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蕓
構建和諧社會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潮流,事業單位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主體,對現代社會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需要堅持黨的方針路線,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凸顯政治功能。黨組織則需要發揮教育、引導及宣傳的作用效果,服務于群眾,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工會為工人聯合組織作,其工作的理念與管理的方法,會直接影響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整體管理效果,需要在認真貫徹十九大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基礎上,使黨的方針政策與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相互融合,增強事業單位的理論管理水平及實踐活動開展能力,創設和諧、上進的事業單位管理環境。文章將結合當前事業單位工會組織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產生一定借鑒價值。
黨建發展中工會組織的開展,能夠增強組織建設能力,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對現代事業發展的建設及發展影響較大。
有利于增強組織建設能力。事業單位具有非盈利性的特征,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的黨建工作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進行創新[1]。事業單位黨建工作需要在組織建設方面,不僅僅關注單位發展的現狀,還需要關注員工的思想特征[2]。工會組織在黨建發展中的應用,能夠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從事業單位發展的視角開展各項調配工作。工會組織的融入與建設,也能夠真正站在員工的角度進行問題思考,使事業單位中的各項黨建工作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發揮其積極引導作用。
有利于落實各項管理制度。黨建工作具有科學性、權威性的特征,對事業單位發展及建設能夠產生重要影響[3]。在黨建工作制度制定方面,需要基于戰略發展的視角進行分析,制定明確且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事業單位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4]。黨員分布在事業單位建設的主要崗位中,而黨建發展中工作組織工作的融合,有助于全面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更好地發揮制度管理、監督管理的作用。在工會組織中發揮工人的影響力,保持良好的黨員形象,將更多的創新意識、創新理念融入到具體工作過程中,能夠提升事業單位工人組織的凝聚力,促進黨建工作的持續發展。
黨建與工會組織工作的融合,需要遵循群眾性、實效性及引導性原則,使各項工作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發揮其積極影響作用。
群眾性。群眾為事業單位工會組織中重要的構成,也是職工利益的忠實代表。在事業單位發展期間,工會組織和員工之間的接觸較多,其影響作用較大,故而需要發揮工會組織的協調與溝通價值[5]。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工會傳達各類信息與要求,也可以通過工會組織及時了解職工的意見、建議等,優化黨建工作的質量,也能夠真正彰顯“為人民服務”的黨建工作思想。
實效性。工會組織為事業單位中聯系職工的重要組織,黨建工作與工會組織的融合,可以將勞動性、娛樂性及工作性的內容相互融合[6]。在黨組織落實各項工作期間,需要層層推動,使工會組織工作能夠全面落實。工會組織還需要堅持對事業單位負責的態度,組織全體職工做好監督與管理的工作,結合實際工作情況落實各項制度,且根據現存的問題及時予以改進,優化相關管理制度,發揮實效性、人性化工作特征。
引導性。工會組織的工作具有基礎性特征,黨建工作與工會組織工作的融合,需要充分發揮工會的組織作用,維護職工的利益、單位的利益,發揮強效的凝聚效果[7]。事業單位黨建工作匯總,可以引導員工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時刻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關注其家庭情況及工作情況。在職工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能夠適當發揮援助的作用,發揮工會組織的力量。在溫馨、積極的工作環境下,使職工的職業認同感能夠提升,增強其自身歸屬感,進而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實現其自身工作價值。
黨建發展中工會組織的融合,可以通過樹立科學理念,保證穩步發展;加強廉政建設,強化干部修養及提升員工素質,塑造文化氛圍等方式,更好地發揮組織與協調作用。
樹立科學理念,保證穩步發展。新時期事業單位需要堅持服務和管理并存的思想,在關注生產建設現狀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員工的思想特征。結合事業單位發展的現狀,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層面進行創新,將黨建思想工作與工會組織工作相互融合。創設和諧的內部環境,鼓勵職工,提升職工的工作效率與工作積極性,促進事業單位的穩定、持續發展。
