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農村金融機構為研究對象,對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中的操作風險、制度風險和信用風險展開分析,進而提出相關的規避策略,以期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規避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A
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過程中,會受到人工、政策等影響因素,為了更好地規避盈利風險,要求農村金融機構從多元化的角度來分析,在自身的不足方面積極彌補,在自身的優勢內容上妥善發揮,從而創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鞏固自身的經濟地位。
1 農村金融機構及其特征概述
農村金融機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農村金融機構的設定和運營,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改善農村產業經營狀況。例如,在農村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結合國家政策、產業調整、地方區域平衡等要求,促使貸款的發放和操作能落實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完善我國的農業發展,并且推動農村走上多元化的致富道路。例如,華西村獲得“天下第一村”的美譽,其很大一部分的發展成果是由農村金融機構的幫助來實現的。第二,農村金融機構的盈利,正不斷接受著市場和社會的雙重考驗,自身的風險表現為多樣化特點,日后的規避策略需不斷調整和完善,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動態影響因素的作用,確保各項規避工作能夠進行靈活的、有效的操作。
2 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分析
2.1 操作風險
首先,在農村金融機構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工作人員并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和指導,他們在按部就班的操作中難以靈活地處理突發的特殊情況,這就使很多農村金融機構的項目洽談、對接中造成無法避免的中斷現象,從而致使大型盈利項目的數量在不斷減少,而這恰恰十分不利于提高日后的綜合盈利水平。其次,操作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漏洞現象。例如,在部分項目的洽談與銜接過程中,會出現與內部工作條文、規范表現出矛盾或沖突現象;高層領導濫用職權以至于貸款的審批較為松散,從而導致利息和本金無法及時地回收;以上種種現象都容易給農村金融機構造成較多的操作風險,從而也會造成較為嚴重的虧損。
2.2 制度風險
某些地方的農村金融機構并沒有高度地重視制度落實,以至于自身的資金保障體系在不斷地降低,從而最終產生了嚴重的違規現象,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查和懲戒,給自身的盈利和未來發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其次,制度風險的存在,還與農村金融機構的盈利途徑較少存在密切關系,有些農村金融機構沒有開發新的客戶,總是集中在一些老舊的盈利手段上,當盈利工作沒有貼合實際需求,或者是在預期目標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有可能表現為“鋌而走險”的現象。最后,當制度風險長期沒有解決,或者是這些隱患持續性地增加后,從表面上看來,農村金融機構的盈利工作還能夠按部就班地展開,但實際上在內部隱患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會不斷產生更多的新問題,而要想徹底解決這些新問題便會難上加難。
2.3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在農村金融機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房地產開發商從農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能夠享受到一定的政策優惠。但是,部分地方的房地產公司在貸款以后,無論是工程建設,還是經營項目,亦或者是與市場的銜接過程中,沒有按照既定計劃實施,也沒有對此進行靈活的處理,而是出現了很嚴重的“老賴”現象。即便是某些房地產開發商被國家相關部門拉入到黑名單當中,但是依然無法對已經貸出的款項進行有效的追繳,而這產生的信用風險會導致農村金融機構陷入到很被動的境地,并嚴重阻礙整個國家和農村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如何評估、面對和處理信用風險,是農村金融機構日后工作中重點關注的內容。
3 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規避策略探討
3.1 完善制度
第一,農村金融機構的所有盈利項目、盈利手段,都要開展可靠性、可行性的評估分析,發現任何潛藏的隱患和不足,都要進行預防和排除,這樣才能對今后的盈利風險進行規避。第二,完善制度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學的調查、研究來完成。例如,我們應堅持對社會上的時事熱點開展分析,與自身的盈利模式做出對比研究,尋找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同時,還要重新審視過去的一些錯誤操作,選用正確的途徑方法來糾正和解決,這樣才能在保障制度的順利實施、規避農村金融機構中的盈利風險。
3.2 把控市場
首先,我國政府要提高在貸款市場、項目市場等方面的把控力度。例如,農村金融機構的貸款項目,或者是具體投放的市場、未來的盈利方式等,都要做出科學的評價分析,并按照最新規范條文來操作。如果某行業正處于國家整頓階段,則應該加大農村金融機構的審批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國家集中力量來整頓,且從根本上提高對市場的把控力度。其次,農村金融機構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盈利風險規避要充分考慮到大環境產生的影響。這就要求在提高市場的把控過程中,一定要對項目的資質、企業的綜合實力做出科學分析。
3.3 強化監督
農村金融機構應派遣專業工作人員,或者是專業工作小組、顧問團隊等,針對不同的項目開展調查研究,尤其是通過明察暗訪的手段來深入了解某些重點項目的經營狀況、收益方面的情況,及時地對一些虧損問題進行有效彌補和處置,降低虧損的力度。第二,監督工作的開展,必須按照國家相關條文和最新規范來執行,同時要在法律層面尋找到更多的依據,為監督工作的全面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監督體系的設立,必須要加強各個部門間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加強與財會部門的合作,這樣才能促使監督的效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3.4 加強宣傳指導
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規避過程中,宣傳指導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第一,有些盈利項目表面上具有豐厚的收益,但實際上違背了經濟準則,而且不符合國家的相關規范和標準,連同相關出示的證件也表現為偽造的現象。此種情況下,必須對相關的盈利項目、金融機構、風險類型等,都做出深入的調查和宣傳,指導廣大的農民朋友及購買金融產品的人們,懂得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進行核對和甄別。第二,宣傳指導過程中,必須加強對不同“騙術”的講解,通過視頻分析、現場演示、座談會等方式來講解,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防騙意識。
3.5 加強懲處
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要想取得更好的規避成績,需要在現實中不斷加強懲處力度。第一,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規避過程中,發現任何欺騙、欺詐行為,并且經過定性和處理后,都要進行嚴厲的懲處,且按照最高的懲處標準來完成,從而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第二,懲處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必須對不同類型的案件開展社會宣傳,大面積地查封失信的、違規的盈利機構和店面等,從而杜絕某些人的僥幸心理。
4 結語與思考
在農村金融機構的的盈利過程中,通過積極落實對市場把控、監督力度強化、制度改善等多項工作,從而更好地規避風險,提高全局工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應繼續在農村金融機構方面,加強盈利方案的科學設計,提高盈利手段的多元化水平,堅持在盈利風險的分析和處置過程中,選用最正確、最有效的方法來完成。相信在未來的工作開展上,農村金融機構的盈利體系會更加完善,從而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農業實力。
[參考文獻]
[1] 高燕.基于利率市場化背景的農村金融服務風險及防范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0).
[2] 周姍姍.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盈利風險及規避策略[J].中國農業會計,2014(01).
[收稿日期]2018-10-14
[作者簡介]石嘉琪(1994—),女,山西省陽泉市人,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專碩(MP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