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本祥


摘要 ? ?為篩選出適合當涂縣種植的秈稻品種,進行了不同中秈稻新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10個參試品種(組合)中產量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對照徽兩優996的品種有Y兩優1928、Y兩優900、國隆1號、Y兩優1998。綜合3個試驗點區試情況可得知,Y兩優900產量較高,3個試驗點均較對照徽兩優996表現為增產,且抗性較強、米質好、生育期適中,綜合表現良好,可推廣應用;Y兩優1928、國隆1號、Y兩優1998在2個試驗點表現增產,產量較高,且米質較好、抗倒性較強,建議下一年繼續參試,以作進一步鑒定。
關鍵詞 ? ?水稻;中秈新品種;產量;性狀
中圖分類號 ? ?S511.0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3-0040-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為加快當涂縣水稻生產的發展,篩選出適合當涂縣生態條件的優質、高產、抗性強的中秈雜交新組合,在市、縣領導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當涂縣種子管理站組織實施了中秈稻新品種區域試驗[1-3]。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參試品種
本試驗共安排10個品種(組合),即國隆1號、協優273、兩優383、兩優98816、兩優1126、兩優9526、Y兩優1998、徽兩優996、Y兩優1928、Y兩優900。
1.2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0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組合)為一個處理,其中以徽兩優996為對照(CK)。試驗設在安徽省當涂縣姑孰鎮現代農業示范園、護河鎮幸福村和黃池鎮長福村3個試驗點進行,均采取隨機區組排列[4-6],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33.3 m2,周圍設有保護行。
1.3 ? ?試驗實施
試驗統一于5月8日播種,秧田播種量225 kg/hm2;護河點與農業示范園點于6月7日移栽,黃池點于6月8日移栽,株行距均為17 cm×27 cm,每穴插1粒種子苗。大田總施肥量折合純N 187.5 kg/hm2、P2O5 90.0 kg/hm2、K2O 135.0 kg/hm2,磷肥一次性施入,氮、鉀肥基肥與追肥比例為7∶3。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產量表現
參試的10個品種(組合)平均產量變幅在8 723.72~11 852.85 kg/hm2之間。其中,產量最高的品種是Y兩優1928,折合平均產量11 852.85 kg/hm2,較對照徽兩優996(CK)增產17.51%,居參試品種第1位;Y兩優900折合平均產量11 672.67 kg/hm2,較對照徽兩優996(CK)增產15.72%,居參試品種第2位;對照徽兩優996(CK)折合平均產量10 087.09 kg/hm2,居參試品種第8位;兩優9526產量最低,折合平均產量8 723.72 kg/hm2,較對照徽兩優996(CK)減產13.52%(表1)。
2.2 ? ?生育期表現
參試的10個品種(組合)平均全生育期變幅在131.7~142.7 d之間。其中,Y兩優900的全生育期最長,為142.7 d,較對照徽兩優996(CK)遲熟8.7 d;兩優383的全生育期最短,為131.7 d,較對照徽兩優996(CK)早熟2.3 d(表2)。
2.3 ? ?經濟性狀考查
10個參試品種(組合)平均株高變幅在115.2~137.1 cm之間,植株最高的品種是兩優1126,為137.1 cm;植株最矮的品種是對照徽兩優996(CK),為115.2 cm;其次是兩優383,為121.5 cm(表2)。10個參試品種(組合)平均穗長變幅在24.1~30.0 cm之間,穗長最長的品種是Y兩優1998為30.0 cm;穗長最短的是國隆1號、協優273,均為24.1 cm;對照徽兩優996(CK)平均穗長為25.9 cm。10個參試品種(組合)的每穗總粒數變幅在175.28~273.45粒之間,Y兩優900的每穗總粒數最多,為273.45粒;兩優98816的每穗總粒數最少,為175.28粒;對照徽兩優996(CK)的每穗總粒數為219.65粒。10個參試品種(組合)結實率變幅在84.00%~92.54%之間,千粒重變幅在23.93~29.84 g之間,平均高峰苗變幅在309.30萬~400.80萬穗/hm2之間,平均有效穗變幅在183.45萬~256.35萬穗/hm2之間,平均成穗率變幅在54.19%~68.48%之間(表2)。
2.4 ? ?抗性鑒定
參試品種(組合)均未發生白葉枯病、矮縮病和稻瘟病,而每個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稻曲病和紋枯病發生。各參試品種(組合)抗倒性在不同的試驗點表現基本一致,未倒伏。此外,發現Y兩優1928維管束較多,抗倒性強。10個參試品種(組合)落粒性在不同試驗點表現基本一致,均為中等。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參試10個品種(組合)中產量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對照徽兩優996的品種有Y兩優1928、Y兩優900、國隆1號、Y兩優1998。綜合3個試驗點區試情況可知,Y兩優900產量較高,3個試驗點均較對照徽兩優996表現出增產,且抗性較強、米質好、生育期適中,綜合表現良好,可推廣應用;Y兩優1928、國隆1號、Y兩優1998在2個試驗點表現增產,產量較高,且米質較好、抗倒性較強,建議下一年繼續參試,以作進一步鑒定。
4 ? ?參考文獻
[1] 程新,李永和.盱眙縣雜交秈稻毯苗機插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9(5):40-41.
[2] 董華林,汪本福,費震江,等.長江中下游地區(武漢點)優質高效中秈稻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24):19-25.
[3] 鄭會坦.早秈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福建稻麥科技,2018,36(3):61-63.
[4] 郭長春,孫知白,孫永健,等.優質豐產雜交秈稻品種機直播產量構成及其群體質量研究[J].中國水稻科學,2018,32(5):462-474.
[5] 湯學軍,盧依靈,李海亮,等.10個早秈稻品種的性狀比較及其要素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8):1340-1343.
[6] 松家余,劉禮明.雜交中秈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