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
摘 要: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遼寧省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歷史的必然選擇。綠色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措施,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綠色發展理念自提出以來,推進我國各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走向了一個新征程。而今,在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遼寧省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亟待解決,這對于遼寧政府和農村村民來說都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關鍵詞:綠色發展理念;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挑戰與機遇
中圖分類號:F320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9-0019-01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生態文明的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發展的大計,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生態文明建設是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實際上是把可持續發展提高到了綠色發展的高度,為后人乘涼而種樹,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資源,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第二,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全面小康不應該僅僅要求的是經濟上的小康,還要求人文素質、人居環境也應達到全面小康的水平,我國現階段已經到了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生態文明的建設對全面小康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國現代化的建設。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現代化,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環境也在不斷優化,但很多地方還存在著嚴重的環境破壞問題。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應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二、遼寧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
遼寧省憑借其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得農村經濟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國策引導下得以快速發展,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對農村環境的保護,導致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和嚴重。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因此,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發展中的重中之重。解決遼寧農村環境問題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遼寧省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由于多種原因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生活垃圾普遍。由于遼寧省農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因而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弱,農村面臨的環境問題較為嚴重。生態環境的問題是與經濟的發展相伴隨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從以前的雜草、牲畜糞便等可降解的垃圾變成了現今塑料、電子產品等不能降解的垃圾。再加上農村沒有設置集中存放垃圾的垃圾場,因而村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將垃圾倒在任何地方,漸漸的,農村里的垃圾也就越來越多,到處是可見的生活垃圾。
第二,白色污染嚴重。遼寧省是我國農業大省,農業資源較為豐富,大棚種植、農膜使用屢見不鮮,白色污染居高不下,農民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出量而大量使用肥料農藥等面源污染物。然而,由于多年以來只注重發展速度而忽視發展質量,導致對農村農業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造成了遼寧農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生態文明遭到嚴重破壞。
第三,生產垃圾污染嚴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企業也在慢慢地向鄉鎮轉移,很多鄉鎮都沒有專門的污水處理設施,鄉鎮的許多河道成了這些企業的排污池。由于農村土地寬闊便宜,再加上農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相對城市來說沒有那么嚴格,城市的生活垃圾、工業垃圾、醫療衛生垃圾大都往鄉鎮轉移,這些生產垃圾使得遼寧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生態文明受到嚴重威脅。
三、生態文明建設給遼寧帶來的挑戰
當前農村生態文明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雖然遼寧省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但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和緊迫,在綠色發展的理念下推進遼寧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不管是對于遼寧政府還是農村村民來說都將是巨大的挑戰。
第一,對于遼寧政府的挑戰。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如何在不損害村民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加強對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遼寧省政府首先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政府要充分考慮農民的切身利益,通過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加快推進對遼寧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于政府來說是一個挑戰。由于農村集體經濟實力不強,農村基層集體的籌資能力弱,導致農村環保設施很難建立完善,因此出現了一系列污染生態環境的情況。因此,只有政府承擔起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籌措資金的艱巨任務,適當地加大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資金力度,才能使遼寧農村的環保基礎設施得以盡快完善。另一方面,怎樣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也是一大難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農村村民應該是其主體,然而現在的情況大都是政府出錢,干部出力,而村民主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不強。眾所周知,農村村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生態文明意識較為薄弱,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同時在不使村民利益受損的情況下,提高村民主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
第二,對于遼寧農村村民的挑戰。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推進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村民增強自身環保意識,面對環境污染嚴重、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要樹立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我們知道,農村村民環保意義普遍較差,因此,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增強村民自身的環保意識對他們來說將會是一大挑戰。而這就需要村民們時刻牢記綠色環保理念,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減少生活垃圾,在農業發展中減輕農藥、化肥使用量,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爭取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態資源。
四、生態文明建設為遼寧帶來的機遇
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生態文明是其基本抓手,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美麗中國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面對遼寧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一系列污染問題,遼寧政府以及農村村民都應牢牢把握住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這一歷史機遇。
第一,對于遼寧政府的機遇。目前,遼寧農村的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方面面臨著法律缺失的嚴重問題,各級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的措施不夠完善。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推進遼寧生態文明建設對遼寧政府來說是一個良好的機遇,有助于遼寧政府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健全完善農村環保法規,凝聚鄉村生態文明共識,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其次,遼寧政府還能夠借此機遇引導鄉村村民采用先進技術,減少農藥化肥等面源的污染;推進建設生態農業集中區,改變粗放型農業生產方式;推動鄉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綠色農業革命。
第二,對于遼寧農村村民的機遇。生活中,人們一提到農村,“臟亂差”的現象首先在腦海中浮現,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遼寧農村村民可以借助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歷史機遇,在各級政府組織的幫助帶領下提升村民自身文化素質,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改變傳統的農業培育方式,恢復農村原有的綠水青山的面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吸引城市人到鄉村旅游,借此改變城市人對鄉村的偏見。通過這些方式改善村民自身居住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質,增加經濟收入。每一位遼寧農村村民都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遼寧鄉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遼寧永續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綠色發展理念視角下,遼寧省生態文明的建設關系著遼寧人民的福祉,更關乎著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在綠色發展理念的視角下推進遼寧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對遼寧政府和農村的村民來說都將是巨大的挑戰和機遇,而遼寧政府和農村村民需要做的就是毫不猶豫抓機遇,迎挑戰,為建設美麗遼寧做出貢獻,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艷芳.可持續發展視域下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治理策略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3,(13).
[2] ?李杰.加大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遼寧省為例[J].中國發展,2014,(2).
[3] ?段冉.可持續發展視野下阜新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J].科教導刊(下旬),2015,(4).
[4] ?趙艷.遼寧省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問題研究[J].沈陽干部學刊,2017,(6).
[5]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