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花
(河北省行唐縣動物衛生監督所余底分所,河北石家莊 050600)
畜禽養殖業是我國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民群眾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動物疫病會造成畜禽的大量死亡,不僅會給畜禽養殖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還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開展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降低的疫病的發生率,阻礙疫病的傳播與蔓延,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提高。由此可見,對畜禽養殖場動物疫病預防與防控方法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在2018年全年通過走訪某地區30家畜禽養殖場發現,現階段許多畜禽養殖場的防疫工作逐漸趨于規范化、制度化,在動物疫病預防中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調查中發現,仍然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畜禽養殖場在防控動物疾病中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基層動物疫病的防控人員綜合素養較低,畜禽養殖場中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每月均需進行開展,但是許多防控人員存在脫崗問題,對工作目標與任務掌握不足,使得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無法落實到實處。除此之外,現階段防疫人員的年齡結構偏大,創新意識不足,在工作的過程中主要以拿固定工資作為工作理念,導致動物疫病防控問題時長發生[1]。其次,當前畜禽養殖場主要將工作重心放在經濟效益的提高上,在動物疫病沒有發生時,往往難以引起重視,動物疫病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并且在調研工作中發現,許多養殖戶對于畜禽采血存在逆反心理,在收到檢測結果時,也沒有進行分析,免疫工作的開展一直沒有得到落實。
為了有效的提高畜禽養殖場的防控水平,需要對畜禽養殖人員進行指導,在理論、實踐方面使養殖戶掌握先進的養殖技術,對動物防疫的重要性進行宣傳,普及動物疫病的防控知識,使畜禽養殖戶積極的配合防疫人員檢驗,有效避免疫病的發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動物疫病的發生率,確保畜禽養殖場可以進行安全經營。除此之外,需要對動物疫病防控人員進行培訓,開展相關的知識講座,使防控人員對疫情具有全面的認識,為了加強動物防控人員的責任意識,需要健全動物防疫的監督工作,督促防控人員進行檢疫工作[1]。
在構建養殖場時,需要提前構建圍墻設施,如果發現疑似發病的畜禽,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隔離,以免疾病蔓延到正常畜禽群體中,在飼養的過程中,盡量選擇天然綠色有機田,并且在草場中,可以定期對畜禽進行放養,并且在飼料中添加營養物質,日糧需要具有新鮮性、干凈性、營養均衡性的特征,提高畜禽的抗病性。另外,在畜禽養殖場中需要做好消毒與清潔工作,定期對圈舍進行全面清掃,針對容易滋生細菌的區域應該重點消毒,進行定期的開窗通風,以免為細菌增生創造條件。如果養殖場內部有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持,需要對消毒池、消毒室等進行構建,為了實現遠程監控,可以將攝像頭安裝在圈舍內,將畜禽的活動狀態顯示在電腦畫面中,有效的降低畜禽發生風險,真正實現科學化養殖。在防暑降溫工作中,需要安裝自動檢測監控器,對圈舍的溫度、濕度進行調節,具體溫度應控制15~25℃之間[2]。
監測工作在動物疫病的中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當前我國各個地區對動物疫病監測站(表1)進行構建,表明在畜禽養殖場中,實施免疫抗體監測等方案,可以對免疫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具體動物疫病的監測站,可以開展血清學以及市場病原學監測、致病性禽流感、豬瘟間接血凝抑制實驗等,分析當前畜禽養殖場的動物是否存在疫病,針對于患病的動物,為了避免疫情越演越烈,需要對畜禽注射疫苗,患病動物需要集中管理與隔離,從源頭上疾病的傳染源。針對病死動物,需要進行無公害處理,現階段我國常用焚燒掩埋的方法,阻止疾病蔓延。

表1 我國一些地區動物疫病監測站個數
當地需要創建收集點,將病死家禽進行集中的無公害化處理,在運行的過程中,首先養殖戶需要進行申報工作,區域站點受理之后,將病死的畜禽進行集中,最后進行統一處理。畜禽養殖場人員在發現畜禽因疫病死亡之后,需要立即向該地區獸醫防疫人員進行稟告,防疫人員在到達現場之后,需要診斷死亡動物的死因,針對于重大動物疫情,不僅需要進行無公害處理,同時還要開展應急預案。養殖場技術人員承擔死亡動物檢驗、報告的職責,在將病死動物運往收集點時,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衛生監督人員需要對病死動物進行核對與記錄,在做好相關工作之后,將收集點中的動物進行焚燒等無公害處理[3]。
綜上所述,畜禽養殖場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動物的病死率,保障養殖戶的經濟效益與人民的飲食安全,在養殖業規模化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畜禽養殖中應該引起重視,在掌握畜禽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問題的基礎上,采用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確保養殖場建設的規范化、加大動物疫病的監測力度、科學處理病死畜禽等方法實現動物疫病的科學防控,從而為我國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