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君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30-01
賞識教育強調的是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使之學習心境保持“愉悅”,從而使學生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都處于良好的活動狀態,產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賞識教育的巨大魅力,它能使聽話的孩子學會思考,學會獨立處理問題;它能使膽小的孩子變得勇敢,能面對困難;它能使一向優秀的孩子學會面對挫折,學會克服困難;它能使調皮、好動的孩子增強信心,揚長避短。因此,只有尊重、賞識自己的學生,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讓他們充滿自信,成為心智發展健全的人。那么如何實施賞識教育呢?
1.了解學生,關愛學生
賞識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賞識與表揚不同,表揚是一種行為,是在一定場合對別人某一成績的肯定。而對孩子的賞識則是一種心態,是師愛的升華,是內心深處對他們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因此,了解學生,善待學生,是實現教與學雙贏的重要途徑。
2.尊重學生——學會傾聽
青少年時期正處于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是成長發展過程中矛盾最為集中的時期。面對學生的訴說,教師一定要認真、專注地傾聽,這本身既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也是學生的心理需求。賞識是溝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孩子內心的世界是單純的,只要用心,走進去并不難,只有走進去才能真正了解每一個孩子,進而賞識每一個學生。恰當地運用賞識,能打破師生間嚴肅的等級氣氛,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3.激勵學生——為學生加油
賞識教育更加注重激勵的作用,而且強調實行“正向激勵”。正向激勵,就是以表揚為主。教師善于表揚,就意味著會贏得教育上的主動權。而教師的每一次表揚不但鼓舞了學生,也鞏固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班上有一個男生,學習不好,經常打架、遲到,有時還曠課。嚴重影響到班級榮譽,受到同學們的排擠,是老師、同學眼中的雙差生。我開始實施我的第一步計劃:了解他的成長經歷。我去他家家訪,與他媽媽電話聯系,了解他的成長過程。我發現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上班沒空帶他,他的小學生活是在的寄宿學校度過的。這個孩子缺少愛,自尊心非常強,同學一句玩笑話都會傷到他,甚至引起打架。但他心平氣和的時候還是挺懂事的,也很有禮貌,每次看到他,他都會向我問好。于是我開始我的第二個計劃:走進他的心里。我仔細地觀察這個孩子的言行,我以朋友的態度找他談話,跟他一起勞動,一起娛樂。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的優點,慢慢地我發現他開始接受我了,有事沒事總愛找我搭訕。因此我開始實施我的第三個計劃:正向引導。我一邊鼓勵他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錯誤,一邊給他樹立榜樣引導他。他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自信心增強了,開始注重自己的言行了。進入高二年級,盡管他仍然不愛學習,但他基本不犯錯了。
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呵護和尊重。所以,老師要維護孩子的尊嚴,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中,溫和地走進每一個學生,與他們進行精神的交流,為他們加油。
4.寬容學生——允許失敗
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揚、夸獎。因為賞識教育的核心內容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要寬容地對待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從而發掘深藏的潛能。,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要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應引以為鑒。
5.提醒學生——大膽批評
有的教師對賞識教育的認識有一個誤區,認為賞識就是不能批評,尤其對那些好學生,總是表揚,很少批評,生怕批評會降低他們的威信或者打消他們的積極性.致使這些學生驕傲自大.人際關系很差。賞識不等于嬌縱,賞識也不是不批評,只是應該講求賞識的藝術,否則我們的賞識教育只會滿足孩子們的虛榮心,膨脹他們的私欲,結果適得其反。針對學生身上出現的缺點和錯誤,我們要大膽地批評。不過這種批評是中學生樂于接受的“提醒式”,總的原則是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因此,在教育學生時,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機動性,要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對學生的優點要充分肯定.同時對缺點也要委婉地指出,使學生更好地發揚優點,更信服地接受批評.改正不足之處。
丘吉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怎樣地去贊美他。實事求是而不是夸張的贊美,真誠的而不是虛偽的贊美,會使對方的行為更增加一種規范。我們嘗到了賞識教育的甜頭,賞識教育促使我班孩子找準了自己的定位,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我們深信,賞識教育是促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徑。同時,我們還認識到,賞識教育不是一味地、無原則地表揚,而是通過賞識,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我將進一步對賞識教育進行研究,讓每一位孩子在賞識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