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賽賽
Klinefelter 綜合征是一種由性染色體異常導致原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的疾病,是因母親或父親來源的性染色體不分離所導致,該綜合征最常見的基因型為47XXY,人群發生率0.1%~0.2%,不育患者中10%~15%,大多數患者在評估不育或男性乳房發育時得到診斷。Klinefelter 綜合征伴發糖尿病的發生率高達15%~50%[1-3]。兩者的關聯性及發生機制尚待明確,國內報道亦少。本文回顧性分析1 例Klinefelter綜合征伴糖尿病酮癥患者的診治情況,為臨床提供參考。
患者,男性,35 歲,已婚,因“血糖高6 年,嘔血2月,煩渴、消瘦1 月”入院。患者6 年前診斷為糖尿病,6 年來間斷服用降糖藥物,1 年前曾住院胰島素強化降糖治療,后行胰島素及C 肽釋放試驗(見表1、圖1),出院時予“二甲雙胍緩釋片500mg/天,卡博平片50mg/天”降糖,出院后2 個月自行停藥。2 個月前酗酒后嘔血1 次,伴反酸燒心感,此后再發類似情況1 次。1 個月前煩渴多飲,體質量下降5kg。1 周前自行檢測1 次餐后指血血糖38.6mmol/L?;颊咦阍马槷a,出生體重2.6kg,母乳喂養,兒童期生長發育正常,學習成績中下。結婚6 年,性功能低下,5 年前外院檢查無精癥,外周染色體核型47XXY,診斷Klinefelter 綜合征。2 年來反復右膝關節疼痛,1 年前五官科診斷神經性耳鳴,1 年前發現高脂血癥、甲狀腺囊腫、左腎結石、脂肪肝。有飲酒吸煙史16 年,每天白酒150mL,每天紙煙20 支。性格內向,孤僻,執拗。父母非近親結婚,兄妹3 人,直系三代中無糖尿病及Klinefelter 綜合征家族史。體格檢查:血壓112/72mmHg(1mmHg=0.133kPa),身高175cm,指距175cm,上部量74cm,下部量101cm,體質指數(BMI)19.91kg/m2。皮膚白而細膩,無胡須,甲狀腺無腫大,上腹部輕壓痛,無反跳痛。左側乳房TannerⅠ期,右側乳房TannerⅡ期,腋毛稀疏。陰毛TannerⅡ期,陰莖長約5cm,睪丸左側2mL,右側2mL,質硬。

圖1 糖耐量、胰島素及C 肽釋放曲線圖
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15.33mmol/L,空腹胰島素5.46μU/mL,空腹C 肽1.390ng/mL,糖化血清蛋白5.03mmol/L,糖化血紅蛋白13.30%,末梢血酮1.2mmol/L,尿酮體2+,血氣分析系列PH 值7.36,抗胰島素抗體、抗谷氨酸脫羧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陰性??偰懝檀?.97mmol/L,低密度脂蛋白3.59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8mmol/L,甘油三酯2.52mmol/L,血紅蛋白146g/L,血清鐵16.59μmol/L,O 型Rh 陽性。甲狀腺功能五項及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正常,皮質醇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節律正常。人生長激素2.450μg/L,PRL 小分子3.22ng/mL,促黃體生成素15.43mIU/mL(正常范圍1.24~8.62mIU/mL),促卵泡成熟素40.56mIU/mL(正常范圍1.27 ~19.26mIU/mL),性激素結合蛋白56.4nmol/L(正常范圍13.3~89.5nmol/L),生物活性游離睪酮0.54nmol/L(正常范圍4.36~41.3nmol/L),游離睪酮定量0.023nmol/L(正常范圍0.198~0.619nmol/L),睪酮1.80nmol/L(正常范圍8.64~29.00nmol/L),前列腺特異性抗原0.027ng/mL,游離PSA 0.005ng/mL,fPSA/PSA 0.19。甲狀旁腺素27.7pg/mL,總25(OH)維生D26.60ng/mL。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6mg/g,大便常規隱血陰性。迪安診斷染色體核型47XXY,樣本編號PB170628-01,見圖2。
表1 2017/2018 年兩次糖耐量、胰島素及C 肽釋放試驗(min

