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會娟

摘要:近年來,為了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核心競爭力,我國在科學研究領域的經費持續增加。作為科研中堅力量,高校在科教興國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科研經費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也暴露出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諸多問題,亟待通過優化管理進行改善。本文通過對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狀的分析,提出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平臺建設,優化績效評價體系、試行財務助理制度等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建議,以充分調動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促進高校科研事業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放管服;高校科研經費;優化管理
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近年來國家投入到科研領域的經費不斷增加,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作為我國科研經費的主體,高校對大部分科研經費的使用相對規范,但也有很多方面處理的明確性不夠,還存在一些問題。自中辦發2016年50號文件以來,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科研經費管理放管服改革的大潮,2017年3月教育部聯合中央編辦、財政部、發改委和人社部等五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該舉措有力推動了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的改革,也標志著在高校內部進行放管服改革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將國家政策與高校實際情況相結合,促使政策全面落地,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是高校科研經費優化管理的重點。在這一政策指引下,各高校應依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宗旨,對校內管理辦法加以修訂和完善,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促進高校科研事業健康發展。
一、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高校科研事業的發展進步,高校承擔的各種科研項目和籌集的科研資金越來越多,2013年-2017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投入到高等學校領域的經費逐年增長,見表1。
高校科研事業已經逐漸從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向質量提升的內涵式發展轉變,科研經費管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高校普遍存在諸如預算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問題。高校應積極開展調研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廣泛征求科研工作者的意見,對科研經費進行優化管理。科研經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研經費預算制度缺乏靈活性
當科研人員對申請的項目經費進行立項時,編制預算是一個重要環節。現行的事先預算模式下,在2-3年的項目研究期間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匯率變動引起的價格變動、論文評審版面費及耗材價格的上漲等,都會引起預算的相對不確定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經費預算制度不允許調整經費預算,難免會出現課題經費中某一預算項花不出去導致經費剩余,而另一預算項由于超標準導致報不出來的現象,這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此外,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審核僅限于表面,編制預算的過程中科研管理部門比較在乎經費的多少,而財務部門的關注點在管理費間接費的提取,業務關聯部門之間并沒有做到真正的全過程審核,存在輕預算重核算的現象。
(二)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管理工作當中。當前,絕大多數高校已經建立了與科研經費管理相關的多個系統,包括財務管理、科研管理、政府采購等系統,但上述系統分別歸屬于不同部門,未能實現相關數據的交互與共享。科研經費管理各部門的信息系統之間未實現整體過程鏈接,也未按照全流程進行上下部門鏈接,如一個個各自獨立的信息孤島。同時也不能實現從整體角度對科研經費管理的全過程監督。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也需要加快推進合同管理的多部門協同信息化建設。因此加快推進高校科研經費跨部門協同信息平臺建設已顯得格外重要。
(三)對科研經費的績效評價不夠重視,指標設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實行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科研經費績效評價工作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這些高校往往只注重收支的管理,單方面地從科研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做簡單分析,從而對取得一定成果的科研項目進行獎勵。沒有相應的考核體系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效益分析及差異分析,以評價該項目的預算執行等全過程情況。針對科研經費的激勵機制主要體現在量化指標上,多以科研經費的數額來衡量科研成果大小,而一些具有創新性前瞻性的成果并沒有用指標量化進行考核。科研經費指標設置也不合理,在制定考核方案時存在一刀切的現象,未考慮科研課題性質的差異性,比如人文社科課題研究主要是觀點求證類,不需要太多的設備試劑耗材等支出,科研經費預算執行率會略有偏低。
(四)科研經費的財務報銷工作復雜繁瑣
由于高校經費存在來源渠道多元化的特點,上級部門對科研經費、教學經費、專項經費等不同經費的使用具有不同的規范管理要求。高校科研經費總量逐年增加報銷量相應增加,而科研工作人員并非專業人員,對政策的熟悉度不夠,總是在過于繁瑣、機械化的程序性工作上擠占很大精力,如填寫表格、整理票據等都會占用大量時間。科研人員在報銷過程中,困于表格填寫和材料舉證等繁瑣性事務,常對財務工作抱怨報銷慢、報銷難等,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科研經費從立項申報、支出報銷到結題審計等環節都與財務會計密切相關,但并非所有科研人員都具有相應的財務知識。
二、優化科研經費管理,完善管理措施的幾點建議
在科研經費數量和強度逐年增加的情形下,我國高校迫切需要開展關于科研經費管理新舉措的探索工作。逐步實現科研經費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需在流程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可從下放預算調整權限,加強業務關聯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平臺建設、試行財務助理制度等方面著手,以促進高校科研事業的有序發展。
(一)簡化預算編制手續,下放預算調整權限
