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梅 楊光明
數學不僅是一門最基礎、最核心的數理科學,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知識。數學文化具有獨特而重要的科學文化價值,加強小學生數學文化教育,在其心靈和思維深處厚植探索數理科學、積淀數學文化的幼苗,對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終身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18年5月組織編寫出版的《數學文化》叢書,將數學課堂教學和數學文化教育有機銜接起來,把傳統零散的數學文化教育和探究閱讀活動整合設計為系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創新了數學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一、融合了最新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
數學文化是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活動、數學事件、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思想、數學精神等的總和。數學文化不是“數學”與“文化”的簡單疊加,而是以“數學”學科為中心的數學綜合能力與素養的集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文化作為教材的組成部分,應滲透在整套教材中。”然而縱觀我國現階段小學數學文化教學的實際,在數學課堂教學、課外科普閱讀推廣活動中,與教材配套且符合課標要求的優秀數學文化讀物稀缺。而該套叢書在編寫過程中全面融合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契合了我國當代小學數學教育實際需求,很好地貫徹落實了《課程標準》對數學文化的教學要求,為數學文化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極佳的教學范本和素材。
二、采用了精巧的體例設計和內容編排以增強可讀性和趣味性
數學文化就其本質而言還是基礎的數理科學,對小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利用和引導小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減少對科學的敬畏感,以降低學習難度,便成了叢書編寫設計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小學生對生動有趣的故事和連環畫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叢書便采用生活化的情境,以主題故事和連環畫的形式編排內容,讓學生能自然地參與數學探究活動,親近數學文化。每個故事都有機結合了教科書中的重要知識點,深度挖掘了教科書中蘊含的數學內涵和數學知識背后隱含的數學文化價值和學科核心素養,發揮了數學立德樹人的功能,這是貫穿叢書的一條主線。另外,叢書在內容編排上還注重故事外的內容拓展及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
三、定位于與教材配套的兒童科普讀物,數學文化韻味濃厚,特色鮮明
一是該套叢書是我國目前比較權威、系統科學的小學數學文化讀物,由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宋乃慶教授主編,同時,還得到了我國一些著名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數學史家的關心指導,并吸納了他們的修改意見,保證了讀物的權威性和科學性。二是叢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涉及歷史、科學、自然、藝術、游戲、生活等許多領域,注重挖掘其中的數學內涵、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思維等數學文化內容。三是叢書關照了我國課標教材“一綱多本”的實情,與西師版、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數學課標教材相對應和配套,涵蓋了小學1-6年級數學教材中主要的知識點和數學思維方法。四是充分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語言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知識內容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形式新穎活潑,契合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數學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的繁榮與發展一脈相連。該套叢書正視當代小學數學文化教育的不足,為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借鑒,增強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這對提升我國基礎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數學文化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學科文化,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相得益彰,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教育價值,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單位系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