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苡萱
2019年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但影響安全生產形勢的隱患依然大量存在,為深刻吸取近期化工行業領域的事故教訓,應急管理部于2019年4月下旬和5月下旬,專門安排部署了兩批明查暗訪組,對全國14個省區的34個市開展了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明查暗訪工作。
2019年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實現了生產安全事故起數、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全面下降。據初步統計,2019上半年,全國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9.8%和18.9%,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3.9%和18.3%。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但影響安全生產形勢的隱患依然大量存在,要引起高度重視。下一步,要狠抓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還要緊盯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把危化品行業安全風險防控放在突出位置。
2019年4月下旬和5月下旬,應急管理部專門安排部署了兩批明查暗訪組,對全國14個省區的34個市開展了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明查暗訪工作。這14個省區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江蘇、陜西、山東、四川、浙江、山西、江西、湖南、云南、重慶、廣東,明查暗訪工作組主要查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在崗在位、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問題整改落實、重大危險源風險管控情況等。
4月26日,明查暗訪工作組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三聯金山化工公司發現氯乙烯罐區現場報警器數據漂移,氯乙烯壓縮機廠房內,東、西兩側報警器滿量程,處于報警狀態,但無人處置。
4月26日,明查暗訪工作組在河北融潤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發現企業現場布局與設計總圖不符,據了解,該企業在未進行風險評估和變更審批的情況下,把廠區6號溶劑油卸料及儲罐區南側的空氣壓縮機機房機柜間改為地磅操作室,并安裝了非防爆空調。
4月26日,明查暗訪工作組在陜西黃陵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發現一座存儲苯的容積為1 000立方米的內浮頂罐低液位報警值設置為1.5米,低低液位連鎖值設置為0.5米,均低于內浮頂浮盤高度,有浮盤落底風險。專家在現場提示,中石油大連石化分公司“8·29”爆炸火災事故原因就是浮盤落底。
5月28日,明查暗訪工作組在浙江湖州德清縣新溪塑化有限公司發現企業西南角有2個容積均為50立方米的液氨儲罐,構成了三級危險化學品危險源,且儲罐緊鄰大運河支流。工作組發現這兩個儲罐4個安全閥的根部閥幾乎完全關閉。針對此問題,企業的操作人員認為安全閥只要打開一點點,就能起到泄壓的安全防護作用。
上述明查暗訪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問題,僅僅是這兩輪明查暗訪檢查出來的重大隱患的冰山一角,企業中實際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可能遠遠高于這個數字。
這些明查暗訪中查到的重大安全隱患,有的屬于《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中的內容,有的屬于《油氣罐區防火防爆十條規定》中的內容。從兩輪明查暗訪的結果來看,雖然《標準》自2017年11月印發到現在已經近兩年,還有很多企業對于《標準》中的內容不清楚,沒有把其中的20條重大隱患判定標準作為企業自查的首要內容,甚至有的企業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標準》。這充分說明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的安全意識,實在令人擔憂。同時也說明部分地區應急管理部對重大風險排查管控工作重視不夠、聚焦不夠,沒有把重大風險排查管控工作的壓力傳遞到企業,沒有引起企業的重視。
4月26日,明查暗訪組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三聯金山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對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安環處處長在內的6人進行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問卷測試,測試結果最低分僅為41分,包括總經理在內的3人不及格,不及格率為50%。據悉,三聯金山化工公司主要裝置系統包括年產16萬噸燒堿裝置和年產16萬噸聚氯乙烯裝置,與發生“11·28”事故的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的主要裝置系統十分相似,但在回答“請簡述河北張家口‘11·28’事故的直接原因”這道題時,只有總經理1人全部答對,其中1名安全員該題得0分。
5月28日,明查暗訪組對湖南省衡陽市衡東裕華化工有限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組織該公司董事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安全環保部部長、生產部部長進行閉卷考試。4人成績分別為40分、40分、36分、32分,遠低于60分及格分數線。
5月29日,明查暗訪組在浙江湖州南方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擊檢查時,發現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不了解企業存在的風險,不知道連鎖管理的要求,也不知道汽油的爆炸極限。
