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摘 要]現代城市公園景觀中多會建設綠化帶,并栽種地方特有樹種以提高公園景觀美化水平和周邊人們生活水平。在許多地區中像喬木栽植就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本文中就簡單探究了公園景觀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的相關養護施工要點與技術要點。
[關鍵詞]公園景觀綠化施工;喬木栽植;養護技術要點;施工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A
目前隨著城市公園綠化帶的逐漸增多,其針對綠化帶的施工技術與養護技術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許多城市中,針對公園景觀綠化帶施工中的喬木栽植至關重要,施工人員應該結合它的施工要點與養護要點展開綜合分析,確保喬木栽植高品質,實現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成效全面優化。
1 公園景觀綠化的喬木栽植準備工作要點解讀
在公園景觀綠化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喬木栽植的相關準備工作,其核心要點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栽植時間確定→喬木選擇→場地規劃
1.1 栽植時間的確定
在園林綠化施工前要提出施工質量保證規劃,專門針對喬木栽植時間、栽植成果率等因素進行分析。一般來說會選擇在春季和秋季兩季節栽植喬木,而如果是夏冬反季節栽植則不利于喬木成活。不過目前隨著各個城市綠化建設需求的不斷擴大,一些反季節栽植喬木的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方案也逐漸出現并取得成功。反季節栽植喬木必須充分考慮相對極端惡劣的氣候環境,以夏季為例,一般像多云或陰雨天氣比較適合于栽植喬木,而且一定要做到當天(傍晚)栽植,避免烈日暴曬導致喬木成活率下降,盡量做到隨起隨栽,如此可提高喬木成活率。
1.2 喬木的選擇
針對喬木的選擇非常重要,要以直接影響園林綠化工程整體建設效果為標準,并結合施工中的地方氣候、水文以及施工現場環境變化選擇喬木,保證喬木可滿足地方氣候環境生長基本要求,如果采用反季節栽植喬木就必須堅持“適地適樹”基本種植原則。例如可選擇一些抗旱、耐寒和耐瘠薄優良喬木品種,例如云杉、雪松、油松、白皮松等等。同時要保證所種植喬木的根系發達、生長茁壯、沒有任何病蟲害,且對它的規格與設計規范也有要求,例如喬木規格應該略大于其它樹種的設計規格,且要避免2次修剪所造成的損傷問題。目前許多城市在公園景觀綠化施工中都會采用到主干較直、樹冠完整、分枝均勻且根系土壤深入又良好的喬木。同時還要考慮到反季節栽植的喬木規格一般偏大,如果在適宜的季節帶土球挖掘同時適量修剪樹冠最好,必要時需提前斷根,采用全包扎覆澆水方法,等到15~20天左右土球內新生出根系后再進行吊裝、移栽處理。
1.3 場地的規劃
雖然園林喬木栽植僅僅是整個園林建設工程中的單項工程,但它對于城市景觀的建設意義卻至關重大。從場地規劃方面,它就必須從全局整體出發考量,充分考量場地整體與局部生態環境的相互協調,保證園林場地內綠化植被品種的多樣性,同時要滿足場地建設的合理性要求。在場地規劃過程中,由于喬木的加入需要對原有園林設計圖紙進行復核,以確定喬木苗木的栽植數量與規格、設計位置、標高以及回填土情況等等。同時在喬木移栽之前還需要對現場進行虛土夯實,整理出地形輪廓后再復核標高,特別注意避免大喬木出現埋深過高或過低現象發生,避免出現后期精細整理過程中的難處理問題。
2 公園景觀綠化的喬木栽植技術要點解讀
2.1 現場整地
首先要做好現場放樣工作,結合喬木栽植定位和挖樹穴兩項工作為喬木栽植做好準備。在整地過程中還要避免挖掘翻土過程中破壞地下管線及周邊建筑物地基。在種植穴、槽的大小確定過程中需要根據苗木根系、土壤情況與土球直徑展開詳細分析,一般來說要保證穴、槽垂直下挖,且要求它的上口下底完全相等。如果土層深度不夠則需要進行局部換土,通常要求樹穴大尺寸開挖(大于土球尺寸,喬木大于土球200mm),同時增加挖深(增加200mm)。
