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牛亞南 曾慶香
(成都瑞泰口腔醫院口腔綜合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義齒的修復最常見的應用方式有常規的鑄造支架式義齒以及新興的隱形義齒,但是,因鑄造支架義齒修復在長期應用中已被臨床證實具有較好修復效果,而隱形義齒的修復效果及安全性卻無明確定論[1],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拔牙后即刻為患者實施隱形義齒修復的臨床效果,以給日后臨床應用提供有效依據。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0月—2018年8月間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6例拔牙患者,并按義齒修復方法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8例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范圍為20~61歲,平均年齡為(40.5±11.3)歲;觀察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齡范圍為18~62歲,平均年齡為(40.2±11.6)歲。本次研究病例納入標準:①具有牙體嚴重缺損卻無法用修復手段恢復保留、根尖周并無法繼續治療、錯位牙不能通過治療恢復正常等拔牙治療指征;②對治療方案知悉,自愿選擇義齒修復方案,并簽署治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高血壓、心臟病、凝血障礙、甲狀腺功能異常、精神疾病等拔牙禁忌癥;②待拔除牙牙槽嵴低平、對頜側牙伸長,臨床牙冠短小,基牙合并有牙齦炎、牙周炎等;③游離端缺失超過2個牙單位。經對比,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價值。
兩組患者均按拔牙術及義齒修復操作規范拔除患牙,并在使用棉卷止血大約30min后進行義齒修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鑄造支架式義齒,拔牙前常規進行牙體預備并制出牙合支托凹,使用藻酸鹽印模材進行取模,用硬石膏進行灌注與翻制,模型設計鑄造金屬殆支托,鑄造基托范圍需覆蓋缺失牙區頰舌側牙槽粘膜,最后于義齒制作中心進行義齒制作;觀察組患者采用隱形義齒,牙體預備、取模、灌注、翻制方法同對照組,隱形義齒基托需覆蓋前后基牙頰舌側牙槽粘膜,最后于義齒制作中心進行義齒制作。兩組患者拔牙止血后,均常規進行試戴、調整咬合等,修復完成后進行義齒知識宣教,叮囑患者定期復查。
修復后對兩組患者均跟蹤隨訪6個月:①觀察修復效果:以修復成功與修復失敗評判,義齒可順利摘戴且固位良好,義齒基托與牙體、牙齦接觸緊密,無疼痛感與不適感,咀嚼功能恢復且無食物嵌塞現象為修復成功,出現上述任何一項均為修復失敗;②牙周病變發生率:包括牙周組織紅腫、疼痛、出血,鄰牙松動,牙槽骨吸收等;③滿意度調查:對患者發放我院自制義齒修復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美觀、語言、舒適、固位、咀嚼五個維度,采用計分制評價方法,總分100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觀察組修復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牙周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修復效果及牙周病發生情況對比[n(%)]
觀察組修復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評分對比(x±s、分)
近年來,為了改善拔牙治療患者近期咀嚼、美觀等問題,拔牙后即刻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已經取代固定義齒修復成為修復治療的首選方法,而其中主要應用方法有鑄造支架式義齒與隱形義齒兩種[2]。鑄造支架式義齒是一種傳統的修復手段,既往被大量采用,但因其需要在鄰牙上固定,往往會出現支架固位性減低而導致牙齒松動,并且進食時常會發生食物嵌塞現象而引起系列牙周并發癥,同時由于金屬卡環暴露、基托過大,影響美觀,已經逐漸滿足不了當下拔牙后患者的修復治療需求[3]。隱形義齒是一種新興修復手段,與鑄造支架式義齒相比,其優點在于:①構造簡單,取代過程方便,具有更好的便利性;②整體為薄而透明的彈性材料制作,無外露金屬卡環,具有更好的美觀性;③利用口腔內部軟組織的倒型凹槽進行固位,具有良好的固位性、緊密性、舒適性,可明顯減少松動、食物嵌塞等事件的發生,從而可有效促進牙槽嵴形成,降低牙周病變發生率,提升修復成功率[4]。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隱形義齒修復的觀察組在修復成功率、牙周病變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要明顯優于常規鑄造支架義齒修復的對照組,也進一步表明拔牙后即刻隱形義齒修復的臨床應用具有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拔牙后即刻為患者實施隱形義齒修復的臨床效果顯著,可在臨床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