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吊霞 曹旭歡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放療科 陜西 西安 710061)
PICC技術以其有效規避化療藥物外滲性組織損傷、提升藥物輸注血流量與流速、減輕長時間輸注性血管損傷、避免反復穿刺性疼痛困擾等而成為乳腺癌化療者優選用藥途徑,但如護理失當則可能使護理對象深受PICC相關并發癥困擾、縮短置管有效時間,嚴重限制PICC技術在乳腺癌化療用藥領域的優越性[1-2]。本研究擇取2018年1—6月于我院以PICC為化療途徑的乳腺癌病例60例納入研究樣本,分析PICC技術在乳腺癌化療護理對象中的應用及專項強化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研究擇取2018年1—6月于我院以PICC為化療途徑的乳腺癌病例60例納入研究樣本,均為女性研究樣本,平均年齡在(48.52±7.71)歲,以隨機數字表法施加平分,形成30例專項強化護理組與30例普通式護理組,兩組乳腺癌化療研究樣本在年齡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做比較。
兩組化療者均由專業人士執行PICC操作,普通式護理組接受圍置管期常規護理,包括置管前后宣教、置管后觀察、并發癥防范。專項強化護理組具體護理策略如下:①置管前強化教育與心理疏導。深入細致地進行置管價值、益處、適用性與安全性剖析,解除化療者PICC相關技術擔憂,認同PICC對自身疾控適用性,提升置管依從配合度。②置管后強化觀察與處置。每日行專項觀察,含穿刺口情況與導管長度等,嚴格于置入24小內提供貼膜首次更換服務,此后貼膜、輸液接頭的更換以及沖管操作頻次維持于至少每周一次,必要時啟用立即更換機制。③并發癥強化預防管理。建立PICC并發癥強化預防管理機制,以專用的并發癥預防護理指南為依據,在熟知各類相關并發癥機制的基礎上,高效全面、深入到位地對出血、導管脫出與堵塞等施以前瞻預見化管理,降低因管理不善所致并發癥造成化療者身心痛苦與經濟負荷增加的風險,正向推進化療療程進展。④帶管生活期強化教育。以口頭宣教+指南手冊發放+視頻播放+專用微信群遠程聯系的方式進行帶管生活期強化教育,教會化療護理對象生活活動時應予規避的行為活動類型,可進行的活動項目需嚴格掌握量與度,多途徑協助其開展有效的帶管期自我管理活動。⑤導管強化維護。護理人員執行導管專業維護時嚴格無菌操作,在完成接頭更換、沖管、思樂扣更換等護理活動時嚴格遵循規范化操作與標準。
以兩組乳腺癌化療研究樣本接受差異化PICC護理后的并發癥(PICC相關性)發生率與置管有效使用時間為觀測評定指標。
以統計學軟件(SPSS23.0)為工具,分別以χ2檢驗與t檢驗對兩組乳腺癌化療PICC研究樣本干預后的兩大觀測評定指標(并發癥率與置管有效時間)加以比較處理,以P<0.05視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專項強化護理組干預后的并發癥(PICC相關)發生率顯著較普通式護理組為低,置管有效使用時間顯著較普通式護理組為高(P<0.05),見表。

表 兩組乳腺癌化療PICC研究樣本干預后相關指標比較
PICC置管以其顯著優于傳統式中心靜脈導管的屬性而日益成為臨床認可度極高的輸液手段,對于長程化療護理對象來說,安全可靠、無需遭受反復穿刺之痛、血管保護效應顯著,將之應用于乳腺癌化療者之中,兼具緩解化療者身心痛苦與確?;煰煶添樌七M的雙重功效[4]。
盡管PICC應用于乳腺癌化療者中益處良多,但我們仍需清晰地認識到優質專項護理在保證PICC切實起效中的不可或缺性,本研究采用專項強化護理對乳腺癌化療PICC使用者施行干預,以強化的置管前教育與心理疏通實現了對該類化療者PICC應用依從配合度的可靠提升,以置管后的強化式觀察處置、全面細致具預見性的并發癥強化預防管理、科學化與專業化兼顧式帶管生活期置管維護指導、規范到位的專業化導管維護活動等專項強化護理行為,確保了置管者的院內院外期置管使用安全有效性,為乳腺癌化療PICC使用者切實自該技術中高度受益奠定了堅實基石[5]。如表1所示,專項強化護理組干預后的并發癥(PICC相關)發生率顯著較普通式護理組低,置管有效使用時間顯著較普通式護理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