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豐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指數穩步上升,對外貿易量不斷增長。隨著對外貿易市場的不斷擴大,貿易結構也需要與時俱進。從我國現有的相關資料和數據入手,運用我國1998—2017年間進出口總額增長率、GDP增長率的統計數據,使用VAR模型分析和研究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得出相關結論。最后,在理論及模型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實證分析的結果和我國國情,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強化對外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對外貿易;經濟增長;VAR模型
中圖分類號:F75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9-0179-03
引言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所以通過研究我國對外經貿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以及未來的發展,進一步了解我國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對外貿易政策,使我國對外貿易總量持續穩定增長。
一、數據收集與模型介紹
本文實證分析所選用的變量包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GDP)、進出口總額增長率(JCK),采用的數據為1998—2017年中國年度數據,所有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VAR模型常用于預測相互聯系的時間序列系統,以及分析隨機擾動對變量系統的動態影響。當變量之間存在滯后影響,而不存在同期影響關系時,則適合建立VAR模型,因為VAR模型實際上是把當期關系隱含到了隨機擾動項之中。VAR模型一般形式如下:
Yt=?琢+■?茁iYt-i+?著t
其中,E(?著t)=0,E(?著t,Yt-i)=0,i=1,2,…p。
Yt是(n×1)向量組成的同方差平穩的線性隨機過程,?茁i是(n×n)的系數矩陣,Yt-i是Yt向量的i階滯后變量,?著t是誤差項,在本模型中可視為隨機干擾項。
二、實證分析
1.平穩性檢驗。首先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以避免一般宏觀時間序列數據可能存在的偽回歸問題。本文使用ADF單位根檢驗的方法來判斷序列的平穩性,若原序列不平穩,通過差分計算進行調整,并進一步檢驗其平穩性。從表1中的結果可以看出,一階差分后序列的P值小于0.05,表示拒絕原假設,即序列不存在單位根,也即一階差分序列平穩。
2.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模型建立及穩定性檢驗,經單位根檢驗,DJCK、DGDP兩個時間序列滿足協整檢驗的條件。本文為了確定適合的滯后階數,利用AIC準則、SC準則等方法來確定模型的滯后階數,檢驗結果(見下頁表2),最終根據結果確定滯后階數為1階。
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進一步檢驗兩個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結果(如表3所示)。即在5%的顯著水平下,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和GDP增長率之間的關系不顯著。
4.脈沖響應分析。為了進一步分析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和GDP增長率之間的關系,本文利用脈沖函數進行脈沖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DJCK對于自身的沖擊在前四期先下降后上升,并且出現負值的情況。但是,DJCK在第五期就保持了持平的一個狀況。DGDP對于自身的沖擊在前四期先下降后上升,在第二期時達到最低,第五期后趨于穩定。DJCK對于DGDP的脈沖響應分析,當給DJCK一個正的沖擊的時候,DJCK先下降后上升,在第二期達到最低,第五期后趨于平穩。DGDP對于DJCK的脈沖響應分析,在本期給DGDP一個正沖擊之后,前兩期是下降,然后到第四期是上升趨勢,隨后下降,在第六期之后基本上持平。
5.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分析是通過分析每一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的變化(通常用方差來度量)的貢獻度,進一步評價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利用已建立的向量自回歸模型進行方差分解分析,結果(如下頁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在DJCK的誤差分解中,從貢獻率來看,DJCK自身的貢獻程度一直在下降,但是在第八期之后一直穩在86.49%左右,DGDP的貢獻在第六期之后穩定在13.5%左右。在DGDP的誤差分解中,從貢獻率來看的話,DJCK的貢獻程度一直在增大,并在第九期達到59.56%的最大值,在第九期之后一直保持在59.56%左右的水平,它自身的貢獻率在第八期之后穩定在40.44%左右的水平。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采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國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關系。研究發現,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和GDP增長率并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分析結果表明,GDP增長率對進出口的影響較弱,然而進出口對GDP增長率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及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繼續推進貿易體制改革,積極發展進口貿易,通過擴大進口來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其次,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提高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商品在總貿易額中的比重,從而提高我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再次,改善服務企業組織結構,依托有競爭力的相關企業,培育出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公司和集團;最后,積極促進國內消費和投資,調整我國產業結構,逐步由外向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與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 ?鄒平.金融計量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7.
[3] ?李俞.關于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綜述[J].經營管理者,2009,(2):8-9.
[4] ?趙嬌.外貿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3,(7):91-93.
[5] ?瞿凌云,文惠.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J].當代經濟,2009,(4):76-77.
[6] ?金素,申鋼強.我國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商業研究,2006,(1):93-95.
[7] ?曾衛鋒,陳重.廈門對外貿易對其經濟增長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01,(4).
[8] ?崔若星.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J].知識經濟,2009,(6):8-9.
[責任編輯 史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