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教育受多元文化的影響,不斷在原有教學基礎上優化與創新。民族聲樂教學為適應多元文化潮流的需求,將教學重點放于實踐之中。正因如此,教學問題日益顯現,需要教育部門亟待解決?;诖耍疚幕诿褡迓晿方虒W在多元文化視角下引發出的多維思考,進行詳細探究,結合具體教學弊端、實際作用、以及具體做法提出個人想法。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多加指導。
【關鍵詞】多元文化視角;多維思考;民族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民族聲樂作為我國高職音樂教學之中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出民族文化的融合。學生通過在學校內系統學習到民族聲樂,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綜合音樂素養,同時對于弘揚我國民族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幫助。當前我國高職民族聲樂教學受社會多元文化的影響,逐漸暴露出一些教學問題,唯有通過多角度的思考才能真正對未來教學實踐進行分析?;诖?,本文展開詳細論述。
一、現階段我國民族聲樂教學暴露出來的弊端
眾所周知,互聯網時代下,多元文化沖擊著人們的視覺,造成人們對藝術審美極大地發生改變[1]。傳統音樂文化早已無法滿足時代多元文化的發展需求。因此,民族聲樂作為傳統文化之中的一員,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原有教學基礎上增添多維思考。但是通過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民族聲樂教學情況來看,教學成效并不理想,主要暴露出以下三點弊端。
第一點,民族聲樂教學之中,民族特點并不明顯[2]。所謂民族聲樂教學,就是通過音樂的形式,讓學生們了解到民族文化,因而教學的重點應體現在民族性上。然而,當前在實際教學之中,高職院校卻將民族聲樂教學的重點定義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沒有針對民族聲樂教學中具體的民族性特點制定相關課程,學生們對民族文化不了解,因而在音樂教學始終發揮不出實質性的教育作用。
第二點,教學理念過于程序化。我國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受歷史遺留因素的影響,教學形式多為保守陳舊,教師只重視教學進度是否按照教學規定進行,忽視了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學生們不清楚音樂教學真正的教學意義。
第三點,民族聲樂教學師資力量缺乏。高職院校中擔任民族聲樂教學的教師應該具備較高學歷資質、較強音樂素養、以及職業道德。幫助并引導學生正視民族文化。然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一部分民族聲樂教師卻將民族聲樂教學視為不得不完成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之中敷衍了事。這對于學生來說,沒有教師的引導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而對于學校來說,民族聲樂教學進度得以完成,但是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成效卻無法保證。
二、多元文化對民族聲樂教學帶來的作用
當今社會,時代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3]。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方面的需求,因而對文化也給予了一定的厚望。基于此種背景下,多元文化應運而生,賦予高職院校民族聲樂教學更多地生命力。因而當前高職院校需要做的就是,轉變現有的民族聲樂教學模式,讓創新之后的教學形式更加符合學生對于藝術的需求。
文化間的有效碰撞能夠促進不同文化的融合與交流。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學習民族聲樂,了解到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實現與其他學科文化的融合。因此,站在教學角度上分析,多元文化提倡的是文化個體之間的有機融合,不僅是民族聲樂教學,其他學科教學亦是如此,共融為一個整體,就會利于提升學習能力。
總的來說,多元文化為我國高職院校民族聲樂教學帶來的作用,應該是民族聲樂教學、民族文化、聲樂文化三者有效對接,從而為我國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基于多元文化視角下民族聲樂教學具體做法
(一)在民族聲樂教學之中運用多元化教育理念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基于多元文化的視角下,民族聲樂教學要想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就必須在具體教學之中,運用到多元化教育理念[4]。具體而言,一方面,我國音樂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相互滋養。提升民族聲樂教學質量,就需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感興趣。此外,文化又為民族聲樂創作提供了大量有利的素材,這些都需要讓學生對其具備清楚的認知,了解所學民族聲樂作品內在的文化背景,將民族聲樂教學與具體文化價值緊密相連;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之下,民族聲樂不斷對教育理念進行更新,通過尊重文化差異性的形式,為民族聲樂教學帶來更好的發展。
(二)轉變課程設置,調整授課形式
關于民族聲樂教學如何進行教學實踐,對待這一問題,教師應基于多元文化視角之下,轉變現有的課堂教學形式,并調整傳統的課堂被動式教學形式,針對學生對民族聲樂學習的實際要求,合理構建聲樂課堂教學新形式。
例如傳統的民族聲樂教學之中,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課為輔,教師在講完之后,可能會帶領學生通過欣賞民族聲樂演奏或是觀看視頻的形式,強化學習。殊不知,這樣的教學形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學習之中,對于民族聲樂的學習的意愿并不是真正發自學生內心,因而長此以往,高職院校民族聲樂始終發揮不出滿意的教學成效。但現階段在多元文化的倡導下,民族聲樂教學無論在課堂教學形式還是在課堂結構安排上,都發生了極大轉變。教師對于課堂結構安排進行重新考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民族聲樂作品內在的文化價值,并讓學生將多元文化視角下多維思考運用到聲樂學習之中。如,在教師講解完民族聲樂知識點后,可以選出幾名學生嘗試著進行民族聲樂演唱,讓學生對自身掌握的音樂能力具有清晰的認知,利于開拓學生專業眼界。
因此,當前高職院校民族聲樂教學,在多元文化視角下應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理念進行多維創新,以便于學生準確的找出自身在民族聲樂學習之中存在的不足,并幫助自己有效彌補。
(三)強化民族聲樂教師多元文化素養
多元文化倡導平等,因而全體學生在所有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都是站在統一起跑線上的。多元文化又是兼容的,這種兼容性為我國民族文化賦予長久的生命力。因此,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教學,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應重點強化民族聲樂教師多元文化素養。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最大程度保持文化的兼容性,制定民族聲樂教學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消除課程之中存在的文化差異。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不同文化發展比例的均衡,在聲樂教學之中不僅要體現出國內主流文化,還要將現代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在教學不同階段展現出來。
第三,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多元文化價值取向,增強對不同文化的認同與尊重,從而為學生樹立榜樣,有效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綜合素養。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多元文化視角下,我國高職院校民族聲樂教學,要想發揮出最優的教育價值,教師應根據民族聲樂教學之中民族特點并不明顯、教學理念過于程序化、民族聲樂教學師資力量缺乏等問題,制定在民族聲樂教學之中運用多元化教育理念、轉變課程設置,調整授課形式、強化民族聲樂教師多元文化素養等優化措施,以此推動我國高職院校民族聲樂教學未來更好地發展。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內容與結果,能夠為多元文化視角下對民族聲樂教學的多維思考帶來一定啟示。
參考文獻
[1]李美群.高校民族聲樂教學多元化的思考——以民族聲樂教材為例[J].音樂創作,2017(8):192-194.
[2]沈德鵬.當代文化視角下的多元化民族聲樂高等教育[J].樂府新聲,2017,35(2):115-119.
[3]沈德鵬.當代文化視角下的多元化民族聲樂高等教育[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7,35(2):115-119.
[4]黃春媛.傳統文化在高校多元化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性研究——以跨界演唱教學改革為例[J].肇慶學院學報,2017,38(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