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心電圖室 山東 東營 257000)
冠心病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心臟疾病,該病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與健康,因此早期明確診斷對于早期干預及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診斷冠心病的方法較多,其中以動態心電圖與運動平板實驗檢查最為常用[1],但兩種檢查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診斷正確率[2]。為進一步探討動態心電圖與運動平板實驗聯合應用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文現做如下研究。
選擇我院2018年5月—12月間收治的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悶、心悸、氣促癥狀,經超聲心動圖檢查排除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心瓣膜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86例,年齡44~82歲,平均年齡(62.3±2.7)歲。
所有患者均停用可能影響ST段改變藥物,3d后行動態心電圖和運動平板實驗檢查及冠脈造影檢查。動態心電圖:采用美高儀公司生產的型號DMS12導聯動態心電圖機,同步記錄患者24h內心電信息。運動平板實驗:使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CASE型平板運動負荷實驗監測系統,選擇Bruce方案行運動平板實驗。運動終止標準[3]:實現目標心率、ST-T發生明顯改變、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肌梗死、收縮壓降低≥10mmHg、惡性心律失常。間隔14d患者行冠脈造影檢查。
動態心電圖:ST段水平下移且超過1mm,持續時間超過1min,心肌缺血再度發作后時間間隔超過1min,與癥狀相關的ST段上抬>0.1mV;運動平板實驗:運動中或運動后R波為主導聯ST段較運動前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0.1mV,持續時間≥2min,ST段呈弓背上抬>0.1mV;冠脈造影檢查:管腔直徑狹窄≥50%。
以冠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經冠脈造影檢查確診158例,陽性率為79.0%。動態心電圖與運動平板實驗聯合檢查對于冠心病的檢出陽性率為93.0%,檢出陽性率高于單一檢查檢出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一檢查檢出陽性率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單一檢查與聯合檢查結果比較[n(%)]
如表2所示,聯合檢查檢測多支、雙支及單支冠脈病變陽性率均高于單一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單一檢查與聯合檢查檢測血管病變情況比較[n(%)]
冠心病目前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臨床一直在探求一種早期能夠明確診斷的檢查方式,以便及早對患者實施救治,降低死亡率。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一直是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該檢查方式作為一種有創性操作會對患者產生損傷,誘發其他并發癥,且檢查費用昂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臨床應用受到了限制。
動態心電圖檢查以及運動平板實驗均具有無創、簡便易行的優點,因此目前在臨床診斷冠心病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運動平板實驗主要采用運動方式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當氧耗超過冠狀動脈血流儲備時可誘發心肌缺血,引起心電圖異常改變,有利于隱匿性冠心病的診斷[4]。動態心電圖可24h對日常心電活動進行連續性記錄,可反映研究活動狀態下心電變化,且記錄時間較長。
由于兩種檢查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因此單一檢查對于冠心病的診斷正確率并不高[5]。本研究結果表明:動態心電圖與運動平板實驗聯合檢查對于冠心病的診斷正確率高于單一檢查,且檢測多支、雙支及單支冠脈病變陽性率均高于單一檢查,這與相關文獻[6-7]報道結果一致。兩種檢查方式聯合使用能夠觀察患者除運動狀態之外靜息狀態中的心肌缺血生成形態[8],檢測心肌缺血的機制與指標不盡相同,對診斷的側重點存在區別,能夠起到互補效應,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診斷正確率,降低誤診率和漏診率,聯合檢查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對可疑病例,需經冠脈造影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