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立強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青海 西寧 810001)
口臭是通過鼻、口腔、咽等部位散發出的令人不舒服的氣味[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口腔醫學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口腔健康越來越高,口臭的發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多為口腔蘊藏著壞死的病變,如壞死性潰瘍性口腔炎癥、惡性肉芽腫、牙周炎等疾病,而這些疾病均與口臭存在密切關系,其中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引起口臭的原因,其中晨起口臭最為明顯。有研究發現[2],口臭人群中多數患者存在牙周病,而牙周病人群中也多數都有口臭現象,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治療牙周病性口臭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局部與全身用藥對牙周病性口臭的療效。
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8例牙周病性的口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病性口臭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239例,女219例,年齡范圍為22~68歲,平均年齡為43.9±5.8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230例)及對照組(22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對照組患者給予局部治療,先清除患者的牙石、軟垢、菌斑,無特殊情況時進行齦下刮除治療,同時采用根面平整術調整患者咬頜,從而消除患者的食物嵌塞癥狀及咬頜創傷,再采用3%氯己定和過氧化氫沖洗清除牙周袋,清洗過程中可涂抹碘甘油或碘芬液;并將牙周內部的炎性肉芽組織刮除,較深的牙周袋可用牙齦切除術或翻瓣刮治的方式進行治療;若已經形成牙周膿腫,需切開牙周并行引流,1次/d,30天為一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全身藥物治療,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對患者的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全身系統疾病進行治療,發現后嚴格控制并治療,以免對牙周局部組織造成影響;其次通過磺胺類藥物或抗生素(如甲硝唑或阿莫西林等)進行抗感染治療;再次保證患者營養物質的攝入量,盡量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蛋白質、維生素A、D等食物,以保證骨組織及結締組織恢復,同時改善患者代謝障礙;最后可服用固齒丸中醫藥物,提升機體的防御功能。
(1)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且無口腔異味為顯效;臨床癥狀得到緩解且存在輕微口腔異味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且口腔異味嚴重為無效;(2)對比兩組修復后情況,包括牙齦出血、牙齒疼痛、外觀差的發生率。
采用SPSS21.0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對比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2%,對照組為76.8%,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觀察組的牙齦出血、牙齒疼痛及外觀無美感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修復后情況對比[n(%)]
口臭是醫學的一種常見癥狀,而引起口臭的原因較多,如全身性疾病或口腔疾病都會引起口臭,而牙周病是引起口臭的主要疾病,以往多采用局部口腔治療牙周病性口臭,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癥狀[3],本研究在以往局部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了全身治療。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2%,對照組為76.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牙齦出血、牙齒疼痛及外觀差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采用局部聯合全身治療牙周病性口臭的效果較好,主要是由于對于牙周病性口臭的患者,除了牙周病外,可能也存在全身疾病,甚至還有一些會對牙周局部組織產生刺激的因素,也會造成口臭,如患者體內缺乏維生素,會影響牙周組織的修復及形成,若缺乏鈣物質,則患者在牙槽骨的正常礦化及修復過程將會受到影響,若患者存在胃部疾病,而全身治療可除去因胃部疾病導致的口臭[4],因此為了保證治療的效果,醫務人員除局部治療外,還應加全身藥物的綜合治療,以便從全身因素著手為患者去除口臭提供條件。
綜上所述,局部聯合全身用藥治療牙周病性口臭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