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蘭
(彭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四川 彭州 611930)
中孕引產是指妊娠第13~27周期間,因為優生、母體或胎兒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而結束妊娠。把已經發育但還沒有成熟的胚胎和胎盤從子宮里取出來,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須到醫院進行手術。產后出血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m1,為分娩期嚴重并發癥,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首位。由于在引產過程中風險性水平較高,如果處理不當,患者治療期間極易發生產后出血問題,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1]。是目前臨床醫師面臨的最有挑戰性的并發癥之一。因此及時適當的干預是降低引產后出血減少至最小化的關鍵。本研究對中孕引產治療方式予以研究,給予患者行縮宮素注射液與米索前列醇片聯合治療,探討其引產后出血的預防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1月于我院中孕引產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均45例。中孕引產患者年齡在21~37周歲之間,平均年齡(30.52±3.79)周歲。孕周在13~27周之間,平均孕周(21.14±6.75)周。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納入標準:(1)認知能力正常;(2)符合引產治療指征。排除標準:(1)血液系統疾病;(2)心臟類疾病。
1.2.1 參照組(采用縮宮素注射液治療) 給予患者南京新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縮宮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5280),胎兒娩出后,外陰消毒后立即實施宮頸前唇注射縮宮素,給藥劑量為10U。
1.2.2 實驗組(行縮宮素注射液+米索前列醇片聯合治療)在參照組基礎之上給予患者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米索前列醇片(國藥準字H20000668),胎兒娩出后,外陰消毒后立即實施宮頸前唇注射縮宮素,給藥劑量為10U。胎盤娩出后5分鐘經肛門深度5~6cm放入米索前列醇,劑量為0.4mg[2]。
應用稱量法對患者陰道流血量予以檢驗,分別包括引產2h內、引產24h內出血量。記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包括消化道異常、發熱、肝功能異常等。
本研究90例中孕引產患者相關數據錄入SPSS19.0軟件之中,實驗組與參照組治療2h內、治療24h內出血量、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患者消化道異常、發熱、肝功能異常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對比通過P<0.05作為基線,判斷其統計學意義。
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中孕引產出血量及引產時間數據,實驗組治療2h內出血量、治療24h內出血量均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中孕引產患者出血量及引產時間比較(±s,ml)

表1 中孕引產患者出血量及引產時間比較(±s,ml)
實驗組 45 48.62±10.37 73.64±12.45參照組 45 59.39±17.35 102.31±22.08 t-3.5743 7.5873 P-0.0005 0.0000
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中孕引產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兩組消化道異常、發熱、肝功能異常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6.67%、4.44%)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表2 中孕引產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比較[n(%)]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癥,加強子宮收縮是減少產后出血的重要措施。催產素半衰期短,且大劑量使用可致水鈉潴留,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的衍生物,短時間可達高峰,且持續時間長,有效的降低了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本研究給予中孕引產患者行縮宮素注射液與米索前列醇片聯合治療,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2h內出血量、治療24h內出血量均低于參照組,兩組消化道異常、發熱、肝功能異常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未見顯著差異。縮宮素是臨床中引產的常用藥物之一,給予患者縮宮素后,能夠促進患者子宮平滑肌收縮[3]。在縮宮素的基礎之上聯合應用米索前列醇片,米索前列醇片具有提升子宮平滑肌張力的作用,其藥物安全性水平較高[4]。但是,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的作用,可作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治療的藥物,而通過直腸給藥能夠進一步降低藥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影響,因此可進一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給予中孕引產患者縮宮素注射液與米索前列醇片聯合治療,患者引產后出血量得以顯著控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減少了患者的痛苦。藥物安全性較高,其臨床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