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文英
浮生一世,白駒過隙,繁華種種,選擇萬千,有些抉擇,一次便是一生。一九八七年,我走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講臺,一晃三十二年過去了,我始終在這里工作著、奉獻著,任青春在這平凡的崗位上悄悄地流逝,我無怨無悔。因為這是我永遠不悔的選擇,這是我終生熱愛的藝術。
忠于職守 執著追求
在三十二載的教學中我一直擔任班主任,我深深地體驗到:敬業奉獻是教師之本,愛心責任是教師之魂。剛參加工作時,每天上班騎自行車要走二十里的路,路又十分的不好走,坑坑洼洼。但我對工作卻滿腔熱情,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我整整代課二十年,終于在2008年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愿望,實現了三尺講臺的人生夢想,成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二十年的代課生涯,有誰知道其中的甘苦,又有誰知道一名代課老師的辛酸,可我就是憑著對教育事業的鐘愛,憑著我對孩子們的眷戀,我度過了二十個寒來暑往,度過了二十個花落花開,度過了二十個云卷云舒。為此我也十分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自豪、從容、淡定地站在這三尺講臺上,盡情地播撒著我對教育的愛,對孩子的愛。
德高為師 身正為范
教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多年來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所以我教的班,班風正,學生行為習慣好。正如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較為漫長的二十年代課生涯中,我沒有耽誤一天課,每天很早到校,年年出滿勤。中午人們都在休息時候,我就開始輔導學生,批改著五十多本作業。為了五十多個孩子,我打著針,吃著藥仍堅持上班。可由于血壓低,在上班途中我騎車暈倒在路上,當時雙腿和腳全都摔傷了。由于快到上班時間了,我沒有去診所包扎,又回到了學校,學生看到我腿摔成那樣,都哭了,我說:“同學們不要哭了,老師沒事。”當天下午我的腿和腳都腫了,腳腫得鞋干脆穿不上了。看到這情景孩子們哭得更厲害,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眼淚再也控制不住流了下來,心里卻更加熱愛這個行業。多年來為了孩子,為了自己選擇的這份特殊的職業,更為了自己二十年的代課所付出的努力才換來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我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愛之深,方顯情之切。
辛勤耕耘 精益求精
為了做好教學工作,我每天早出晚歸,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我潛心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閱讀了許多書籍,我最喜歡的就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和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這兩本教育名著。在教學上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我始終采用的是趙潤老師的“頭遍篩子二遍籮,剩下坷垃用手搓”的教學方法。
孩子的進步讓我深深體會到:師愛是微笑、是包容,因為學生畢竟還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師愛是鼓勵、是引領,因為給孩子以進取的動力比教給知識更寶貴;師愛是等待、也是成全,因為遲開的蓓蕾和綻放的花朵一樣美麗!
無私奉獻 心有大愛
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大愛,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我們學校是一個全封閉的寄宿制學校,這也意味著學校既是家庭又是社會,教師對學生既是慈母又是嚴父。我校的學生來自全縣各個鄉鎮,他們多數來自單親家庭,是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隨遷子女,遠離自己的父母,缺少的是父愛、母愛和家庭的溫暖。所以對待這樣的學生,生活上我總是想方設法、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剛開學新來的孩子因為想家總是哭,我就把他們叫到我身邊耐心地哄勸他們,鼓勵他們,讓這些孩子能很快地適應這里的生活。有的孩子頭疼腦熱,我就給他們買藥,領去醫院看病,有的孩子缺本少筆,我就給他們買來,送到手中。我還養了一盆龍爪,有的學生哪個地方碰壞了,我就掰下一塊給抹一抹,幾天就好了。有的孩子沒有衣服穿,我就把自己家孩子的衣服拿來給他們穿。我用自己的愛關心、呵護著每個孩子。
我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照料,可家里的事常常無暇顧及。二十九歲弟弟突然得了心梗走了,這對我家來說真是晴天霹靂。六十多歲的父親經受不住這沉重的打擊,生病住進了醫院。父親的確需要我照顧,可五十多個孩子怎么辦呢?為了忠孝能兩全,我只能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時間去醫院照顧父親。我整日行色匆匆,上班、洗衣,送飯,整日奔波于學校、醫院之間。為了父親,為了學生,我強力地支撐著。坦率地說,那些日子里我不知流了多少淚。
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我的確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兒子從上幼兒園起就是我的父母接送;上中學了仍然是我的父母照顧,給他洗衣服、做飯,就連家長會都是父母替我開。那年兒子上高三了,面臨高考,是關鍵的一年,而我校又搬到了新校區,離家很遠。所以每天不等兒子起床,我就走了。兒子一天三頓飯都在外面吃,對付一口。有一段時間兒子學習成績有些下降,我的確也沒時間管他,兒子很委屈地說:“我們老師都說,當老師的最對不起的人是自己的孩子。”聽了這話,我的心里真不是個滋味,覺得自己欠兒子的太多太多,真是無法補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教育工作者,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倍感自豪。有鮮花,我們擁有滿園的桃李芬芳;沒有掌聲,我卻贏得尊重和贊賞;沒有金錢,我們卻擁有孩子們心靈的陽光。選擇了教師,我無怨無悔,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紅顏憔悴,我依舊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傾心教育熱土,同鑄不朽師魂,不負人民眾望,共筑教育夢想。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