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晶晶
摘要 ? ?信息革命作為新時代的重要內涵,正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形成歷史性交匯,現代信息技術加速向鄉村延伸,數字農業成為促進農產品市場化、生產標準化、生產精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品牌化的有效手段。安徽省高度重視數字農業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推動省級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農業物聯網示范推廣、農業信息服務落地、科技支撐和人才培訓等,將數字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動能。本文分析了發展數字農業的重要意義,總結了安徽省數字農業發展舉措,以期為發展數字農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數字農業;意義;措施;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 ? ?S126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3-0224-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Discussion ?o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Measures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Anhui ?Province
DING Jing-jing
(Anhui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enter,Hefei Anhui 230001)
Abstract ? ?As an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the new era,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s forming a historic intersection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ccelerating the extension to the countryside.Digital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the marketization,standardization,precision,scale and bran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nhui Provinc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and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big data centers,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talents training,and takes digital agriculture as a new motiv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and summarized the measures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Anhui Province,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Key words ? ?digital agriculture;significance;measure;Anhui Province
近年來,安徽省高度重視數字農業發展,圍繞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省政府出臺了安徽“互聯網+”現代農業實施方案,理清了安徽省數字農業發展思路和主攻重點,提出了安徽省農業信息化“抓兩頭帶中間”發展戰略。圍繞安徽省數字農業和農業信息化發展目標任務,在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農業物聯網、電子商務和基層信息服務等方面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安徽省數字農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 ?發展數字農業的重要意義
1.1 ? ?有利于帶動農產品市場化
數字農業有助于解決農業產銷信息不對稱問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實現了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以數字農業為突破口,建立以消費為導向的農業現代化產銷體系,可充分發揮農產品市場配置農業資源的決定性作用[1-2]。
1.2 ? ?有利于倒逼農業生產標準化
發展農業電子商務,需加快建立與之配套的統一質量、統一分級、統一包裝等標準體系。通過數字農業的帶動作用,將這些標準體系應用于生產、管理,推動農產品生產關鍵技術規程、分級、包裝運輸等標準的普及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1.3 ? ?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精準化
通過研發推廣節本增效物聯網技術模式和軟硬件設備,強化遙感在監測農情、大田作物面積、大田作物產量等方面的作用,利用手機 APP實現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等,實現農產品生產過程的精準化、智能化。
1.4 ? ?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
通過發揮互聯網的聚集作用,建立虛擬農場,可以把分散的生產者及生產要素優化組合,開辟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適度規模經營之路。
1.5 ? ?有利于推進農產品經營品牌化
互聯網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的特性,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具有相同需求的消費者,為農產品品牌宣傳開辟了一條捷徑,倒逼生產經營者在農產品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
2 ? ?安徽省數字農業發展舉措
2.1 ? ?抓重點,建設安徽農業大數據中心
安徽省立足政務決策和服務需求,以數據集成和共享開放為核心,以數據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為突破口,加快農業數字化改造,推動安徽農業大數據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圍繞省級農業綜合信息平臺建設,經過多次調研和技術論證,在全國率先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一期投資1 550萬元。安徽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總體可概括為“六個一工程”,即“一云”(蕪湖云計算中心)、“一心”(濱湖指揮調度中心)、“一庫”“一圖”“一平臺”“一網”建設。通過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全員全要素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實現“網上省農委”的建設目標,集成、共享和開發現有數據資源,全面具體反映安徽省涉農數據的宏觀、微觀情況,解決農業一二三產業銜接不緊、農業系統未形成閉環等問題,促進涉農行業信息共享和涉農數據的深度開發利用。
2.2 ? ?抓關鍵點,做好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推廣
依托設立在安徽農業大學的農業部物聯網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合肥智能所,開展了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綜合防治預警監測、節水智能灌溉等物聯網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示范[3-4];圍繞特色產業和休閑農業,在水果大縣碭山縣開展了數據果園建設與示范;在全椒、蕪湖等地開展了稻魚共養農業物聯網模式示范;在安徽示范推廣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模式15項,實現了農業產業節本增效、農產品品質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目標;組織科研單位、高新企業編制農業物聯網省級地方標準。目前,正探索建立茄果類、瓜類、茶業和稻田養魚農業物聯網地方標準,建立5~10個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物聯網新技術和應用推廣模式。
2.3 ? ?抓需求點,推進農業信息服務落實見效
著眼于打破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安徽省正在著力探索市場化為農綜合服務新手段、新體制、新模式。在天禾農業科技集團試點全程農事服務中心及農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市場化方式運行和管理模式。采取農事服務一體化服務、一站式辦公,重點圍繞“六代四訂兩申報”開展農事服務。圍繞特色農業信息化小鎮建設,重點建設運營中心、互動體驗區和農產品展示區,主要實現農機農藝結合、休閑農業、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民在線培訓、農產品供需信息、政策法規等特色服務[5-6]。按照“七個一”建設標準支持“益農信息社”建設與運營工作,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進農業電商加快發展,扶持一批本土化農業電商平臺和農業電商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2.4 ? ?抓支撐點,加強科技支撐和人才培訓
組建農業信息化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50萬元用于農業信息化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為安徽省發展數字農業提供技術支撐。拓展全省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內容,納入農業物聯網、農產品電子商務等,開展農業電子商務、手機應用技能培訓。2018年,全省共完成培訓9 000人次。加強省農業信息化協會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活動,省農業信息化協會目前已有100多家會員單位,已成為安徽省數字農業交流和合作的主要平臺之一。
3 ? ?參考文獻
[1] 趙春江.對我國未來精準農業發展的思考[J].農業網絡信息,2010(4):5-8.
[2] 李燈華,梁丹輝.國外農業信息化的先進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農業展望,2015,11(5):57-60.
[3] 孫敏,羅衛紅,馮萬利,等.基于Web的設施蔬菜作物病害診斷與防治管理專家系統[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4,37(2):7-14.
[4] 吳琳,張智光.我國“互聯網+林業”的技術—產業—運作三維發展路徑[J].世界林業研究,2018,31(4):1-7.
[5] 趙衛利,劉冠群,程俊力.國外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啟示[J].世界農業,2011(5):71-73.
[6] 王啟現,李志強,劉自杰.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與科研投資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07,25(4):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