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云 許建強 陳高秦 張小斌
(寧夏原州區人民醫院 寧夏 固原 756000)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尿、腰疼等,如果患者沒有及時得到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將會出現腎臟功能衰竭及腎臟損傷等并發癥[1],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與輸尿軟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是治療腎結石的常用方法,為進一步評價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64例腎結石患者,旨在探討經皮腎鏡取石術與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在腎結石治療中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對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治療的腎結石患者64例進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腎結石臨床癥狀確診標準。根據患者選擇治療術分為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33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1~70歲,其中男女比例為20:11,平均年齡為(42.10±4.63)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54±1.16)年,結石直徑1.2~3.6cm,平均直徑(2.46±0.30)cm;對照組患者年齡32~71歲,其中男女比例為22:11,平均年齡為(41.98±4.51)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56±1.41)年,結石直徑1.3~3.7cm,平均直徑(2.75±0.31)cm。所有病例均排除心肝肺等重大器官功能障礙者、存在輸尿管手術病史者及手術禁忌癥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我院科研會討論批準,獲得研究權限,且患者自愿簽署知情書。
對照組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且采取截石位,經外鞘直視支持下置入輸尿管軟鏡,觀察患者結石形態,包括數量、大小、體積和具體位置等信息。利用X線來定位結石,在肋下緣穿刺置入導絲,擴張手術通道,然后通過腎鏡和鏡鞘以氣壓彈道進行腎結石碎石,碎石中使用套石藍取石。
觀察組給予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后行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后入鏡進行輸尿管擴張,留置導絲后經導絲外鞘置入軟鏡,經軟鏡探查患者輸尿管并留置5F輸尿管導管,轉變為俯臥位,抬高腹部并擴張輸尿管,結合B超檢查結果尋找最佳切口位置,劃0.5cm左右切口,置入導絲經穿刺針引導通道擴張至16F,插入320μm激光傳導纖維,功率參數設為5~10Hz,通過連續脈沖的方式擊碎結石。
比較兩組患者應用效果,對結石清除率、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觀察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長(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1 45.32±10.13 51.22±17.19 5.04±1.17對照組 33 60.54±13.18 80.92±18.58 6.59±1.49 P - <0.05 <0.05 <0.05
觀察組和對照組結石清除率分別為93.55%和78.79%,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比較(例)
腎結石主要是由于晶體物質和有機基質在腎臟聚集異常導致,發病時表現為結石不同幅度的移動使得患者腰部酸痛,有時會感覺到劇烈絞痛。腎結石治療不當會引發腎功能不全、尿閉及腰部包塊等癥狀[2]。經皮腎鏡取石術具體是利用腰部經腎臟建立通道,通過激光和超生的方式來碎石,具有安全可靠、創傷小等優勢;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是近年來治療腎結石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其軟鏡鏡體纖細柔軟,能夠從全方位、多角度來觀察患者體內結石,解決了以往硬鏡下的視線受限問題,結石清除率更高、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3-4]。結果顯示,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術中出血量較少、手術時長和住院時間較短,恢復恢復較快,因此治療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在腎結石治療中療效確切,可顯著提高結石清除率、減少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