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山西師范大學 041000)
晉國文化以其顯著的風格特點和精神氣質體現在諸多方面。圖形紋樣反映著當時晉國的文化,圖形紋樣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從未間斷過,在人們的衣服上,平時用的器皿、祭祀用的禮器上都有出現。本文將晉國文化中的圖形紋樣在陶瓷首飾上的運用以及美學價值進行分析研究。
“晉”國號用了近700年,“三晉”也算在內的話,晉國的歷史就接近了900年。它給中華文化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晉國的燦爛文化,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晉國歷史的典故眾所周知。例如趙氏孤兒、掩耳盜鈴、高山流水、退避三舍、三家分晉等等。
在山西的大部分地區發現晉國遺址。侯馬晉國遺址即新田遺址,晉國在此建都182年,晉國由強變弱的過程和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侯馬及周邊地區。在發掘該地的時候,發現了鑄銅遺址,發現有花紋者大概占總的陶范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在當時社會,人們的審美意識已經逐步提高,充分的體現在人們所用的器物上的裝飾,其青銅器紋飾繁與簡并行,平面與立體結合,別具一格,體現了晉國青銅藝術的境界之高超。例如具有代表性的青銅鳥尊(如圖1)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在鳳鳥背上的捉手為一只鳥的形象。鳳尾是大象的頭部,大象的鼻子與鳳鳥的雙腿形成穩定的三個支撐點。在鳥尊表面上,各種花紋疏密有致,其中有云紋、羽紋、羽翎紋等等。鳥尊整體將鳳鳥與大象兩種形象的結合,造型奇特,設計巧妙,裝飾精致。是中國青銅藝術史上罕見的精品。

圖1 鳥尊
不光是青銅器紋樣,晉國博物館還出土了很多裝飾玉器,造型優美自然,取材比較廣泛新穎,充分體現了西周時期治玉業高超的水平。玉飾上的紋飾雕刻的十分細致,有雙首鳥紋、雙龍紋、人龍合體紋等,增添了玉佩的精致與豪華。生肖類的裝飾玉器種類比較繁多,一般為寫實的人和常見的一些動物,它們大部分注重結構精準,制作細致精美,形態上惟妙惟肖,具有極強的真實感和動感。
在遠古時期,飾品已經開始了發展,先民們懂得了佩戴各種飾品和祭祀用品,陶瓷飾品一開始主要有陶祖、陶球等。隨著國家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陶瓷事業的發展所謂是蒸蒸日上。陶瓷首飾以其獨特的材質,和燒造之美,再由設計師對其造型色彩的把握,呈現出的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陶瓷首飾可以滿足各個階層的人消費需求,主要源于陶瓷首飾單獨燒造和大規模的模具燒造都可以,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在中國南部景德鎮,很多青年藝術家開工作室,設計一些有設計理念的,符合當今人們的審美觀念的陶瓷首飾,已經很好地走向了市場。對于山西來說,現代陶瓷首飾還沒有大批量生產,應積極與當地的傳統陶藝結合,努力設計并燒制出無可比擬的陶瓷首飾。
目前,大部分地區市場上賣的首飾幾乎都是批量生產的,很多陶瓷首飾在設計的時候都只存在于表象,缺失和與文化的聯系,沒有設計理念。設計與傳統的文化結合,豐富文化內涵。設計師通過選取晉國博物館出土的文物上的紋樣,結合現在人們的審美進行再次創作,從而設計出現在人們所喜歡的首飾作品。現代人注重簡約美。在首飾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該對晉國圖形概括性的處理、進行取舍和簡約化處理,將從晉國圖形紋樣中提取出來的元素和現代文化觀念的結合。如“鳥尊”的圖形紋樣,由于鳥尊表面紋樣多而復雜,因此許多設計師在進行首飾設計的同時,也會考慮紋樣的處理,從而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對簡約美的追求,也符合現代首飾設計的要求與特點的更加簡約與時尚的圖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不斷進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觀念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這使得晉國文化中的一些內容對于現代人來講是不能構完全接受的。