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霜 鄭婷婷 鄭 婭 呂智燚
浙江省金華市中心醫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失眠是指經常無法獲得正常睡眠的一種睡眠紊亂現象,嚴重時更會影響人體健康。有研究發現失眠主要證型中陰虛火旺型占有近1/3比例[1]。中醫體質學是“辨體一辨證一辨病”最重要的理論基礎[2],是治病求本的關鍵。本研究基于中醫體質辨識采用耳穴貼壓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患者,取得了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失眠診斷參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3];陰虛火旺證辨證分型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
1.2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陰虛炎旺型失眠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年齡53.78±6.65歲,病程6.37±3.28月;對照組年齡53.67±6.28歲,病程6.69±3.42歲。兩組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3 納入標準:①簽署知情同意、同時符合上述失眠診斷標準和陰虛炎旺者;②年齡45~65歲;③病程超過1個月者;④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7分;⑤患者未曾服用治療本病的藥物及其他治療措施。
1.4 排除標準:①全身性疾病所致失眠,以及外界環境干擾引起者;②精神病患者,合并有造血系統、肝、心血管、肺和腎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③存在心理沖突或重大生活事件未處理者;④酒精、藥物濫用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耳穴壓豆進行治療。對照組取腦、心、神門、內分泌耳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DS01-A中醫體質辨識系統進行體質辨識。根據體質辨識結果進行配穴:陰虛質加腎、皮質下;氣虛質加脾、胃耳穴;痰濕質加肺、脾耳穴;濕熱質加肺、大腸耳穴;瘀血質加肝、脾及耳尖放血耳穴;氣郁質加肝、膽、交感耳穴。單側磁珠貼壓,3天后換耳,每日按壓5次,每次1分鐘,睡前必須按壓。治療21天后評估療效。
3.1 療效判斷:采用PSQI評分表評價睡眠質量[5],分為0~21分,總分愈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PSQI量表評分減分率[減分率=(治療前PSQI評分-治療后PSQI評分)/治療前PSQI評分×100%]。痊愈:減分率為76%~100%;顯效:減分率為51%~75%;有效:減分率為25%~50%;無效:減分率<25%
3.2 治療結果:在課題進行期間治療組膠布過敏2例,自動放棄2名,對照組自動放棄1,均終止試驗。觀察組最終46例完成治療(男19例,女27例),對照組49例完成治療(男23例,女26例)。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兩組治療前后PSQI量表各項積分及總分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在治療前、后PSQI各項目積分及總分的比較(±s,分)

表2 兩組在治療前、后PSQI各項目積分及總分的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P<0.05。
組別觀察組(46例)對照組(49例)總分13.35±1.04 4.67±2.20△13.04±1.34 6.96±2.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睡眠質量2.54±0.50 0.87±0.65△2.53±0.50 1.26±0.76入睡時間2.46±0.50 0.83±0.74△2.33±0.51 1.35±0.69睡眠時間2.48±0.50 0.98±0.68△2.41±0.49 1.37±0.73睡眠效率2.67±0.59 0.96±0.6*2.53±0.59 1.22±0.56睡眠障礙1.91±0.4 0.70±0.70△1.96±0.35 1.12±0.56日間功能1.28±0.46 0.35±0.48*1.29±0.47 0.61±0.61
現代醫學治療失眠目前主要有抗焦慮、抑郁等藥物,長時間服用易造成藥品依賴,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病可歸屬于中醫學“不寐”范疇,中醫藥在治療失眠有獨特優勢。筆者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采用體質辨識,以便更精準的進行治療。體質辨識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屬于陰虛質29人(63%)、氣虛質11人(24%),濕熱質4人(9%),氣郁質2人(4%),陰虛質占比最大,說明辨證分型與辨體質總體分布趨勢是一致的,在耳穴選擇時,兼顧體質因素,根據患者體質有針對性地加用穴位,臨床觀察結果表明,觀察組在睡眠質量改善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辨體一辨證一辨病結合的思路指導臨床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