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和推進,隨著新時期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人才不再只是意味著學好一門學科或者幾門學科就可以了,而是需要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并能夠在愈發(fā)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全面優(yōu)勢。與此同時,教育已經不再是應試和升學的敲門磚,而是實實在在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自身的進步工具。因此,音樂課不再是從前可有可無的邊緣學科,也歸類入重要學科行列之中,獲得了更重要的教學地位。所以作為音樂老師應該摒棄從前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對如何提高學生的美育水平進行了相應的研究。
關鍵詞:音樂游戲法;美育教育;應用;改進;研究
美育教育是審美能力培養(yǎng)教育的簡稱,究其本質是一種情感的培養(yǎng)。簡單來說,美育教育是使用特定的藝術手段對青少年兒童進行教育。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中,審美教育是運用自然界的事物、社會發(fā)展產物、現實物質世界和精神境界中濃縮提煉出各自美好的一切形式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形成兼具普適性和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一、音樂游戲法對于改進美育教育的應用研究的意義
小學時期是一個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啟蒙時期,在小學教育中任何學科和能力都要打好基礎,以求得在未來能夠有更長足的發(fā)展和成就。音樂學科乃至于美育教育更是如此。小學生受年齡因素影響,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一般來講比較慢。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與接受程度,切不可急功近利。哪怕樂理知識講得再通透、再細致,對于小學生也沒有任何意義。因此我通過結合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發(fā)現的問題、總結的經驗,提出現有美育教育的缺陷,可以通過實行音樂游戲教育法來彌補。因此在美育教育過程中能夠起到關鍵性的完善作用。
二、音樂游戲法在美育教育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1.通過音樂游戲法吸引學生注意,提升學生興趣
音樂課側重于學生藝術敏感性和學生氣質、性格和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得到了好的音樂教育,讓學生懂得如何用音樂去表達情感,抒發(fā)內心。對學生的性格完善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高中音樂課亟須創(chuàng)新和改革,改變固有的為所謂主科讓路的教學模式,不再讓學生將音樂課當成補習其他科目的時間。而音樂游戲法無疑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歌詞接龍活動,例如“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接“花謝花會再開”等等。通過這些歌詞接龍,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能夠讓學生回憶起自己所接觸過的歌曲,為美育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音樂游戲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審美能力
數理化等科目有實驗課,但音樂也不是一門完全建立在理論上的科目,如果只對學生進行樂理培養(yǎng),那是教不會學生的。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生需求與教材之間存在的距離,并運用自身實際經驗適當地將各種元素更新補充到教材與教學活動中。為了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教師應當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實驗課的活動,讓學生不再單純以賞析者的身份開看待音樂,而是實實在在地融入其中。例如組織學生進行音樂劇的排練和演出。
例如在課堂上,我?guī)ьI學生觀看過音樂之聲選段,學生對里邊的情節(jié)和音樂旋律都很感興趣。因此我在部分課堂時間內組織了模仿音樂之聲音樂劇的教學游戲。通過對學生舞臺感覺和歌唱能力的引導提升,讓學生在期末完全掌握了音樂劇的全部內容并做了匯演,從而提升了美育教育教學目標。
3.通過音樂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音樂審美能力
一位老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能夠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音樂更是如此,沒有長久的興趣和長時間的培養(yǎng)學生是無法形成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和美育水平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音樂游戲培養(yǎng)學生自主鑒賞音樂的習慣。
例如我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都會選擇一些前奏比較有特點的歌曲,讓學生搶答歌名,在游戲中讓學生形成終身的音樂審美能力,達到美育教學目的。
總之,對學生通過音樂游戲法進行美育教育培養(yǎng),符合時代需求和學生個人全面自由發(fā)展需要,同時也是學生緊張學習生活中的一種放松方式。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完善,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音樂教育更應該根據學生的內心活動規(guī)律,使學生能夠明晰各種音樂形式之間的差異性和普遍聯(lián)系,并且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徹底消化這些知識,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如果只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就會對音樂學習喪失興趣。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會有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萍.淺談流行音樂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2015(20):209-210.
[2]王君生.新時期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影響及對策探討[J].贏未來,2017:69.
[3]彭思靖.淺談流行音樂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1):27-2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