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曼
摘要 ? ?農業物聯網推廣應用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總結了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以期為仁懷市農業物聯網發展規劃和實際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業物聯網;應用;現狀;問題;對策;貴州仁懷
中圖分類號 ? ?S126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3-0248-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in ?Renhuai ?City
XIE Ma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outai University,Renhuai Guizhou 564500 )
Abstract ?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ign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in Renhuai City,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Renhuai City.
Key words ?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application;status;problem;countermeasure;Renhuai Guizhou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始終處于首要地位。我國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農業信息化、智慧化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近年來,隨著全球信息化和3G網絡的開通,物聯網正受到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業物聯網作為農業信息化的先進技術,它的引入與應用,將是現代農業依托新型信息化技術上邁出的一大步,引領現代農業的發展。
在目前的中國,不管是農業物聯網的技術研究,還是農業物聯網的應用都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存在產學研脫節的問題。由于種種原因,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還不夠深入和廣泛,這意味著農業信息化、智慧化的進程受阻,從而影響了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型。鑒于此,本文將基于調研結果對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應用提供參考。
1 ? ?農業物聯網的概念
農業物聯網是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全產業鏈中的具體應用,對改造傳統農業、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目前,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從不同側重點對農業物聯網進行了定義。余欣榮[2]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給出了農業物聯網的定義,李 ?瑾等[3]從技術角度和管理角度分別給出了定義,認為農業物聯網是通過農業信息感知設備,采集農業系統中動植物生命體、環境要素、生產工具等物理部件和各種虛擬“物件”的相關信息,按照約定的協議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實現對農業生產對象和過程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2 ? ?農業物聯網應用研究概述
通過文獻檢索,本文發現農業物聯網應用相關研究非常豐富。文黎明等[4]分析了物聯網在智能化培育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信息監測方面的應用,并指出物聯網在農業上的發展方向是微小型、可靠性、節能型、環境適應性、低成本、智能化。閻曉軍等[5]研究了北京設施農業應用物聯網監控體系模式。歐陽桃花等[6]通過案例研究對比分析了農業物聯網企業商業模式的內在邏輯,歸納了權變型和平衡型2種農業物聯網商業模式類型,解釋了由戰略動機、企業資源和產業環境共同作用以形成商業模式的根本機制。葛文杰等[1]總結了國內外農業物聯網感知技術、通訊傳輸技術和應用關鍵技術的研究進展,分析了我國農業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農業物聯網應用發展的對策。陳曉棟等[7]總結了國內外農業物聯網的研究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指出農業物聯網將朝著更透徹全面的感知、更安全可靠的互聯互通、更優化的系統集成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務趨勢發展。馮 ?獻等[8]從改革視角出發,對農業物聯網的創新驅動戰略進行了探討。趙曉飛等[9]從商業生態系統視角出發,探討了我國農業物聯網發展戰略與政策,認為應結合我國農業實際并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堅持全要素、全過程和全生態鏈的發展理念。高浩天等[10]通過分析溫室監控的特殊需求并參考物聯網的標準架構,提出了智能溫室物聯網的架構方案,并根據該架構方案設計了完整的溫室監控物聯網。
3 ? ?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現狀
為了解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現狀,筆者對仁懷市重點農業示范園進行了實地調研,主要包括五馬蔬菜基地、楠木蔬菜基地、隆堡蔬菜基地、仁懷·臺灣生態園、草木年華生態農業園、萬畝優質柑橘基地等項目。這些項目是仁懷市自2013年以來,按照貴州省、遵義市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有關工作安排和要求,政府通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先后引進廣州東升農場(港資企業)、廣州今日景藝生物科技公司(臺資企業)、浙江苗夫都市園藝公司、四川天保果業公司等企業,并與之簽訂投資合作協議而共同建設的。通過調研,筆者發現仁懷市重點農業示范園物聯網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3.1 ? ?農業生產環境監控