根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第十六條規定: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其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依法參加安全生產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而這些成績,直接反映了部分企業從主要負責人到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淡薄、對事故教訓吸取不到位。要提高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律意識,就要狠抓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利用約談、通報、執法、處罰、事故責任追究、聯合懲戒、事故警示等方式,推動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職。
4月25日至30日期間,明查暗訪組在山東省檢查時發現,濟南市章丘區刁鎮工業園于2018年3月聘請了第三方機構進行整體性安全風險評價。評價報告指出,工業園規劃及周邊敏感場所不滿足要求,內部小學和周邊較近的小學、中學均應搬遷。但至今,這3個搬遷計劃都未實施。
淄博市的張店化工產業園內有16家化工企業。4月27日,明查暗訪組對該產業園突擊檢查后發現產業園對于安全評價報告中提出的建設危化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完善門禁制度、對危化品運輸車輛實施有效監管、制定毒性氣體泄漏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應急疏散方案等建議均未落實到位。
山東省濰坊市昌邑下營化工園區面積為19.5平方千米,園區內有58家化工生產企業。4月28日上午,明查暗訪組來到昌邑下營化工園區,根據園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園區還沒有從第三方購買服務,企業外包隊的監管也剛剛起步。據了解,該園區負責安全管理的人員沒有一人有專業背景,也沒有一人考取了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
化工園區現代化規劃布局不足、各個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顯著,導致化工園區無法發揮協同優勢,風險就會外溢。在化工園區中,一旦有一個管理有短板的企業發生問題,周邊多數企業就會受到影響。例如,在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中死亡共78人,天嘉宜化工公司死亡人數為29人,其余49人都是周邊其他公司的員工。因此,要通過督促園區管委會、督促基層職能政府來加強對化工園區內管理短板企業的管理,更要多舉并措,促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面對危化品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挑戰,全國各地主動探索危化品監管的新方法、新路徑。6月26日,應急管理部在重慶市召開全國危化品安全監管工作交流會議,本刊記者在現場獲悉,重慶市、浙江省、上海市、山東省、江蘇省、浙江寧波市、遼寧大連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等8個地區做了交流發言,介紹本省市積極開展落實的危化品安全監管經驗。
上半年經歷了江蘇響水天嘉宜“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的江蘇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制定了《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細化要求》,包括32項安全整治剛性規定,其中關閉退出類10項,停產整改類11項,限期整改類11項。組織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對所有化工企業開展安全評估,實行“一企一策”,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重大安全隱患、安全生產不達標的化工企業立即停產、限期整改,不具備整改條件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列入關閉名單,提請政府予以關閉。
對于涉及硝化反應工藝裝置和生產、儲存硝化物的化工企業,江蘇省開展再排查、再摸底,全覆蓋。凡是風險管控措施不到位的、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責令停產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列入關閉退出名單。
山東省嚴格開展化工園區認定工作。按照《山東省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通過政府公開招標,確定國內10家第三方機構,對各地申報的化工園區進行材料審查和現場審核,最終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分三批公布了65家化工園區和7家專業園區。
寧波是國家石化產業基地和原油儲備基地之一,目前,全市構成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124家。
寧波市作為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測及事故預警系統建設試點單位之一,先后建成了大榭開發區、北侖開發區和余姚市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測及事故預警系統平臺并投入運行。在試點運行過程中,發現了多次企業違章和隱患情況,如設備檢維修、管道吹掃、更換設備等未申報,觸發報警燈等情況,據此,監管部門就會酌情安排企業開展自查和專項檢查。
正如6月26日在重慶會議上強調的,下一步,各地將著力化解危化品安全系統性風險,全面排查管控重大安全風險,在落實責任、深化整治治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創新監管方法、改進工作作風、提升監管能力上持續發力,加強重點時段安全風險防控,提高應急意識能力,扎實做好危化品、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和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監管工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環境。

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現場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