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廣
摘 要:教育戲劇是面向青少年的素質、人格教育,融匯于課堂和課余的戲劇活動,在戲劇實踐中學習智慧和創造能力、體驗人生真諦、達成全人素質的快樂成長。我校根據教育戲劇實施途徑,具體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學科融合教育戲劇;戲劇社團。教育戲劇的教學重點不在于技巧表現,而在于參與興趣的知能、情意培養,也就是學習態度與認知的拓展。如何使學生能樂于學習獲益者才是教學目的,在學習過程中人格的培養才是最終目標。
關鍵詞:教育戲劇;學科融合;戲劇社團
在西方,“教育戲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教學方式,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自己表演戲劇。隨著近幾年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觀念的改變,這種形式也正在慢慢被引入,教育戲劇緣起于歐美國家,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思想,特別是他著名的“思維五步”法中第一步的“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現在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情境”的推斷,就是用角色教育啟迪孩子智慧的一種嘗試。將戲劇融入教學起源于法國思想家盧梭的兩個教育理念:“在實踐中學習”和“在戲劇實踐中學習”。教育戲劇不同于中小學普及的音樂課和美術課的技巧性教育,是通過游戲、表演元素、角色扮演、創編故事、演示事件等一系列互動式戲劇手段打造的體驗式教學。它是面向青少年的素質、人格教育,融匯于課堂和課余的戲劇活動,在戲劇實踐中學習智慧,提高創造能力,體驗人生真諦,快樂成長。
我校目前研究的教育戲劇是在小學音樂、語文、品德、美術教學中,以課本劇、兒童音樂劇、童話劇等為實施形式,通過角色扮演、情景對話、即興表演、想象、戲劇游戲等方法,利用課堂教學、戲劇社團、大課間操、校園戲劇節等校園教育途徑,引導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獲得經驗、學習知識、培養技能,挖掘其教育功能,構建小學教育戲劇課程體系,探索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育新體系。根據教育戲劇實施途徑,具體分為兩大類,分別為:
一、學科融合教育戲劇
教育戲劇是普適性教育,它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其最終目標是人格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學校教育戲劇不是“天才教育”,不是培養少數校園精英,也不是專業化教育。教育戲劇,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我的機會,孩子們在戲劇體驗中完成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成長。
在學科課程教學中,根據學科特點,尋找教育戲劇的切入點,創設情境,將戲劇元素引進課程教學。在課堂上,將敘述的教學方式嘗試著以人來示范,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去假設自己為某人或某物來表現,也就是運用了戲劇方法,進行教育戲劇。將學生置于想象的戲劇環境中,以“嘗試的生活”去了解他人與社會的關系。進入到模擬性的學習經歷中。例如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課文內的文章、詩詞為題材應用觀察、傳釋、解決問題等戲劇的技巧做編輯、想象暖身活動,即興表演或角色扮演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很有趣味的?;蛘呤?,由教師選擇教材的某一事件,設定環境、人物后,讓學生以角色扮演及其他表演,遇到不明確或爭議的觀點時,鼓勵學生以劇中人物的立場陳述或表現,使學生真正了解課堂內容,增強表達能力,解決難題,并建立明確的概念與認知。
學科融合教育戲劇,重點不是戲劇技巧,而是在于愉快的學習經歷。都是以趣味的學習過程來增強教育效果的。
二、戲劇社團
小學階段我們更加注重通過表演藝術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自信心、溝通能力等,因此學校成立戲劇社團,主要是以戲劇為載體,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語言表達、舞臺表演、團隊合作的多元能力,努力為學生綜合藝術素養發展奠基。社團活動以戲劇表演為核心,發現、呵護和發展學生的表演天賦;學習發聲技巧、鍛煉音色;訓練公開場合的表達能力、即興語言組織能力;培養良好舞臺姿態和基本表演禮儀;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感受表演藝術的樂趣和魅力。
教師選擇適當的題材或劇本,作有計劃、有指導及有戲劇性的演出,配合劇場的各種音響光效,由學生自己扮演,利用布景、道具,邀請同學、師長、家長共同觀賞,分享學習成果,達到多方溝通、了解、認知、互動、鼓勵及參與學習的目的。
教育戲劇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育戲劇注重體驗,這種體驗是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場景中去,通過多種形式觸摸知識,也是把知識具象化的過程。無論是人文類學科故事演繹還是理工科中的場景營造,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他們有自己的話語權、解釋權、決定權,主人的意識得到體現,內在的動力得到激發,學習力得到發展。把戲劇元素和戲劇方法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以互動式交流、游戲式滲透、啟發式引導、參與式體驗、音樂式調節等方式讓學生打開身心、深度體會、學會控制、獨立思考。這是一種學生內心喜歡、知行合一、堅韌不拔的品格育人方式,對小學生品格的養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教育戲劇的教學重點不在于技巧表現,而在于參與興趣的知能、情意培養,也就是學習態度與認知的拓展。如何使學生能樂于學習才是教學目的,在學習過程中人格的培養才是最終目標。未來的深度學習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自我學習,一是體驗探索式課程。教育戲劇為我們構筑的根基將在兩個方面發揮獨特的價值,教育戲劇培育了孩子適應未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曉華.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M].中國戲劇出版社,2017-08.
[2]張生泉.教育戲劇的探索與[M].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
[3]李嬰寧.教育性戲劇在中國[J].藝術評論,2013(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