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霞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31-01
為師者首先要遵守師德,繼而才能去追求做老師的高境界,也就是追求教育的真境界。我們才能去真正地踐行以身作則,因材施教,去堅守教育的良知,去保持教育的樸素。
1.教育的真境界是一切為了孩子
學校的一切應該是給孩子設置的。走進校園讓學生看到的學校文化是學生喜歡的,是學生能接受的:陶行知的語錄學生讀不懂,改成學生能讀懂的陶行知兒歌;把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改成學生喜歡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童話,讓語錄讓名言帶有微笑帶有親和力走進學生的內心。讓每個學生因為自己的學校而榮耀而自豪,讓每個學生不自覺地為自己的學校爭光。
班級的管理也要學生來自主管理。讓每個學生為自己的班級服務,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在班級的任務和工作。班級的每件事都有學生去做。作業本由學生在收發,板報由學生在根據自己的思路去布置,元旦聯歡會的節目有學生自主報名,隊干部去整理和推敲串聯詞,課間的開窗通風都有學生在提醒和完成。當學生走出小學跨到中學,他們還是為自己的那個團隊而幸福驕傲,他們還會把那種主人翁的生活學習氛圍帶到新的團隊中。
學生的課堂也是要為了學生的學情而設定的。學生的課堂不是看老師的“教”來評定好與差,而是根據學生“學”的積極性來衡量,學生的參與程度說明了老師的設計和引導是否讓學生接受。教師的成功不是用堆砌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光榮就印刻在歷屆學生的記憶里。
2.教育的真境界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
你要讓孩子有創造力,就得給他自由,給他寬松的氛圍,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校園里,老師在走廊和教室里看到學生主動和他問早問好,你是把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主動交往的信息傳遞給了學生,這就是書面理論說的“以身作則”,就是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看到學生的一點點進步老師都由衷的毫不吝嗇地把贊美之詞送出,看到書寫漂亮和文質兼美的作文時老師都把自己的喜歡和贊賞當眾表示。把美好的東西展示給大家就是傳遞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熱愛生命和生活的陽光學生,國家的未來才是奮進的一代,國家的未來一定充滿希望。
下雨天,老師的一個溫馨提醒,節日里老師的一聲問候,傳遞的是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學期結束學生報告書上的每一句評語都是老師一字一字用心書寫,返校時對每個學生都提出了新學期的希望,這樣的教育傳遞是真誠的。
3.教育的真境界是堅守教育的良知
教育是老師心里裝著每個孩子,為著每個孩子都能開心,都能成長,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不因孩子本身的問題,不因家長的觀念不同,我們都能堅守做老師的良知,去用心開導,用心去面對。
有家長短信回復:謝謝老師的教導!做父母真真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我們不斷更新理念和方法。孩子是您的學生真得感覺特別有幸!我想,和善而堅定確實要深入骨髓,不平息自己的急躁,難以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家長回復的短信都是家長發自內心的反思,是我這個班主任真誠溝通后收到的反饋。是我作為一個教育者,作為一個班主任,作為孩子的引路人值得高興的事情,這些文字給我的是溫度,是幸福的感覺,因為我關注的是每個孩子每天的表現。
4.教育的真境界是保持教育的樸素
教育是一件非常踏踏實實的事,一堂課一堂課地上好,一個班一個班地帶好,愛每個孩子,就這么簡單。
老師反饋家長學生的在校情況:“開學第二周,您的孩子還沒有進入學習狀態,要請您提醒孩子的課堂聽課專注,作業記錄要完整,作業態度要端正,學習習慣要養成(出現作業正確率低,作業少做,不及時上交作業,學習用品忘帶等現象)”
家長反思:“老師,對于您今天及時的提醒,非常感謝!近期我發現的問題主要是記作業偷懶,漏帶兩次品生書、一次數學補充習題、一次記作業本、一次紅領巾,相比開學僅一周的時間,頻率已相當高。與孩子認真的交流過,主要是讓他對自己的學習和習慣提要求。本學期我采用自己為自己負責的方式,把我對他上課、作業、整理等的期望講在前面,課外練習及聽寫的具體內容每天寫于記事簿由他自行安排完成。減少陪作業、盯梢、追著叮囑注意事項。”
“比學校特色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快樂與成長,比學校品牌更珍貴的是教師的尊嚴與幸福。”保持教育的樸素是我教育生涯的追求。
5.教育的真境界是遵循教育的常識
教育最大的常識是什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者本人怎么樣,將決定孩子的品質。都說教育需要有創新能力,那教師有沒有創新能力?要培養孩子們的核心素養,教育者有沒有這些素養?這是最大的常識。
“你想要學生有的,你先得有。”升旗儀式上,做老師的首先要立正,要脫帽行注目禮。純樸的學生們才會在老師的示范下站得端正。
教育者要遵循教育的常識,教師要知道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孩子動作慢是習慣上的,不是主觀上的;中年級學生的叛逆期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了……老師要具備科學的教育常識,用科學的理念來執行自己的教育行為,才不至于誤人子弟,才能把學生帶向更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