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祥新
摘 要:散文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散文語言極具個性美感,散文中所選取的意象,都能營造出一種極具特點的意境。這樣的文本特點十分適合教師開展情景教學。下文就如何在散文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語文;情景教學;散文
語文課堂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因此教師在對散文進行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對散文寫作背景、地域文化、答題技巧等工具性知識的講解,更要重視對人文性知識的闡發。在散文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能帶領學生充分感受散文的美感。
一、巧用課前導入,創設情景教學
一篇課文的導入,常常能對一堂課的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語文教師在散文教學中融入情景導入,可以讓同學們更好的感受要學習的課文的情感基調。例如,在對高一語文《荷塘月色》的講解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情景導入,先讓學生欣賞荷塘美景的圖片或者視頻導入課堂。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除了利用視頻、圖片等更具直觀化的導入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準備一篇與《荷塘月色》情感基調相近的現代詩歌,在課堂開始前為學生們聲情并茂的朗讀,先為學生奠定一個美麗但是又略顯憂愁的畫面。如今夜不眠/我起身來到荷塘/滿塘的荷葉捧著滿塘的荷花/我就在這里/迎著月光踱著步子/遠處的樹與悠閑的鳥/近處的我與惆悵的情/我的心/已在波動/我的心/已在追尋。教師帶著情感朗讀完這首小詩后,同學們便會對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有一個初步的把握與了解,對之后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這是針對寫景抒情性的散文而言的,對于寫人記事類的散文,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課前導入了,先讓同學們對文本內容進行初步的學習,然后劃分角色,分小組扮演,自行選出最好的小組進行課前展示。這樣的課前導入,在鍛煉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深入把握文章內涵。散文《背影》的教學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
二、運用生活實際,提高情景理解
散文最大的特點是真實性,生活中的經歷又是散文寫作的源泉。對于學生來說做過的事往往記得非常清楚,感受也會十分的深刻。對學生散文教學從生活體驗出發,更能夠激勵他們對散文情境的把握。例如,在對高中課文《荷塘月色》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聯系生活實際。在對課文第四自然段進行教學時可以充分聯系學生旅游賞景的生活實際。因為同學們可能對文中"亭亭的舞女的裙"這一句話的理解有一些困難。因為同學們缺少對"巫女的群"這一意象含義的理解,所以可能很難體會到作者這樣寫的妙處。接著作者又使用的通感的手法。"微風過處傳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突出的是荷花若有若無的清香。但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不能很快體會到這層含義,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電子設備與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回想"遠處的歌聲"和"清香"之表現效果表現力。如第五段中,作者對月光和柳樹的倒影的描寫。在這兩句話中,學生很難品味到動詞"瀉"和"畫"所具有的表現力,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生活中,對"瀉"字和"畫"字的運用,來體味它們在文中所起到的表達效果。教師可以用一瀉千里來描繪月光連片的照在在葉子和花上的感覺,還可以讓學生聯系平時在美術課上,畫東西的時候那種觸感,把它所顯示出來的美感與文中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進行想象,增強學生對文章中作者描繪的情景的理解。
三、融入朗讀教學,激發情景涵養
朗讀教學是一種將作者的情、與景物所蘊含的情,化為學生可感受的情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散文的語言又有如詩一般特點,所以在散文教學中融入朗讀教學,更能夠激發學生對情境的感悟。還是以《荷塘月色》為例,教師對第4段描寫荷花、荷葉、荷香和第5段描寫其他景物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充分采用朗讀教學法來讓學生感受情景。教師對段落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學生體味作者的情感之后,便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的方式來進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加深對情與景的理解。第5段的營造的是一種靜謐和諧的氛圍,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也應將這種靜謐和諧的氛圍朗讀出來,讓學生用一種更輕更柔和的聲音去朗讀。朗讀教學要讓學生從節奏和韻律中去感受景物所蘊含的情。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情境的時候,要對文本進行相應的處理。先帶領學生對段落節奏,停頓,進行劃分,可以采用詩的格式來對所要朗讀的內容加以處理。教師在對第5段的進行節奏劃分時,就要充分的展示出散文詩化的語言特色,停頓的位置一定要找準確。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輕霧"等意象所表達的意境,以及這樣的意境與作者情感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朗讀教學不僅增強了同學們對文章中的情境的感悟,更提高了學生對散文語言美的品析能力。
散文是作者表達自己在人生經歷中的見解和抒發自己對人生經歷的情感,學生的年齡不是學生正處在成長發展期,他們的閱歷還不夠豐富,加上他們對散文的鑒賞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散文教學時,要注意為學生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對情與景的把握。
參考文獻:
[1]"好情境、好生活"教學設計[J].謝麗娟.思想政治課教學. 2006(07)
[2]做一個有情趣的語文教師[J].丁莉莉.教書育人.2007(11)
[3]"過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學設計及反思[J].吳業偉.思想政治課教學.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