放管服改革相關文件中提出要簡化預算編制,下放預算的調劑權限,如合并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科目、會議費等,這一松綁政策為科研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預算管理是科研經費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在管理過程中應將約束性管理與靈活性管理相結合,可在明確科研經費開支范圍和標準的基礎上,采取總額管控、自主調整的管理措施,擴大資金的統籌使用權,使科研人員具有較充足的自主安排空間。同時,應建立規范的科研經費預算審核制度,權責分明,分工明確,經費負責人按照相關規定初步編制預算,科技處等管理部門對預算的相關性、合理性進行審核,財務管理部門則依相關財務制度對預算的開支范圍與標準進行審核,建立全科研項目預算體系。此外,預算編制可依據學科領域的不同進行差異化管理,進一步提高科研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從優化服務的角度出發,放寬調整權限,加強各管理部門之間的分工合作,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科研經費使用的效率。
(二)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平臺建設,實現財務數據的全面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思路,要求積極推行信息化智慧化校園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也是當前高校發展的趨勢。科研經費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要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手段,把科技、財務、審計、采購等部門的信息集成,將部門之間的數據融合工作向縱深推進,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第一,加強信息系統整合,實現財務與科研數據的全面對接,如科研項目網上查詢,預算調整網上審批等等。建立跨部門的信息融合平臺,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全方位共享,給科研工作者創造更加良好的科研環境。通過部門系統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科研人員可以實時查詢財務信息,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提高科研效率。高校應對現有分散的科研管理系統進行統一規劃,構建項目申請、預算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等一體化的協同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與此同時,高校科研經費相關管理部門可通過協同平臺實時掌控經費使用流程及狀態,將事后管理轉化為事前和事中管理,實現科研經費使用全過程的實時動態監管。在此基礎上,科研、財務、采購、設備、審計等部門要做好工作的有效銜接,確保聯動長效機制的形成,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流程不斷規范及優化。
第二,有效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為科研人員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加快融合線下線上服務,充分利用QQ、微信群等網絡溝通平臺的便捷性特點,及時將高校內部財務新政納入其中,并實行信息溝通平臺值班制度,及時解決科研工作者提出的問題,與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相結合,讓信息多跑腿,讓科研人員少跑腿。此外,為避免信息堵車,應及時維護信息網絡平臺。
加快推進財務數據的全過程全方位信息化平臺建設,可以實現對科研經費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也能實現對科研財務數據的全過程有效監管。
(三)優化績效評價體系,實現科研經費的全面過程管理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宗旨在于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優化激勵機制,對科研經費的考核應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技術效益等方面細分量化,并加以權重系數進行分析,構建更準確高效的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可以從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等方面入手,重點考慮科研經費投入產出比,建立投入管理、預算編制管理、預算執行管理、產出管理四個維度的投入-管理-產出的全過程評價指標體系。盡力彌補以往科研績效評價重投入和產出輕管理過程的缺憾和不足。比如可以使用科技成果、人才培養、市場轉化、經濟和社會效益等指標來系統評價,使績效評價的指標更加全面。業務部門之間應分工合作,有效整合相關要素,建立獎懲機制,進行有效績效評價,鼓勵科研人員積極投入科學研究。此外,可以對廣大科研工作者集思廣益,完善科研經費評價體系的指標因素,培養科研工作者的主體意識并發揮其主動作用,提高其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四)試行財務助理制度,做好服務支撐工作
優化科研經費的管理,高校可以試行財務助理制度,這樣可以使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財務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造性工作中去。專職財務助理人員可以在日常報銷、驗收審計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如在整理票據環節,財務助理能夠篩選出合法合規、內容真實的票據;在填制報銷單環節,財務助理能規范填制報銷單和規整相關附件材料,如發票明細單、經濟合同、特殊情況說明表等等,有效節約時間,提高報賬效率。同時,計財處、科技處可對科研助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不斷提升財務助理人員專業水平。實施財務助理制度,既能促進財務管理規范化,又可以提升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效率和創新性產出。
三、結束語
進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各相關部門應轉變工作角色,化管理為服務,將工作不斷推向縱深。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細化政策調整,簡化流程和創新服務方式,賦予科研工作者最大的科研自主權。同時,對科研經費管理的放開并不是放任,也要加強監管,做到放管結合無縫銜接。不能因科研經費自主權的放開而帶來其他非預期性的延伸問題。管理工作與監督工作要有效結合,確保科研經費管理做到科學規范、監管有力。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優化既要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又要做好加強監督管理的加法和優化服務意識的乘法。創新優化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各相關部門應協調聯動,加以試行財務助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財務數據跨部門共享,使一線科研工作者集中精力心無旁騖的進行科學研究,激發廣大教學科研人員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進高校科研事業進一步向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
[2]教育部、中央編辦、發改委、財政部和人社部等五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教政法[2017]7號.
[3]陳豐.高校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對策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7(3).
[4]路秀平.新形勢下完善科研經費管理與監督機制研究[J].會計之友,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