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金 鄔華
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模式是比較創新的嘗試與探究。本文試圖通過體驗式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影響來分析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模式的實際意義。同時,也對如何在高校實施開展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展開應用研究。筆者希望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不僅能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促進作用,同時也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鑿開新思路。
關鍵詞:陶藝體驗式 心理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國家比較重視和關注的。2011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文件中詳細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提出了要求,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知識類學科,它是集知識、體驗和訓練為一體的綜合類課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在學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等方式來宣傳并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學生心理調適能力。近年來,體驗式教學因為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教育中的參與者,由被動引向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的這樣一種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
一、體驗式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影響
體驗在德文中是“Erlebnis”,這個詞到19世紀70年代才與“經歷”(Erleben)相區別。英語中對應的詞是“experlence”,譯作“經驗,體驗”。體驗式教育有其綿長的歷史淵源。20世紀初德國哲學家狄爾泰開創“文化教育學”,把“體驗”作為“文化教育學”的核心范疇和重要思想貫穿其整個教育理論中。在中國古代《荀子·修身》中一語:“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我們可以解釋為“以身體之,以心驗之”。這些恰恰都應證了體驗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作為一種教育模式,體驗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有效將體驗帶來的學習功能和優勢發揮到極致。體驗式模式的理論依據正是心理學界羅杰斯倡導的“非指導性”理論和皮亞杰為代表的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其中“非指導性”理論認為,教學的起始基礎不是課程、思想過程或其他智力資源,而是和睦的人際關系,教學不是以課本和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是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而是學習過程的促進者和服務者。那么學生作為信息加工的主體而被教師去引導、促進,讓學生能在環境中感受、體驗而領會,這正符合心理咨詢輔導的原理。因此,體驗式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與心理咨詢輔導匹配度極高。
二、引入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模式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
陶藝體驗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給教育帶來很多啟示。但目前社會都單一地傾向于把陶藝體驗定義為娛樂休閑活動或者陶藝專業學生學習的領域,少于陶藝體驗與心理輔導的融合。陶藝,伴隨著歷史的演進和時代的更迭出現藝術形態的變異,它影響著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可以說陶藝是世界性的文化產物。而來自大自然的陶土與人類有著與生俱來天然的親和力。陶藝分傳統陶藝和現代陶藝,傳統陶藝強調的是工藝上工整、細膩,現代陶藝更追求的是一種創造和發揮。以下談到的陶藝體驗均是現代陶藝體驗。陶藝體驗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很游戲的過程,這種自由制作的過程沒有強制的目的和社會實用價值,重在體驗過程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恰恰就是一個完整的心理過程,既符合團體輔導活動形式,又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習得。
那么將陶藝體驗融入心理輔導中,會是怎樣呢?首先,陶藝體驗中的帶來的情緒的表達,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成分都是心理輔導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其次,將陶藝體驗環節中的工藝模塊有效發揮它的心理功能性。如:陶藝體驗中拉坯立坯可以有效管理情緒:陶瓷繪畫可以有效加強人際溝通;陶瓷綜合裝飾可以有效加強自我認知。最后,陶藝體驗是生活感悟與藝術創作的結合。它所帶的情趣性、創造性,所展示的自我個性都能給心理帶來新的活力。
陶藝體驗的基礎設備在當今社會顯得簡單易行,陶藝設備非常的普及,陶藝體驗也是越來越被人所熟知,陶藝入門也較為容易,心理輔導老師只需要了解基本的陶藝工藝流程即可,操作示范可由專門的陶藝老師來指導,重點還是體驗過程中的心理引導與促進。
綜上所述,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模式以心理發展特征為依據,通過創設陶藝體驗式環境,在特定的陶藝環節情境中引發學生的理解和感悟的需求,在“體驗式”的輔導過程中,真實感受,真切體驗,調節情緒,達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生活態度和健全人格的效果。
因此,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可以在微觀上被作為大眾類學習體驗的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在宏觀上又可以成為心理健康理念的平臺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延伸。
三、在運用陶藝體驗進行心理輔導需要注意的問題
眾所周知,陶藝體驗在社會上獲得一定的認可,陶藝體驗也是越來越被人所熟知,然而,社會對此類項目的認知程度還處在參差不齊的狀態中。另外,高校教育中各地域陶藝軟硬件設施的差異性等原因,都是構成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模式制約長效機制發展的攔路虎。
此外,在陶藝體驗式心理模式應用的過程中,心理輔導老師與陶藝專業教師就陶藝體驗過程中對心理機能的調節等知識也需要通過多溝通,達成學科交匯順暢,形成一個利于陶藝體驗式心理輔導順利開展的設備標準及要求。
總之,現代陶藝是一種精神的洗禮與享受,因而陶藝與心理有著冥冥之中的聯系。作為心理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能夠將陶藝體驗融入到心理輔導中,不僅能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促進作用,同時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鑿開了新思路的口子。希望陶藝體驗式心理模式能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實踐參考價值,豐富心理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