工會作為職工群眾自發成立的組織,其成員主要由職工代表構成,應對事業單位內部職工的生活情況、基本現狀基本掌握清晰。使工會組織工作與黨建工作相互融合,能夠使黨建工作真正滲透到職工工作、職工生活中。工會代表職工的權益,工會組織建設能夠促進事業單位整體黨建工作質量的發展。黨建工作中,需要緊緊圍繞黨的方針與建設要求,使各項戰略計劃科學化。使事業單位生產中找準切入點,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積極的引導方式下,使事業單位職工能夠立足本職,努力工作,形成科學的管理模式,保持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事業單位中的薪資待遇不能一成不變,需要結合市場發展的現狀及事業單位發展的趨勢進行創新,告別“一刀切”的問題。如圖1所示,事業單位福利待遇不僅僅包含績效工資、津貼補貼等,還可以建立正常工資增長的機制。按照國家的相關工時制度、休假制度等,為職工創設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事業單位可以將激勵機制融入其中,對工作態度較差的職工予以懲罰,對工作狀態較好或者具有創新想法的職工進行獎勵等。將職業的晉升與其個人工作狀態相互關聯,創設公平、公開且公正的事業單位管理環境。

加強廉政建設,強化干部修養。黨風廉政建設關系黨組織的形象,新時期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事業單位需要積極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制度,始終堅持統一領導、黨政齊抓的工作制度,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在黨政工作和工會組織工作中,定期開展理念信念教育活動、黨風黨紀教育工作等,使每一位黨員干部均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事業觀,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事業單位需要嚴格管控黨員素質教育工作,定期開展黨課培訓活動,學習十九大的會議精神,學習黨的最新政策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內容。分析事業單位黨建與工會組織工作中現存的問題,使黨的思想方針、政策制度真正融入到事業單位黨建工作與工會組織工作中。工會需要發揮黨組織和職工之間的溝通橋梁作用,在日常管理期間,可以通過圖2所示流程,構建完善的工會組織模式,以組織作風建設、民主管理建設等等方式,真正將事業單位發展與工會組織工作、黨建工作相互融合。
事業單位需要堅持黨組織的引導和管理作用,以工會組織的力量,使黨建工作能夠全面、深入地開展,在職工群眾中真正發揮其積極影響價值。

提升員工素質,塑造文化氛圍。事業單位日常管理中,職工為生產力的主要影響因素,關系事業單位的建設與發展能力。內部職工個人的綜合素質、職業素養及專業水平等,也關系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能力。在當前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需要提升職工的專業素養,定期開展培訓活動,為職工實施專業技能知識、操作方法、專業理論及創新技術的指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使員工能夠學習黨的思想與十九大會議精神,具備較好的職業素養,保持積極且負責的工作態度。
工會作為職工的代表,需要充分表達職工的需求,維護職工的利益,承擔其管理的責任。工會工作與黨建工作的融合,則能夠使各項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將黨的思想方針引入其中,且能夠在工會的輔助下,使基礎員工也能夠參與其中。事業單位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文化活動,構建和諧的文化環境,也便于各項管理制度的深入落實,對事業單位黨建工作與工會建設的發展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比如事業單位可以定期開展專業評比活動,生產質量或者效率的競賽活動等。將獎罰分明的制度融入其中,能夠使職工更加認真工作。專業技能競賽、年度工作評比、職業素養比拼等競賽類項目,可以彰顯職工的才能,形成積極學習、努力提升的工作氛圍。
事業單位黨建工作中,需要堅持黨的領導,將十九大會議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內容真正融入到具體工作、實踐中。在工會組織的協助下,秉承“黨建促進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理念,充分彰顯黨建工作與工會組織工作的意義,為職工服務,為事業單位服務,為國家建設及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劉妍梅.黨建帶工建 淮北市總工會增強基層工會活力的實踐[J].黨史縱覽,2019(06):57.
[2]張華杰,葉宏平.聚焦三個質量提升 形成強大發展合力:三環方向機公司“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的探索與實踐[J].工友,2018(08):42-43.
[3]張守旺.關于推動新形勢下非公經濟組織建會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J].中國工人,2018(08):67-69.
[4]余茜. 發揮工會樞紐作用,引導和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N]. 工人日報,2018-05-08(007).
[5]左宇龍,甘露.新時代歷史方位下國有企業“黨建帶工建”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產經,2017(12):64-69.
[6]夏光河.發揮“黨工共建”機制優勢推進“兩新組織”工會建設[J].中國工運,2017(08):74-75.
(作者單位:湖南省株洲市烈士紀念園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