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子 徐小艷 開 妍 陳昌海 邱 冬
(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南京 210036)
為更好地了解我省種畜禽場主要動物疫病免疫效果,掌握我省主要動物疫病免疫抗體變化情況,為科學防控動物疫病提供技術支撐,我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了2018年種畜禽場主要動物疫病定點監測工作。
1.1.1 采樣范圍。在本省的11個縣、區選取了畜禽養殖密集區、水網地區、流通頻繁地區的18個種畜禽養殖場作為定點監測點,其中種雞場9個,種鴨場1個,種豬場8個(表1)。

表1 定點監測點分布情況表
1.1.2 監測頻次和樣品數量。每季度(1月、4月、7月、10月)由定點場所在縣獸醫站負責采集一次樣品,并集中送至省疫控中心檢測。每場每次采集30份血清樣品。
單道、8道、12道移液器;96孔U型反應板;全自動移液器;100ml量筒;超純水儀;全自動洗板機;酶標儀;恒溫培養箱。
1.3.1 疫苗種類。10個種禽場均免疫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9個種雞場免疫了新城疫弱毒疫苗或滅活聯苗;8個種豬場中7個免疫了口蹄疫滅活疫苗,1個免疫了口蹄疫合成肽疫苗;8個種豬場均免疫豬瘟活疫苗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弱毒疫苗。
1.3.2 免疫程序。各種畜禽場均按農業農村部推薦免疫程序開展免疫,并要求在疫苗免疫21d后進行采樣。
1.4.1 禽血清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HA/HI)方法檢測。高致病性禽流感以GB/T 18936-2003為檢驗依據,將抗體效價≥24判定為合格,否則判為不合格[1];雞新城疫以GB/T 16550-2008為檢驗依據,將抗體效價≥25判定為合格,否則判為不合格[1]。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抗原和雞新城疫抗原均購自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
1.4.2 豬血清采用ELISA方法檢測。O型口蹄疫抗體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豬瘟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愛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操作方法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抗體陽性判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2018年全省分季度共開展4次定點監測。全年共檢測樣品6248份,其中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檢測樣品1164份,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為99.74%;H7N9流感1163份,合格率97.08%;雞新城疫1045份,合格率100%;豬O型口蹄疫956份,合格率88.49%;高致病性豬藍耳病960份,合格率97.60%;豬瘟960份,合格率80.42%(表2、表3)。

表2 2018年全省種禽場定點監測結果匯總表

表3 2018年全省種豬場定點監測結果匯總表
從表2、表3數據看,我省定點監測點主要動物疫病整體免疫抗體水平優良,所監測病種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高于農業農村部要求的70%標準[1]。
對10個種禽場的1164份禽血清樣品進行了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檢測,合格1161份,合格率99.74%;共檢測H7N9流感樣品1163份,合格1129份,合格率97.08%。從表2看出,此兩種疫病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全年各季度均保持在90%以上的較高水平。但是以場點為單位來看,各場點的H5亞型禽流感抗體抗體水平較高(圖1),而H7N9流感的抗體水平雖然整體也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是M縣監測點二季度的抗體合格率僅為46.67%(圖2)。經查,可能與該場點禽群進行禽流感二價苗二免后3天即進行采樣監測有關。
對9個種雞場的1045份雞血清樣品進行了雞新城疫免疫抗體檢測,合格1045份,合格率100%。

圖1 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體分析

圖2 H7N9流感免疫抗體分析
對8個種豬場的956份豬血清樣品進行了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合格846份,合格率88.49%。結合表3看,二季度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最低,為81.25%。四個季度種豬場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高于80%,整體免疫抗體水平優良。但是以場點為單位看,存在場點間的合格率差異較大,抗體水平不均衡情況。其中A區、E區、M縣的場點,均有部分季度免疫抗體合格率未達到70%,尤其是一、二、四季度中各場點的免疫抗體合格率離散度較高(圖3)。
對8個種豬場的960份豬血清樣品進行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抗體檢測,合格937份,合格率97.60%。全年四個季度的平均免疫抗體水平均高于90%,整體處于優良的免疫抗體水平。以場點為單位分析,所有場點各季度合格率均高于70%(圖4)。
對8個種豬場的960份豬血清樣品進行了豬瘟免疫抗體檢測,合格772份,合格率80.42%。四個季度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高于70%,其中二季度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最低,為71.67%。以場點為單位看,同樣存在場點間的合格率差異較大,抗體水平不均衡情況。其中A區、E區、J縣、K區、M縣的場點,均有部分季度免疫抗體合格率未達到70%。以一、二、四季度場點的免疫抗體合格率離散度較高,整體情況與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情況相似(圖5)。

圖3 豬O型口蹄疫免疫抗體分析

圖4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抗體分析

圖5 豬瘟免疫抗體分析
2018年四個季度的定點監測中,我省種畜禽場主要動物疫病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處于較高的水平,說明近年來我省的主要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仍保持較高水平,使用免疫程序合理,種畜禽場管理嚴格,為保障全省商品代畜禽養殖提供良好基礎。
從場點分析中能看出,部分場點的免疫抗體水平在四個季度的監測中呈現出一、三季度較好,二、四季度較差的波動態勢。通過追溯這部分場點的免疫記錄,發現該部分場點存在春秋季集中免疫,而平時不開展群體抗體水平調查,造成二、四季度免疫抗體合格率較低的情況。這樣易使群體形成免疫空檔,增加畜禽群出現疫病感染后爆發疫情的風險。種畜禽場應根據需要建立群體免疫抗體水平監控機制,定期檢測養殖場內不同群體的抗體水平,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免疫程序,填補免疫空檔。
盡管此兩種病的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高于70%,但是場群間存在合格率差異較大的情況。經調查,問題主要表現在:各養殖場的防控意識水平不一,免疫程序不符合場群實際情況;免疫接種劑量不足;豬群存在疫苗免疫空檔等方面。針對這兩種動物疫病免疫抗體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種豬場應加強生物安全措施,根據場群實際情況調整豬群免疫程序及劑量,定期開展抗體監測,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除去疫苗免疫程序不合理、存在免疫空擋等問題,群體的野毒感染也會對疫苗免疫效果構成威脅。通過對監測豬群開展豬偽狂犬病gE抗體ELISA試驗發現,部分豬瘟免疫抗體不合格的場群存在豬偽狂犬病gE抗體陽性較高的情況,原因可能是群體感染豬偽狂犬病,會抑制或干擾其他疫苗的免疫,使豬瘟疫苗的免疫應答下降[2]。
通過對這些場點長達一年的定點監測發現,即使是生產管理更規范、疫病防控意識更強的種畜禽場,仍然存在疫病防控問題。目前,血清學監測幫助我們很好的掌握了全省種畜禽場免疫抗體水平,提示相關場點及時調整免疫程序、定期加強補免,但場點的疫病感染情況、全省的病原分布情況等還不能通過定點監測進行掌握。下一步,應考慮在定點監測中對種畜禽場同步開展病原學監測,進一步掌握全省的疫情動態,為全省的疫病防控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