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摘 要:蘭州市要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繼續全面深化改革。蘭州市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應該抓住重點領域,選準著力點。要深化市場監管改革,大力推進企業改革,完善創新制度供給,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等,以推進改革持續深化,實現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深化改革;市場監管;企業改革;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9-0151-02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蘭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濟總量由20多億元增長到2 500多億元,不斷邁上新臺階,經濟結構明顯改善,第三產業比重超過60%,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2017年相比2011年收入翻了一番,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改革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蘭州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改革開放,才有今天的成就。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關鍵在于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習總書記的指示為全國改革開放指明了深化方向。蘭州市要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繼續全面深化改革。
近年來,蘭州市響應中央和省委號召,全面深化改革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蘭州市依然經濟發展滯后,市場活力不足,企業發展困難多,創新貢獻率偏低,人才流失較嚴重,城鄉差距大,農村發展滯后,營商環境依然較差,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蘭州市繼續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重點領域,選準著力點。應該針對當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選擇繼續深化市場監管改革、大力推進企業改革、完善創新制度供給、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等關鍵方面為主要著力點,推進改革持續深化。
1.要深化市場監管改革。近年來,蘭州市全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減幅達90%以上,已實現“最多跑一次”的事項占總事項的60%。但現實中,依然存在制約經濟發展的許多障礙。據有關部門的調查顯示,2017年蘭州市的營商環境在全國35個省會城市、直轄市中仍排名在最后。2018年是甘肅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轉變工作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2019年該項工作仍在繼續。蘭州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的各項行動部署,探索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優化投資審批方式;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進一步放寬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準入門檻,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改變部分企業融資途徑缺乏的問題;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精簡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改革重點任務落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信心,改變目前投資下降不少企業外遷的現狀。
2.大力推進企業改革。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企業是基礎。近年來蘭州市推進供給側改革,尤其是商事制度改革,三證合一,注冊資本登記制使老百姓沒有錢也可以開公司,白手起家成為現實,這樣大大激發了微觀主體活力,新增企業數量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市企業數量達到32萬戶,僅2017年一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4萬多戶,注冊資金增長640%,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非公企業。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十多年來,蘭州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占比逐年增加,整體實力持續增強,有效帶動了全市及全省經濟的增長,增強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實力。目前蘭州市非公經濟就業人數達到100多萬,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一半,非公經濟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渠道的主要引擎。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蘭州非公經濟比重仍然偏低,仍然是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要深化企業改革,首先,要進一步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逐步推進智能制造。其次,要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習近平多次肯定和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針對蘭州市非公經濟比重低、民營經濟普遍基礎弱、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低、競爭力弱的狀況,我們要想辦法解決本地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做好放水養魚。有不少民營企業當前面臨的最突出的是融資問題。雖然蘭州銀行及其他一些金融機構也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但是企業負擔重、融資難依然是最大的制約因素。近日,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政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突破各種制約和限制,既做好風險防控,又切實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繼續落實各項減稅政策,不斷減輕企業負擔。最后,要鼓勵小微企業發展。當前蘭州市小微企業雖然數量增長,但是平均壽命普遍太短,尤其是處在餐飲業、零售業等行業中的企業,受市場環境和網絡銷售、城市建設等的影響,其中的很多小微企業經營不善,利潤微薄甚至紛紛倒閉,這些小微企業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建議對這些企業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扶持,提高百姓的收入和幸福感。
3.完善創新制度供給。創新是落后地區實現趕超和跨越最可以依靠的力量。創新首先要有創新人才,蘭州市在這個方面是有一定優勢的。蘭州市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30萬人,占總人口的1/10左右,有包括中科院蘭州分院、蘭州近物所、寒旱所等1 200多家科研機構,有蘭州大學等30多所高等院校,人才密度和綜合科技實力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在西北五省中位列第二位。但是就目前來看,創新在蘭州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依然偏低,對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仍然有限,主要原因有研發經費投入相對不足,人才流失比較嚴重,鼓勵創新的制度力度不夠等等。2019年蘭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創新這個動力充分激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今后要繼續完善鼓勵支持創新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創新制度供給,加強對創新政策的宣傳力度,增強創新政策對創新人才的吸引力和對創新工作的促進作用。貫徹落實《蘭州市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實施辦法》等引才文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激發企業和科技人才自主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增強創新驅動能力,為培育新增長點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