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日益提高,各大高校相比過去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音樂素質方面的培養。在諸多的活動培養方式中,管樂隊的組建成為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積極參加樂隊活動,不僅能給其枯燥的學習生活帶來樂趣,而且能夠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效地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但是,由于管樂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團隊協作能力要求較高,但我國高校管樂隊在實際訓練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對高校管樂隊教學訓練提升的對策展開探討,使其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管樂隊;教學訓練;對策
【中圖分類號】J62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目前,素質教育和實現人才全面發展成為各大高校的培養目標。管樂作為音樂培養中的重點,其本身的魅力吸引了不少學生的喜愛,因此,對管樂隊教學訓練的提升勢在必行。
一、增強基礎訓練
在樂器演奏以及訓練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基本功環節,因為基本功是練好一個樂器的關鍵所在。扎實的基本功能夠為今后的演奏和練習提供樂理和技能的儲備,并且能夠充分拓展學生的專業化發展方向。高校管樂隊中的演奏樂器種類很多,這就需要學生在訓練和演奏復雜的樂曲之前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專業基礎。由于樂隊成員的演奏能力參差不齊,而樂團的集體合奏是需要每一位成員的積極配合才能共同完成的,因此,要想使整個樂團形成合力,就需要進行長久而刻苦用心的訓練。
(一)長音練習
長音練習是每個演奏者每天必備的練習項目之一,在練習中能夠提高表演者嘴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在訓練過程中保持一定耐力,保持呼吸勻稱,辨析高音區域,并且提升聽覺水平。長音練習可以適當地調整演奏者對作品結構的認知,并且熟悉指法和練習過程。通過對強奏、弱奏、漸強、漸弱等練習增強嘴部肌肉對氣息的把控,最后實現對力度和音量的準確把握。在整體長音練習中,可以讓全體樂隊成員從某個簡單調式的最低音開始,直至奏出最高音。根據演奏中對長音的掌控,應該采取全體成員協調演奏,包括強奏、弱奏、漸強、漸弱等環節的演奏和訓練,從這些內容練習中提升整體的樂感和技巧的敏捷性。
(二)音階練習
由于音階各不相同,以及指法運用的不同,通過練習可以實現對不同調式的把握。在熟練演藝和樂器的調整中,表現練習音階的過程、記錄符號,從升降記號較少的段落開始訓練,保持口型以及各種節奏的變化,練習吞吐音以及系列的連貫內容。由于音階各不相同,因此所彈奏的內容不同,以及指法運用的差別,需要對不同調式的指法予以準確掌控,針對不同的調式內容進行練習,實現樂曲演奏中的流暢和靈活性。
(三)節奏練習
節奏感是樂曲演奏和音樂表演的重要因素。準確地把握節奏感是塑造優秀作品的前提。演奏者應該根據樂曲的結構特征以及節奏的快慢進行熟練的認知和把握。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掌握節奏的感覺,并且對節奏的變化進行熟練轉化。通過難度訓練、單獨訓練以及聯合訓練,掌握反復的訓練技能和對樂理知識的熟練運用。針對主要的曲譜、調式要求,完成基礎操作的靈活轉變,這是節奏感掌握的基礎和技術提升的前提。以此,不僅能提升音樂的審美認知,更能夠增強對管樂隊的了解。
二、合理安排訓練時間
由于高校的課程安排,管樂隊的訓練活動時間一般為一周一到兩次為佳,每次的活動時間最少兩小時。其中,以三十分鐘為單位進行分組練習效果最佳,如長音練習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接著進行音階練習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接著進行節奏練習,休息十分鐘;最后可根據情況進行樂理或視唱練耳練習。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這樣的訓練方法無疑是快速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既使訓練有張有弛,而且又勞逸結合。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由于普通高校可能不會在管樂隊方面配備充足的專業教師,為此,在管樂教學訓練方面,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聘請當地專業音樂學院的管樂教師或專業團隊的管樂演奏家對隊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并舉辦相應的知識講座。例如,可請專業指導教師或專業團隊的管樂演奏家每周對管樂隊成員進行一到兩次的專業訓練,教授給學生一些基本樂理知識、帶領學生進行長音訓練、音階訓練、節奏訓練等,并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和水平進行單獨指導,適當為需要著重指導的學生增加訓練時間。另外,由于專業教師或管樂演奏家具備一定的舞臺經驗,能夠針對舞臺技巧的訓練對學生做出高水平指導,在這一點上,是普通高校教師所不能比擬的。
四、因材施教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由于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包括進入高校前的教育經歷、生活經歷、家庭教育背景等,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形成在管樂隊中的不同人才和能力的對位。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特征進行教學,在實際訓練中達到有針對性的技術傳授。
比如,學習管樂的學生習慣上向管樂演奏發展,之前學習過弦樂的學生,習慣上有弦樂演奏的傾向。而很多學生只是由于興趣而進入樂隊,并沒有真正接觸過音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強化課程教學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基礎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在實際教學和訓練過程中,教師要保持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并且實現對每個學生的教學標準和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成果有可能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時,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應該重視團隊的認知以及配合,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心理素質的轉化練習
在演奏過程中,演繹者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擁有優秀的心態能夠使管樂隊成員超長發揮,最終生動地表現演奏作品。所以,在高校管樂隊演奏和訓練中需要強化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主要的方法為以下三種。
第一,學生自我激勵。教師應在團隊訓練中為學生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即一個全新的管樂隊的成立對于每一位成員來說都是起點,所以,哪怕一點點的進步都是整個團隊在上升的過程,都是值得被嘉獎和鼓勵的。學生應形成一種自我鼓勵機制,樹立自信心,為團隊建設做出努力。
其二,根據團隊的整體需求,進行激勵教學的應用。在實際訓練和方法的研發過程中,保證每個演員和隊伍的統一,深入到作品之中,讓學生對作品進行充分的了解。這點上教師應該起到引導帶頭作用。教師首先要充分把握音樂作品內容的精神主題,然后充分達到情感迸發,帶動學生們的情緒以及積極性。及時糾正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錯誤,盡快形成良好的練習習慣與演奏技巧的使用標準。
其三,對出色的個人進行資源鼓勵。包括個人在作品和音樂的感悟中得到的優秀表現,在教學和訓練中應該予以充分的認可和表揚。引導學生們向優秀的個體學習,并且賦予優秀個體資金獎勵或者職位認定。充分挖掘人才,將團隊的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六、結語
管樂隊的發展在國內成熟較晚,要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樂隊,除了需要一群對管樂隊感興趣,并肯于艱苦奮斗,腳踏實地的學生們,專業教師或有舞臺演奏經驗的表演藝術家的指導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支一流的管樂隊。
參考文獻
[1]梁艷.基于項目的多媒體管樂隊訓練模式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9(1):144.
[2]趙丹.高校管樂隊的組建和管理初探[J].北方音樂, 2018(8):170.
作者簡介:郭震(1992—),男,漢族,陜西西安,本科學士,助教,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研究方向:大號、長號、次中音號與低音號、管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