表1 2017/2018 年兩次糖耐量、胰島素及C 肽釋放試驗(min
項目葡萄糖(mmol/l)胰島素(μU/mL)C 肽(ng/mL)0 6.29/10.91 16.42/19.14 3.12/3.01 30 12.41/10.82 41.6/22.15 4.85/3.23 60 13.92/11.69 72.2/23.74 7.65/3.51 120 10.2/11.22 67.81/27.75 8.57/3.65 180 5.96/14.36 35.58/31.61 6.79/4.06空腹參考值3.89~6.11 4.03~23.46 0.56~3.37

圖2 染色體核型47,XXY
影像學檢查:彩超:男性右側乳腺增生,乳頭下方腺體范圍14mm×7mm;雙側睪丸偏小,右側睪丸大小21mm×9mm,左側睪丸大小22mm×10mm;雙側甲狀腺囊腫(TI-RADSII 類),最大處大小3mm×2mm;超聲心動圖未見明顯異常;右側下肢深動脈近分叉處斑塊大小約11.7mm×2.9mm;左腎結石,大小6mm。無痛胃鏡提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胃竇病理示粘膜慢性非萎縮性炎(慢性炎+++,活動性+,HP+)。雙能X 線骨密度正常(頸Z 值-0.2,T 值-0.5;Wards 三角Z 值-0.4,T 值-0.7;全部Z 值-0.1,T 值-0.2)。心電圖正常。聲導雙耳A,純音聽閾正常,耳頻發射通過。頭顱MRI 未見異常。正常眼底改變。
入院診斷:Klinefelter 綜合征,糖尿病,糖尿病酮癥,慢性胃炎(HP 感染),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神經性耳鳴,甲狀腺囊腫。入院后診療:(1)先后予胰島素靜脈泵、胰島素皮下降糖治療,補液,血糖穩定后評估饅頭餐試驗+胰島素及C 肽釋放試驗(見表1、圖1),出院時降糖方案為“來得時針20U/晚8 點、捷諾維100mg/早餐前、二甲雙胍緩釋片0.5g/早餐前、亞莫利片2mg/天”控制血糖;(2)抑酸護胃,補液,胃鏡除外急性消化道出血,予“耐信片、阿莫西林膠囊、枸櫞酸泌鉀膠囊、可樂必妥片”抗HP 治療,療程2 周;(3)予“十一酸睪酮軟膠囊(安特爾)80mg/早晚”替代治療。
Klinefelter 綜合征由于睪酮低下致原發性睪丸功能衰竭而導致不育,青春期男性表現為第二性征發育障礙,成年男性表現為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礙、不育,確診中位數年齡30 歲左右[4]。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身材高大,上部量明顯短于下部量,女性化,肌肉發育差,體毛、胡須及陰毛少,伴乳腺發育,睪丸小,無精癥。同時此類患者洞察力、判斷力低下,精神障礙、社交困難,易并發生殖細胞腫瘤、乳腺癌、淋巴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糖尿病[4-10]。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臨床表現,核型確診Klinefelter 綜合征。
Klinefelter 綜合征患者繼發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升高,發病年齡輕,血糖不易控制,多數需要胰島素降糖。研究認為低睪酮、染色體異常、向心性肥胖、高脂血癥是導致糖代謝紊亂的危險因素[4]。本例患者確診糖尿病6 年,“三多一少”癥狀不明顯,口服藥物降糖治療5 年,病程中無自發性糖尿病酮癥發生,空腹C 肽水平不低,糖尿病抗體三項陰性,此次入院胰島素強化降糖治療日用量50U 以上,合并高脂血癥、腹型肥胖,與2 型糖尿病特征相符?;颊呓? 年胰島功能衰退明顯,目前已出現糖尿病大血管病變,追其主要原因為:患者生活作息不規律,自我管理及約束能力不足,家庭成員監督力度不夠,服藥依從性差,長期糖脂代謝紊亂、長期低睪酮水平、煙酒暴露相關。本例患者后期在糖尿病管理調整策略:多學科團隊介入管理,內分泌醫師調控糖脂代謝各項指標,內分泌??谱o士糖尿病管理宣教,營養科醫師飲食調配,心理科醫師心理干預,家庭成員加強理解及增加關愛度。同時,關注到患者男性性自卑,加用睪酮替代治療,根據需要行乳腺成形術。另外,本例患者存在神經性耳鳴、甲狀腺囊腫,是否與Klinefelter 綜合征直接相關,未見相關研究報道,臨床定期監測隨訪觀察。
Klinefelter 綜合征早期診斷率低,早期干預困難,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案,且易并發代謝紊亂、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腫瘤,需要臨床醫師重視,及時介入評估和防治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