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琴
[ 中煤大屯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院 江蘇 徐州 221611 ]
將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24例高熱驚厥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例,對照組男4例,女8例,年齡0.6~4歲,平均年齡(1.6±0.6)歲;觀察組男5例,女7例,年齡0.8~5歲,平均年齡(2.0±0.8)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急診護理干預,包括:高熱驚厥患兒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并且當其處在陌生環境中經常會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同時高熱引起身體疼痛,從而使得患兒治療依從性降低。所以,護理人員可通過輕拍患兒后背或摸頭等肢體動作來安撫患兒,也可為患兒播放動畫片、音樂等,以此轉移患兒注意力,降低抵觸心理。同時積極與家屬溝通,細致講解治療措施,使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度提高,增加信任度,將家屬配合度提高。除此之外,可通過溫水擦拭皮膚的物理方式來護理高熱癥狀患兒。但是,若物理降溫效果不顯著,告知醫生并遵醫囑使用退熱藥物來治療。患兒處于高熱狀態,會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出現出汗情況。所以,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在關注患兒生命體征的同時,要定時更換床單被罩,并對患兒潮濕的衣物及時更換,并及時補液。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高熱消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
護理效果:顯效:臨床癥狀改善,且高熱和驚厥癥狀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改善,驚厥和高熱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驚厥、高熱癥狀未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護理效果(%)表示,行X2檢驗,高熱和驚厥消失時間用表示,行t 檢驗,P <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效果對比(n,%)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士s),d]

表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士s),d]
觀察組(n=12) 對照組(n=12) t值 P值高熱消失時間(h) 25.5±1.7 43.2±1.8 3.74 <0.05驚厥消失時間(d) 3.3±1.1 5.5±1.2 3.51 <0.05
在小兒時期,高熱驚厥是常見驚厥,很多患兒預后效果較好[2]。高熱驚厥是指小兒在早期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時,體溫持續上升且超過38度出現的驚厥,同時排除顱內感染等其他疾病[3]。治療此病的原則是控制驚厥,需采取藥物或物理降溫的措施,并且預防再次發生驚厥。然而,一些患兒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從而影響治療進程。有關研究指出,通過對小兒高熱驚厥患兒采取急診護理干預措施可將治療效果顯著提升,現階段,急診護理模式被廣泛應用。此護理措施將患兒實際狀況為護理基礎,對患兒緊張等不良情緒進行消除,同時可提高患兒對于治療護理的配合度,保證順利完成治療過程。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主動與家屬交流,改善其負面情緒,進而改善護患關系。另外,高熱驚厥患兒常常會有出汗情況,護理人員需重視患兒皮膚清潔護理工作,使自身感染幾率降低,將護理質量提升。劉金鳳研究結果為對照組顯效23例(50%),有效17例(36.96%),無效6例(13.04%),總有效率為86.96%,實驗組顯效29例(63.04%),有效15例(32.61%),無效2例(4.35%),總有效率為95.65%,通過兩組的對比,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比較差異顯著(P <0.05)。說明,對高熱驚厥患兒采用急診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急診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康復效果。同時,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少于對照組,說明急診護理干預措施可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改善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患兒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值得在以后的臨床護理中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