這時設計師就應該努力找到現代與傳統的關聯之處,使晉國傳統圖形紋樣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晉國傳統紋樣的形式美審美方式造就了特殊的文化符號,設計師根據這些紋樣創造出各種構圖精美的圖案,進而賦予這些符號化的圖案新的文化內涵。晉國文化與現代陶瓷首飾設計的碰撞融合,使得首飾兼具民族傳統與現代時尚的內涵。在首飾設計中,每個圖形紋樣,運用范圍與運用效果也不同。每個作品背后呈現的情感內涵和寓意都必須做到恰到好處,要做到剛剛好。
晉國圖形紋樣運用到陶瓷首飾設計中,可以運用紋樣的寓意進行設計,設計師必須在設計陶瓷首飾之前,查閱很多與之相關的材料,深入了解紋樣背后的背景和特點,以及傳遞出來的文化,然后將這些寓意作為特點,從而設計出有內涵,靈動且富有深意的藝術作品。在進行設計時,設計師應該注重從更深一層的角度進行探討,發掘其內在的含義,還要注意對其中所隱喻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
隨著陶瓷業的發展,陶瓷的表現力也不斷加強,當代陶藝設計把傳統的陶瓷材料與各種時尚的新的材質進行選擇性的混搭融合,作為時尚生活的一種元素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陶瓷首飾的原材料是陶土和瓷泥,自然環保,取材比較方便,陶土瓷泥就目前的市場價位比其他金銀玉首飾材質相比較便宜實惠,陶瓷首飾以釉料的多樣性、互溶性、流動性,使得每個作品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不同,陶瓷容易塑形,可以用很多種手法進行捏造雕刻任何造型,容易塑形的特性豐富了陶瓷首飾的造型。同時還能與其他材料進行拼貼搭配組合,制作出新的充滿創意的首飾,調動了人們的視覺與觸覺的感知能力。
晉國的圖形紋樣不僅有一種質樸,原始,并且還有一種神秘美感,當人們看到首飾上的紋樣的時候,就會想要去了解紋樣背后的深刻內涵,這些紋樣不僅僅只是紋樣,是被神化、富有神圣意義的精神象征,是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既傳播了晉國文化,又感受到其在實物中所體現出的美學價值。如青銅器上的很多紋樣,充分的呈現了形式美的法則,并且和青銅器本身形成了一種剛柔并濟的力量的對抗。因此,人內心可以感受到的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神妙是晉國圖形紋樣的美學價值,這種美學意義是其他圖形替代不了的。例如饕餮是所有的常見的有代表意義的動物綜合形成的紋樣,是在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紋樣,給人帶來一種猙獰、威嚴、神秘之感。
晉國圖形紋樣中有很多古老的元素,將其與現代陶瓷首飾設計相結合,根據用戶的個人愛好和場合的需要,做成各種形式,如毛衣掛件、胸針、手鏈等,能更全面的覆蓋各類人群的各種不同的需求,符合當代的市場潮流走向需求,陶瓷材料和燒制的成本低,能夠更好地做到物美價廉,同時能夠使人們對晉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陶瓷首飾設計是一門藝術。將晉國圖形紋樣運用在其中,既是對晉國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也可以使首飾設計更富有寓意。只有將晉國圖形紋樣與陶瓷首飾設計有機結合,陶瓷首飾設計才能肩負起傳承與發揚晉國文化的責任。將晉國文化引入到陶瓷首飾設計中,可以使陶瓷首飾增加內在含義和深度,使其成為一種意蘊深遠的藝術作品。
將晉國文化運用于陶瓷首飾中,既發揚了晉國文化,也通過晉國文化精髓以一種新的形式傳承下來,如果形成市場和區域特色,還可根據博物館自身特點與文物資源開發為晉國博物館的旅游文創產品,促進臨汾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增強晉國的文化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