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金萍
許多調查研究發現青春期孩子存在的“八年級”現象,八年級具有階段性的獨特性,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期,身心經歷著急劇的變化,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響,情緒更敏感、更激動,內心充滿矛盾。主要表現為:開放與閉鎖,勇敢與懦弱,反抗與依賴,表現為兩極分化情況更明顯,從八年級學生作為青春期階段的“橫切面”,折射出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
青春期階段孩子的變化,有了獨立意識,自我展示的需求,使得孩子似乎想要擺脫家庭的牽制,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質疑父母。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看重家庭的價值和作用,對父母持積極、正面的看法和態度。八年級學生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中排首位的是溫暖的家,比其他年級學生選擇有溫暖的家比例高10.1個百分點。同時,八年級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排名第一是父母,比四年級學生選擇父母作為最崇敬的榜樣的比例高3.3%。
青春期階段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例如,家長在八年級學生面前表現的不良行為越少,他們越傾向于將父母選擇為最崇敬的榜樣,報告家長不良行為很少的學生,選擇父母作為最崇敬榜樣的人數比例較高。
在孩子青春期階段,家長需要做更好自己。青春期孩子更能注意到家長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因此,家長要經常反思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青春期孩子和家長的觀念存在錯位,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并沒有讀懂孩子的需求,進入初中的他們認識到自己長大了,和家人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他們希望父母像對成人一樣尊重他們,不要過多干涉他們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對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時他們又覺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對自己最關注的方面是學習情況,而八年級學生最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興趣或特長。
青春期學生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內心,家長應該更重視親子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讀懂孩子,加強溝通。溝通傳遞愛,溝通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比如關注事實、把握時機、留意態度、選擇方式、考慮環境),但現實卻相反,相比于低年級,八年級家長每天花時間和孩子談心的比例很小,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與其溝通卻減少了。進入青春期,孩子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問題,仍然需要家長的支持、陪伴來指導,此時,孩子正經歷著自己的劇變,這時家庭教育正處于問題集中爆發,但容易被忽視的階段,以至于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很不好管”“遇到問題卻力不從心”“學校教育影響更大,家庭教育影響微乎其微”,走入誤區。
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很重要,家長需要轉變教育角色,調整教育方式,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的教育責任交給學校和老師,減少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程度。
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尤其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示范,保持言行一致,不僅給孩子提要求,也要對自己提要求。專制、獨裁,雙重標準只會激發孩子逆反的情緒,拉開孩子與家長的距離。家長需要給予孩子信任與理解,透過孩子的言行,看到其內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及時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和指導。讓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長,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呵護和關愛,汲取心靈精神的營養。不要一味地看重分數,認為孩子成績好就光彩照人,成績差就沒有顏面,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其實,孩子成長是身心全面成長,是人格的健全,身體的成長。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有心理學家認為:“感情是人際關系的最主要的基礎,是人際關系的穩定性、深度、親密程度的主要調節器。”初中學生渴望得到愛,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而現實卻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愛的旗幟下,不約而同地推行“專制”。于是,兩代人在愛與被愛之間發生了無休止的“戰爭”。
父母與初中學生關系緊張的現象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初中學生的父母常常為孩子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擔心,初中學生也往往為自己不能與父母建立良好關系而苦惱。初中學生與父母關系既親密又復雜,探討其發展規律和解決路徑對雙方關系的協調有重要意義。
在不斷擴展的社會生活中,初中學生逐步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培養其與父母溝通與交往的能力,既是學生現實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又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性。
初中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變化、心理特點以及學業與生活的壓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護、關注與關愛,享受家庭的親情,又容易與父母產生矛盾,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許多初中學生在與父母的溝通中出現矛盾和沖突,表現為對父母自我封閉,不愿意與父母溝通,溝通中交流時間短,交流的內容多為父母對自己學業成績的詢問和關注,等等。有時,初中學生對父母愛的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認同,不理解父母的關愛之情,不能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們家庭責任意識比較淡薄,較少關心父母和家人。這就需要把家庭教育提上日程,這就要求家長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生活教育上,讓孩子在父母的積極影響下愛生活、愛家人。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很簡單,例如,家人圍坐著桌子一起吃飯,互相交流,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飯,鼓勵孩子參與家庭勞動等,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意識。孩子在與父母的共同就餐、共同勞動中,不僅學習到了用餐禮儀和生活常識,還促進了親子溝通,傳遞了愛,增加了家人情感。
總之,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成長期,家長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成長,理解孩子,走出家庭教育誤區,與孩子愉悅體驗青春成長的快樂!助力青春成長!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