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利 張 斌
(1.高陵區動物衛生監督所,陜西西安 710200;2.高陵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陜西西安 710200)
豬藍耳病是一種由鼠的動脈炎病毒感染引起的高接觸性傳染病,在我國屬于新型豬病毒。該病感染后臨床表現為高熱癥狀,最高時豬體溫超過41℃,此外病豬還伴隨有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其腹部、外陰、尾部、乳房、耳后等多處部位發生藍紫色癥狀。研究表明,鼠的動脈炎病毒只在豬身上感染,具有傳染性高、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點。其中孕豬的死亡率最高為100%,其次是仔豬,死亡率約為80%,一次感染發病可對養豬場或養豬戶造成慘重的經濟損失。研究豬藍耳病弱毒疫苗對于提高普通豬藍耳病的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隨機選擇某養豬場患有普通型豬藍耳病的病豬38頭,其中19頭分為觀察組,應用豬藍耳病弱毒疫苗治療普通型豬藍耳病,另外19頭分為對照組,應用林可霉素+鹽酸強心補液治療。兩組病豬一般資料如下:觀察組病豬19頭,其中母豬11頭(母豬中孕豬6頭),公豬8頭。
仔豬7頭(小仔豬5頭),育成豬1頭。對照組病豬19頭,其中母豬10頭(母豬中孕豬5頭),公豬9頭。仔豬9頭(小仔豬6頭),育成豬2頭。兩組豬體溫均超過40℃,具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及、呼吸困難及身體多處部位發紺癥狀。兩組病豬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結果具有可比性。
1.2.1 豬藍耳弱毒疫苗治療
豬藍耳病弱毒疫苗適合于藍耳病完全是陰性會已經是藍耳病陽性的豬。在注射豬藍耳弱毒苗前需要做病毒實驗室檢測,需要結合當地發生的普通型豬藍耳病病毒的情況注射。由于豬藍耳病野毒有著較強的抗體依賴性,抗體產生時間為10~30d,在這段時間內康迪水平較低,因此母豬注射時應該避開病毒波動期。一般在生產穩定、陰性抗體時不作免疫弱毒注射,在生產釘釘、陽性抗體時為最佳免疫時期,可接種藍耳病弱毒疫苗。如果尖刺抗體水平不一致時,對于面臨感染的豬在15d后再注射藍耳病弱毒疫苗一次。
1.2.2 林可霉素+強心補液治療
林可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對細胞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病豬發生豬藍耳病時采取林可霉素皮下注射,同時以鹽酸口服液作為強心補液,預防豬藍耳病繼發性感染。林可霉素注射按照說明使用劑量,每天注射兩次,普通型豬藍耳病治療至少需要一周以上。由于是抗生素,林可霉素用藥不可每次增加劑量,按照原有的劑量連續給藥即可。否則易產生抗藥性。
下表1為兩組普通型豬藍耳病豬臨床治療情況統計表。表中數據顯示其中觀察組病死豬1頭,治愈18頭,治愈率為94.7%,對照組病死豬7頭,治愈12頭,治愈率為63.1%。兩組普通型豬藍耳病病豬治愈率存在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觀察組采用豬藍耳弱毒疫苗治療普通型豬藍耳病,其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應用價值較高,有效的減少了普通型豬藍耳病的死亡率。這對降低普通型豬藍耳病引起的經濟損失有著重要的意義。

表1 兩組豬的治療情況
豬藍耳病在我國屬于一種新型的病豬,高死亡率和高傳染率往往給養豬場及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讓養豬場唯恐避之不及。雖然豬藍耳病目前已有多種防治方法,但是由于豬藍耳野毒的抗體依賴性作用,如果治療方法選擇不正確,則反而會增加豬藍耳病的感染風險,給治療普通型豬藍耳病帶來困境。豬藍耳弱毒疫苗在治療豬場普通型豬藍耳病方面對有著較好的凈化穩定作用。弱毒疫苗的注射可以降低豬體內野毒的豬病作用,當注入弱毒疫苗后野毒能夠穿透細胞誘導抗體的產生,抗體在主體內大量繁殖后進行排毒,從而起到防止病毒擴大和引發藍耳病的爆發。值得注意的是,豬藍耳病毒的注射要結合豬場及病豬體內的病原情況在最適合的階段有針對性的注射,才能對普通型豬藍耳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為攜帶有隱形病毒的豬注射豬藍耳弱毒,弱毒疫苗在10~30d內才能產生抗體,這段時間疫苗抗體水平較低,主體內的病豬反而會以來抗體復制病毒,從而促進病毒的防治。因此,在應用豬藍耳弱毒治療普通型豬藍耳病時,首先需要通過檢測了解豬是否帶有野毒病毒,體內病毒為陰性場還是陽性場。在確定豬場未存在潛伏豬藍耳病或未攜帶有病毒時,通過注射弱毒疫苗可以穩定豬場豬藍耳病的發生,有效的控制普通豬藍耳病的爆發,提高豬場豬藍耳病發生感染后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