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按照“一核雙翼”進行產業空間布局,平頂山高新區實施“大尼龍、全產業鏈、國際化、創新引領”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千億級尼龍產業帶。
平頂山,別名鷹城,地處中原腹地,緊鄰河南省自由貿易區,是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
成立于1992年8月的平頂山國家高新區,1995年升級為省級高新區,2015年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管轄面積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里。下轄一鎮一辦,總人口4.5萬人,累計入駐企業500余家。
經過20多年的開發建設,平頂山高新區已經形成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引領作用大、集聚能力強的現代裝備制造、新型化工和新材料三大特色產業集群,成為區域對外開放的窗口,自主創新的主陣地。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平頂山高新區秉承科技力量,以其獨有的產業優勢、富集的科技資源、完備的城區功能和優良的服務支撐,孕育著巨大的升值潛力,吸引著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創造財富的雄心,前瞻著世界高新技術的潮涌,盎然著創新創業的勃勃生機。
“中原電氣城”發展核心區
2016年9月,平頂山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了打造?“中原電氣城”和“中國尼龍城”的戰略構想。按照規劃設計,平頂山國家高新區被定位為“中原電氣城”的核心發展區,“中國尼龍城”尼龍下游產業鏈和配套的智能制造、物流貿易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同步配合提供各類生產和生活性服務業,努力實現產城融合科技新區。
裝備制造產業實力雄厚。平頂山高新區作為平頂山市“中原電氣城”發展的核心區,集聚了平高集團、平芝高壓開關零部件等高壓特高壓高電氣制造龍頭企業,形成了以高壓、超高壓開關及零配件產品為主的產業關聯、生產配套、大中小企業結合的電氣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成為我國特、超高壓開關重大裝備三大研發制造基地之一。其中1100kV級特高壓開關設備躋身世界級高壓開關制造行列,為發展電氣裝備制造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同時,園區還加強同智能輸配電產業聯盟、伊頓集團等對接,積極引育產業鏈條下游企業,實現由高壓電器開關零部件生產制造向微電網、機器人、智能制造領域不斷延伸。
新材料產業日益壯大。按照“一核雙翼”進行產業空間布局,平頂山高新區實施“大尼龍、全產業鏈、國際化、創新引領”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千億級尼龍產業帶”。產業基礎而言,目前園區已集聚尼龍及關聯工業生產企業30余家。行業發展實力而言:尼龍—66鹽產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精己二酸產能規模居國內第二,占國內流通量的26%;尼龍66工業絲及簾子布產能規模與青島科賽并列世界第一,尼龍66切片產能規模居于全國首位,平頂山高新區已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原料苯、尼龍中間體、尼龍66鹽、尼龍切片、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輪胎、安全氣囊絲、地毯絲等上下游裝置和產品一體化的產業基地。
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快速成長。平頂山高新區與國內知名的教育、文化物流等產業龍頭企業對接,成功引入一批項目,其中,與重慶新鷗鵬集團簽訂框架協議,投資130億元建設占地2000畝的教育城項目;與清大文創簽訂合作協議,投資160億元建設占地3.9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鎮項目;與國際貿易網商協會簽訂合作協議,投資10億元建設“一帶一路”跨境裝備智造產業園項目。
發明專利位于全國高新區前列
創新基礎設施是為創新活動提供便利條件,這些條件是創新活動必需的基本條件。近年來,平頂山高新區自主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逐建完備。
平高集團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知名院校合作聯合建有清華平高電氣研究院、西交大平高電氣研究院,平煤神馬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建設上海研究院,目前全區擁有省級各類重點研發機構28個,大中型工業企業基本實現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全覆蓋。其中,平高集團擁有“一室一院二所三中心”七家研發創新平臺,即國家機械工業特高壓GIS工程實驗室、平高西交大研究院、河南省高壓電器研究所、平高清華研究所、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壓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機械工業交流開關設備工程技術中心。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80余項新產品通過國家級鑒定,20余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高新區已成為全市創新示范高地。
自主創新主體建設逐漸增強。產學研一體化體系不斷完善,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40%以上,區內企業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6%,研發投入強度位于全市前列,獲授權發明專利421項,萬人發明專利達到60件,位于全國高新區前列。
自主創新孵化體系建設逐漸完善。與北航大學科技園合作共建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高新火炬園項目,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共建的西交大國家技術轉移孵化空間和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引進了豬八戒網“互聯網+”產業共享服務中心、芯聯智庫人才服務中心等一批科技創新孵化服務平臺12個,其中省級以上創業孵化平臺3個,為區內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營造了良好創新創業發展環境,形成配套齊全的共享服務設施和信息、技術、政策服務支撐。目前,累計孵化企業200多家,孵化高新技術項目100多項。
招商、扶商“兩手抓”
引優、培強“兩手硬”
平頂山高新區充分發揮“雙商在線”功能,即招商、扶商“兩手抓”,引優、培強“兩手硬”。
為加強招商宣傳,突出自身優勢,精心編制了招商引資政策匯編,統一宣傳口徑,統一扶持政策,為推介宣傳、找準合適項目打牢基礎。同時開展招商項目全程代辦服務,將“特事特辦”變成長效工作機制,為投資客商提供政策咨詢,代理辦理相關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積極做好精準服務,跑出廉潔高效加速度,跑出“扶商”新速度。通過推進項目前期、服務項目落地、全程跟蹤服務、幫助解決項目建設困境,解決企業發展難題,高新區風清氣正、尊商重商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寬松、高效、透明的營商環境受到了投資客商和轄區企業家們的一致好評,為高新區招商引資、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平頂山高新區先后還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突出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會招商等方法,積極參加省內外招商引資活動,鞏固和擴大已建立起來的“長三角”、“珠三角”和“閩東南地區”、“首都地區”四個招商平臺。近年來先后有日本、美國、泰國等國和臺灣、香港地區客商在平頂山高新區投資興業,日本東芝、旭化成、美國伊頓等一批知名跨國公司相繼來高新區投資。
“全程保姆式服務”高效快捷
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新區的未來發展,必然要適應戰略轉型的要求,認清園區發展方向和趨勢是做好園區長遠發展規劃必不可少的一環。未來的平頂山高新區將如何發展?
2月18日,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到高新區調研。他強調,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強化擔當、積極作為,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高新區。
據了解,平頂山高新區將立足國家高新區定位,聚焦平臺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以尼龍產業園為平臺,承接特種尼龍、改性塑料、服裝等產業鏈末端高附加值產業項目;以電氣裝備產業園為平臺,承接高端裝備制造項目;以臨港物流園區為平臺,建設集貨運中轉、保稅倉庫、電子商務、展示交易、綜合服務、進出口等一體的高水平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以沙河產業園為平臺,建設集生態、文旅、康養、商業辦公等為一體的特色小鎮;以創新創業產業園區為平臺,重點承接科技創新、高新技術、孵化平臺類招商項目,提升高新區科技創新能力,力爭引育一批高端人才、培育一批創新團隊項目、打造一批創新引領型機構、催生一批新興產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秉承“親商、愛商、安商、扶商”的服務理念,完備的科技和產業政策體系催生著平頂山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豐碩果實,健全的科技服務體系提供著強力的創新創業支撐,“全程保姆式服務”工作方式彰顯著高效快捷的律動,追求卓越的管理團隊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迎接四海賓朋。
未來,平頂山高新區將圍繞著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的奮斗目標,肩負著平頂山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歷史使命,以高新技術為引領,以創新創業為主題,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