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樊娟麗 梁雁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尋常型銀屑病是皮膚科常見疾病,表現為表皮過度增殖和真皮慢性炎癥反應,發病與活化的Th細胞密切相關。本病目前仍無有效根治辦法,臨床多采用藥物內服、外用、理療等方法治療。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是常用外治方法,具有較好治療效果,但也有紅斑、色素沉著、DNA損傷等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本病有獨特的療效,銀屑顆粒為純中藥制劑,能有效抑制表皮細胞增殖,降低機體炎性反應,調節免疫功能[1]。本研究進一步分析銀屑顆粒聯合NB-UVB治療尋常型銀屑病82例臨床療效,現具體匯報如下。
將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皮膚科治療的82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37.4±8.1)歲,病程1~6年;對照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37.9±8.5)歲,病程1~8年;所有患者均復合尋常型銀屑病診斷標準,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PASI)在20~40分之間;排除近期使用過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有光敏性疾病者、合并其他嚴重皮膚疾病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口服復方氨肽素片,5片/次,3次/d,NB-UVB治療采用上海希格瑪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儀,每周3次,劑量從0.4J/m2開始每次觀察患者全身反應情況和紅斑反應,酌情增加0.05J/m2,連續照光24次為一療程[2]。觀察組服用銀屑顆粒(榮昌制藥(淄博)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13105),1袋/次,3次/d,NB-UVB治療同對照組。兩組均治療12周后評價療效。
根據PASI指數減分率判定療效。基本治愈:PASI減分率≥90%;顯效:PASI減分率在60%~89%;有效:PASI減分率在20%~59%;無效:PASI減分率<20%[3]。
評估治療前、治療4周、8周、12周的PASI指數。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率(%)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均數±標準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SI指數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SI指數比較(±s,分)
注:*與同期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4周 治療8周 治療12周觀察組 41 14.35±2.76 10.11±2.67* 5.46±1.52* 1.89±1.12*對照組 41 14.28±3.01 11.97±3.02 8.14±1.78 5.23±1.56
銀屑顆粒(無糖型)可以治療銀屑病,本品是純中藥制成的,所以藥性比較溫和,副作用也比較小,患者可以放心使用。本藥采用天然藥物土茯苓及菝葜為原料,運用現代高新生物制藥技術提取而成,其藥物成份能有效降低銀屑病的細胞調節因子—多胺,即迅速清除血循環中的毒素,改善微循環,阻止皮膚細胞凋亡,從而迅速改善銀屑病患者燥癢難忍,反復脫屑等頑固性癥狀。土茯苓近代藥理研究表明土茯苓及單體落新婦苷具有選擇性免疫抑制作用,這一特性對于細胞免疫依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4]。NB-UVB照射能夠誘導淋巴細胞凋亡,調節外周血相關因子,減輕炎癥反應。銀屑顆粒聯合NBUVB治療協同增效,能增強抑制表皮增殖的效果,促進皮損處皮膚恢復正常,并調整自身免疫、抑制變態反應,防止病情復發。
綜上所述,銀屑顆粒聯合NB-UVB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療效確切,能有效減輕皮損,穩定病情,調節免疫,控制炎癥,抑制復發,改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