2.2 喬木處理
喬木在栽植之前必須要進行一定處理,例如針對喬木的根系要進行病蟲根、劈裂根等不良根系修剪甚至清除,同時也要將喬木原本茂盛的枝葉修剪掉至少1/3,這樣做是為了減少喬木的蒸騰作用,以實現喬木保水。而在針對喬木傷口修復過程中要保證它的傷口修復平滑,如果是直徑過大的傷口則要為其涂抹防腐劑。另外,由于某些喬木苗木的發枝能力及愈合能力均偏差,所以要避免修剪其樹冠,而通過摘葉或抹芽的方式替代樹冠修剪,合理保護喬木。
2.3 喬木栽植
喬木栽植前后都要始終保持它的根、莖、葉始終處于保濕狀態,必要時應該對某些喬木種苗進行補水處理,同時避免喬木苗木處于陽光曝曬條件下。例如在喬木栽植過程中,需要專門對它土球、葉片部分保水遮蓋,減少喬木自身在栽植前的水流失情況。
當整地工作完成后,要將苗木即時栽種于樹坑之中,某些苗木來不及栽植則必須進行假植遮蔭處理,一般施工時間都在早晨、傍晚或夜間完成,以避免日光曝曬。在喬木種植前,應該用水漫灌坑穴,如果在較為干旱的北方地區,則要在坑穴中加入保水劑或生根劑,這樣可加速植物的根須快速發育,有效提高喬木的移栽成活率。一般來說,喬木的種植坑相比于一般樹木苗木種植坑更大,而且在坑底要回填加有大量基肥的優質土壤,做到一邊填土,一邊灌水。在澆足第一次水后即可完成栽植填土工序,保證其覆土層高度高于喬木種植土壤大約2~3cm左右,形成一個小型圍堰。同時要根據喬木苗木胸徑來確定其土球規格,一般土球規格在20cm左右,按照土球規格制作滲水層,確保喬木栽植高溫期植穴水分充足,而在高溫期還要做到反復澆水保濕,但避免植穴積水現象發生。最后,采用10cm長度的塑料管制作喬木根系透氣孔,如果滲水層無法滲水,則采用微型潛水泵配合透氣孔排除大量積水,這是為了在夏季高溫時土壤中產生乙醇損傷根系,抑制喬木健康生長。
3 公園景觀綠化的喬木養護技術要點解讀
公園景觀綠化中的喬木養護技術主要有兩點:澆水養護、喬木支撐與自然災害預防,下文結合這兩點展開簡單解讀。
3.1 澆水養護
根據喬木樹木品種的不同,其澆水養護工作也要做到因樹而異。總體要求就是要做到滿足苗木生長對環境濕度與水分的客觀要求,結合苗木生長規律進行澆水養護。例如要定期為園林內土壤地面與樹冠進行上下噴水,全面提高園林內部空氣濕度,迎合喬木的客觀生長規律。如果是夏季則必須適當增加喬木的噴水頻率,配合適宜的遮蔭手段避免苗木被直接曝露于陽光下。如果空氣濕度較小,則需要進行噴霧保濕,再對苗木根系進行澆水。澆水工作要遵循“不干不澆、即澆即透”的基本原則。如果是冬季澆水養護則要根據喬木品種的耐寒能力進行差異性區別對待,并為喬木采取針對性的御寒措施。比如說在針對一些御寒能力較差的喬木應該采用稻草包或直接為樹木涂抹石灰水的方式進行保暖御寒。
3.2 喬木支撐與自然災害預防
要在公園景觀園林中培養喬木良好的防風害能力。以胸徑超過5cm的喬木為例,如果在遭遇到大風天氣時,需要采取草繩捆綁的方式對喬木進行有效固定。而在后期養護階段,則要根據園林植物種植實際情況澆一定凍水,再配合自制的防風屏障抵御外界自然災害,做好喬木的支撐體。
4 結語
喬木栽植與養護是當前城市公園景觀綠化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從準備工作、施工技術與養護技術3方面有效論述了喬木的栽植過程,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夠在城市園林景觀中凸顯更高功能價值,體現城市建設清新一面。
[參考文獻]
[1] 王凱.探究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管理[J].現代園藝,2018(14).
[2] 劉圓.綠化苗木栽植管理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技術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7).
[3] 牛剛.園林綠化施工中喬木栽植與養護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7).
[收稿日期]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