路人,真正的主體變成了學生。通過電子屏幕的投放,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這種文化的產生背景,以及為什么這個地方會有這種特別的文化呢?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會被打開,同時在某些方面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有了有意培養,使其學會思考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既可以弄明白課本的知識,也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化常識,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3.導入課堂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以人教版初中語文《走一步在走一步》為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父親在自己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步步地鼓勵自己的孩子慢慢來的故事。在進行課文講述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一段視頻,這個視頻里可以是飛行員第一次飛行的紀錄片,也可以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鼓勵,總只要播放一個與課文有密切關系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視頻里的飛行員是怎樣克服第一次飛行的恐懼?”“通過視頻你學到了什么?“對比視頻內容和課文內容你認為他們的區別和聯系都有哪些?”甚至可以向學生提問自己克服過的一件困難等一系列問題,通過這些提出這些問題逐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上面來。于是,在無形之中便會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是一種在潛移默化之中使得學生接受知識的方法,比起刻板的講述和枯燥乏味的練習,這些都是依賴于信息技術的運用。
4.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大學的課堂上,每一位學生的舉動都被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所掌握,所以往往在老師講到重點內容的時候便會通過一個信息終端服務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問題的回答來掌握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同樣,這種方法也是可以被初中語文課堂所借鑒的。因為初中學生與大學學生比起來,初中生所在的環境比較穩定,換句話說初中生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老師,由此一來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考查便會更加方便。只要一個教室有這種信息服務器,各科老師都會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情況,從而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來糾正他們。語文的學習也不例外,在早讀或者自習的空余時間,教師可以通過每個學生的默寫情況來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初中語文是一個有非常鮮明特點的學科,語文的伸縮性是很強的,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利用語文這一學科自身的特點來教學。從學生這一角度來說,初中的學生剛剛經歷過小學生活,在小學課堂上老師從字詞講到總結段落大意,這是小學的教學方式,但是初中語文對學生的要求就更上了一層樓,學習字詞已經不再是學習的主要內容,而更多的要求是通過學習來了解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作者想要通過文章要告訴我們的東西和學生自己對于文章的感悟和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這些特點。
5.信息技術在課外語文學習中的應用
語文學科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這些積累不僅僅來自課堂上的講述,還在于課后的總結與積累。而如何檢驗學生的課外學習效果便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信息技術的誕生對學生的課外學習卻有著不一樣的優點。教師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對學生布置作業,并時刻監督學生的完成情況。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策略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只有學生真正對某件事感興趣才會真正投入進去,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各種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過去很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設施的不到位,導致語文課堂喪失了它的活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往往只是跟著老師的步伐,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然后認真聽課,反則不然。例如,在講述人教版詩歌《觀滄海》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關于作者和寫這首詩的背景。然后播放朗誦這首詩歌的視頻,讓學生在聲音的魅力之下感受學習這首詩歌的感情與作者的一腔熱血。然后通過提問學生的感悟來引出學習這首詩歌的目的,這樣一來,學生的好奇心將會被充分吸引,對于接下來開展的教學內容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當然了,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詩歌的朗誦,也可以鼓勵學生作詩。
2.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環境對人的影響總是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由于文化它自身所具有的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在一個濃郁的學習環境里學生的學習會被充分調動,在一個學習環境不好的環境里學生的學習便會被帶跑,思想也會拋錨學生,所以我們要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例如,近幾年來最火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通過舉行詩詞大賽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充滿學習興趣,尤其是在最后一個環節“飛花令”里就考驗到個學生調動知識的能力。從這個節目的收視率來看,很多的人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同樣可以把這種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在設備都充足的條件下,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一些活動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所以,當代的語文教學可以說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學,運用現代化的設備來改革、來創新教學方式。
3.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科方面的參與度
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只依靠教師的努力是萬萬不夠的,同樣也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與配合。如果沒有學生的配合,那么這堂課就是一個空殼子,教師在給誰講課?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在上課之前,教師必須使學生明白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要打破以前全部依賴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之中。所以,教師可以在合適的時機里鼓勵學生進行講課,一方面鼓勵了學生,更重要的是調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最后進行總結的講述,對于不足之處教師進行補充,對于優秀之處可以鼓勵學生們互相借鑒,這樣才真正使得課堂變為學生的課堂。而這些活動的展開都是依賴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通過做PPT來感受教師從備課到教學的整個過程,這樣便達到了學習的真正目的。所以,現代科技對語文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好處的。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中需注意的問題
1.當今環境下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語文學科有力的助手
任何一個技術的誕生總是伴隨著它的兩面性,好的一方面可以為我們所用,壞的一方面需要我們的警惕。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述課文的時候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正確把握好一個度。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所以不能全部依靠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而是互相借鑒學習的過程,一旦過分的依賴信息技術便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在以后的課堂里如何正確利用信息技術也是教師面臨的挑戰。這也要求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一味地只播放PPT不注重實際情況也是不行的,所以這就告訴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
2.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大背景下對于學校和教師所提出的要求
信息技術的普及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然后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只有學會使用現代科技才能真正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學校對教師進行技術的培訓,鼓勵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國家加大對教育事業的同時,需要每一個環節的人都參與起來,只有信息技術也是不行的,光有老師也是不行的。科技總是在不斷飛速發展,社會也是在進步的,現代化的應用總是不可避免的取代傳統的方式,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凡是能夠對教育有幫助的技術我們一定要鼓勵,真正將信息技術的優點為我所用。
綜上所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轉變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教育理念是重中之重,通過一些學校的實踐發現,只有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做到整合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一個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的課堂,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才是教學“活的靈魂”。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教學將是不可避免的話題,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永久的話題。語文學科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課堂的學習也應該是一個充滿樂趣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曉丹.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47.
[2]耿忠杰.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166-167.
[3]張學峰.試論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模式[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7):128,130.
[4]潘艷明,李大孟.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2):140,14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