目前,仁懷市多個蔬菜基地都應用了大棚種植技術,但在農業生產環境監控方面應用了物聯網技術的主要是與廣州東升農場合作的五馬蔬菜基地、楠木蔬菜基地和隆堡蔬菜基地。在這些蔬菜基地中建立了數字化大棚和水肥一體化操作系統,不僅可以通過攝像頭觀測大棚果蔬的生長情況,還可以遠程觀察每個大棚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情況,并根據觀察情況和歷史記錄實現遠程溫度調節、通風換氣、自動噴灌和施肥,從而取代了傳統種植的人工操作,用技術實現了農業生產環境監控和農作物生長的自動調控。
3.2 ? ?農產品追溯體系
在農業物聯網技術中,產品追溯技術已相對成熟,目前已被市面上多種產品所應用,農產品當然也不例外。農產品追溯相當于給每個農產品都發放了一張“身份證”,即在具體操作時給每樣農產品貼上溯源標簽,從而實現從農產品下種、生長、成熟的全周期到流通、銷售等所有環節的相關數據及時采集與上傳,為消費者隨時提供的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查詢服務,也為監管部門提供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和手段。以東升農場楠木蔬菜基地為例,目前已經建立了成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在東升農場的溯源系統中,農產品經播種、施肥、施藥、采收、檢測、配貨、加工、出貨、運輸、銷售到消費者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通過產品上的RFID碼和東升綜合管理平臺及時采集和上傳數據,確保了整個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
4 ? ?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存在的問題
4.1 ? ?融資渠道單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目前,仁懷重點農業示范園項目主要由政府主導出資建設,企業負責運營,其資金基本全靠政府支持,融資渠道單一。另外,由于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起步較晚,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后,自主研發能力薄弱,很多技術不僅不穩定,建設和使用成本也很高。因此,在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考慮到高昂的建設成本,政府在很多方面資助力度不夠,導致項目建成后存在諸多弊端,甚至導致有的項目后繼無力,建設過程處于停滯狀態。再者,由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夠緊密,各自考慮的利益點不同,又缺乏溝通,也會導致項目建設緩慢,運營效果不佳。
4.2 ? ?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調研發現,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仁懷農業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網絡基礎設施。以楠木基地為例,包括網絡鋪設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由政府和農業部門負責,然而,在基地建成開始運營后,基地片區網絡卻未架設好,導致物聯網配套體系無法正常運轉。據了解,若楠木基地網絡開通,基地的數字大棚和水肥一體化系統可以和五馬及隆堡的蔬菜基地聯通,在控制中心即可隨時監測各基地的農作物情況。
4.3 ? ?農業物聯網應用意識淡薄,缺乏專業人才
目前,仁懷市涉及農業物聯網應用的園區和農場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政府招商引資合作的幾個項目,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政府,技術和經營管理人員主要來自于引進的企業,本地農戶、農業生產者、經營者缺乏農業物聯網相關的知識和應用意識,應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高,有的甚至對農業物聯網完全不了解,這非常不利于農業物聯網技術在仁懷地區的推廣。另外,由于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研究與應用相對落后,農業物聯網相關專業人才非常稀缺,受地域限制,仁懷地區的農業物聯網專業人才則更加稀少,人才引進工作也比較困難,這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及相應市場機制的形成都非常不利。
4.4 ? ?戰略規劃不合理、運營模式落后
仁懷市政府雖然很重視農業生產模式的升級和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但是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意識和運營能力仍然不足,對仁懷市農業物聯網的發展缺乏長期、中期、短期的戰略規劃,政府和農業相關部門不能對合作企業、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做出及時的指導,導致部分園區或農場選址與布局不合理,有的園區布局比較分散,無法連成整片形成規模效應,進而影響農業物聯網建設和運營成本,也不方便后期運營管理。此外,目前園區和農場運營雖然涉及了部分物聯網技術,但各方面的應用還不完善,農業監測、農機監控和生命信息采集技術普及率較低,缺乏正確引導。而且,農場運營模式仍然偏粗放和傳統,缺乏精細化管理,農業物聯網產業鏈尚未形成,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來刺激農業物聯網終端產品需求,未來經營存在風險,更無法吸引其他市場主體參與其中,從而制約了農業物聯網的市場化和社會化。
5 ? ?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對策
5.1 ? ?拓寬融資渠道,加強政府支持力度
對仁懷市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來說,由政府主導出資始終不是長遠之計。政府除了以項目形式招商引資、以項目經費給予補助之外,也應該積極為有意向發展農業物聯網的企業或農場尋找融資渠道,幫助企業或農場獲得農業貸款或其他社會資金,扮演好企業與風險投資機構之間橋梁的角色,以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農業物聯網建設高昂成本帶來的壓力。同時,政府應該緊密跟進各個項目,了解項目建設和運營中的困難,必要時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項目正常建設和運轉。
5.2 ?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物聯網的推廣應用除了政府支持和資金資助外,技術、人才、管理和基礎設施也是重要的保障條件,缺一不可。然而,調研發現,基礎設施建設是目前制約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最迫切的因素,只有網絡設施得到保障,才能使已建成基地的農業物聯網配套系統正常運轉。因此,政府和農業部門應該對此高度重視,盡快完善農業示范園所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園區水電得到保障、網絡暢通無阻。同時,結合仁懷市農業物聯網發展規劃,配合跟進規劃地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5.3 ? ?加強科普教育和人才引進培養
由于本地農戶、農場生產者和經營者對農業物聯網應用意識不高,又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加強科普教育和人才引進培養也是仁懷市農業物聯網應用發展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政府和農業部門應加強對農戶、農業生產經營者等相關人員的農業科技信息教育和宣傳推廣工作,提高他們對農業物聯網的認知和農業物聯網應用的積極性,進而推動農業物聯網相關技術的普及,同時有利于農業物聯網設備效率的提高。另外,政府應制定專門的農業物聯網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加快農業物聯網人才隊伍建設,并加強與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通過訂單式培養的形式吸納專門人才。
5.4 ? ?重視農業物聯網技術的自主研發
沒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農業物聯網的推廣應用也將是曇花一現。仁懷市目前的農業物聯網技術主要依賴招商引進的企業,本地政府和企業尚不具備技術基礎和科研能力。因此,在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的同時,必須同步加強本地農業物聯網人才培養和農業物聯網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目前的農業物聯網技術和設備投資成本較高,尤其不利于在中小農戶間普及,若能結合仁懷市自身特點和應用需求進行針對性研發,不僅可以降低投資成本,也將有利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普及。
5.5 ? ?制定發展規劃,創新運營模式
政府應該從不同層面進行統籌規劃,制定長期、中期、短期規劃,分階段、分步驟實現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的轉型,加強農業物聯網的頂層設計,并制定農業物聯網推廣應用的配套惠農政策,積極引導社會資源參與農業物聯網的研發和應用[11]。同時,應改革各地農業小規模經營現狀,引導擴大農業種植規模,實現集中連片的大面積種植,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和農機監控等自動化技術的采用率,為農業物聯網應用提供適宜的環境。此外,還需要站在更高層面來規劃設計農業物聯網的運營模式,加快農業物聯網產業鏈的形成,從源頭打造農業物聯網綠色生產、綠色物流以及農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同時,探索適合的商業運營模式,以刺激市場對農業物聯網終端產品的需求,推動農業物聯網全面市場化[12]。
6 ? ?參考文獻
[1] 葛文杰,趙春江.農業物聯網研究與應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農業機械學報,2014,45(7):222-230.
[2] 余欣榮.關于發展農業物聯網的幾點認識[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8(6):679-685.
[3] 李瑾,郭美榮,高亮亮.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及創新發展策略[J].農業工程學報,2015,31(增刊2):200-209.
[4] 文黎明,龍亞蘭.物聯網在農業上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8):54-56.
[5] 閻曉軍,王維瑞,梁建平.北京市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構建[J].農業工程學報,2012,28(4):149-154.
[6] 歐陽桃花,武光.基于朗坤與聯創案例的中國農業物聯網企業商業模式研究[J].管理學報,2013(3):336-346.
[7] 陳曉棟,原向陽,郭平毅,等.農業物聯網研究進展與前景展望[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5,17(2):8-16.
[8] 馮獻,李瑾,郭美榮.改革視角下農業物聯網創新驅動戰略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6,18(3):7-17.
[9] 趙曉飛,肖文韜.商業生態系統視角下我國農業物聯網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7,37(6):137-141.
[10] 高浩天,朱森林,常歌,等.基于農業物聯網的智能溫室系統架構與實現[J].農機化研究,2018(1):183-188.
[11] 朱學敏,王寧,王雪明.淺析我國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問題與解決對策[J].南方農機,2017,48(5):97-103.
[12] 鄭謙,韋文聯.基于要素視角的農業物聯網產業化應用障礙[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34(1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