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軍偉
[摘 要]休閑農業是在深化供給側改革下的區域經濟增長中新的增長點。渭南休閑農業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在傳統農業模式向“互聯網+”休閑模式轉變過程中,結合渭南休閑農業產業的發展契機,通過整合產業資源,推進產業市場化;政府大力扶持,提升產業質量;注重結合地方特色,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創新舉措,促進渭南休閑農業產業鏈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渭南;休閑農業;旅游產業;區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323.4 [文獻標識碼]A
1 渭南市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
作為陜西的“東大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東部的次核心城市,渭南市具有發展休閑農業的良好基礎,主要表現在:
1.1 社會基礎-精神追求
現階段經濟發展中,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對于精神追求需要日漸增長。渭南作為四線城市,隨著城市經濟的崛起,人們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娛樂以及服務消費支出的占比也在升高,人們的富裕程度普遍在提高,逐漸地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度。面對巨大的精神滿足需求,渭南市的休閑農業發展呈現出藍海市場狀態,堅實的社會基礎,使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1.2 思想基礎-返璞歸真
在飛速發展的社會進程中,城市的文明越來越開放,生活條件越來越優厚,社會人群的需求正呈現著多樣化,對于精神層面的個性需求,需要改變市場環境,需要改變營銷模式,需要開發差異特色。同時,由于工作壓力的增大和生活環境的相對閉塞,人們的精神消遣方式越來越單調。因此,匆忙的城市生活下的人們,產生了一種對安靜的自然環境和鄉村田野生活的向往,這就產生了觸摸土地、感覺土地、回歸自然的田園野趣,又讓經營者有了銷售土地價值以及衍生價值的機會。
1.3 市場基礎-社會競爭
市場競爭和社會信息化,加快了人們工作與生活的節奏,使人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而雙休日制度又給人們放松節奏、調節生活,提供了較多的時間保證。渭南市是陜西的農業大市,市區及周邊縣區擁有良好的農業資源,這就為舉家外出,或聚朋會友提供了便利;另外,到郊區去,到農莊去,吃一次野餐,享一天農家樂,度一個雙休日,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時尚生活追求。
2 渭南市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
2.1 傳統產業模式市場化進程占據主導地位
傳統農業產業由于很難形成品牌優勢,無法大規模進入市場,其弊端日漸凸顯。在互聯網平臺的助推下,形成當地特色產業,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大力推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市場進程的發展,是一種現代化農業產業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減小農業資源壓力,另一方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渭南地區休閑農業產業傳統模式,主要仍是被動營銷,以游客主動聚集為主,傳統模式的缺點就是客流量很難控制,經濟利潤不穩定,農民的收入增長緩慢,資源不集中,季節性的特點明顯,對產業發展影響重大。沒有很好的應用互聯網的平臺實現渭南市休閑農業產業特色品牌營銷渠道的開發和建設。
2.2 休閑農業產業生態結構逐步完善
渭南市的休閑農業旅游產業近幾年來逐漸發展,得力于地方政府的重視和企業的大力投資,政府通過優惠的政策招商引資,使得入駐企業推動了當地的相關產業進步,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具有代表性的農業休閑項目是渭南葡萄產業園。其擁有核心觀賞區5000余畝,輻射帶動周邊葡萄種植面積20萬畝,是全國品種最多的葡萄博覽園,被命名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國家標準化果園”和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園區美食、酒莊、垂釣、民俗應有盡有,以休閑農業、葡萄產業為中心,帶動周圍區域經濟發展,發展多元化產業,例如美食、酒莊、垂釣和觀光游覽等,形成以葡萄產業為中心的休閑農業產業鏈。
2.3 休閑農業產業核心競爭力有待強化
休閑農業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使得休閑農業和農產品品牌形象大幅提升,結合互聯網,探索創新信息化時代的休閑農業旅游營銷模式。渭南休閑農業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研究“互聯網+”背景下的生態休閑農業旅游模式才是傳統休閑農業旅游產業未來實現從傳統模式向信息化的互聯網模式轉變的必要途徑,從而實現分散農產品資源從農戶向休閑農業產業鏈集中,進一步向消費者的快速流轉,以此可以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問題,而這一切過程在未來都將實現平臺化的運營,提高了產業鏈的流通效率,這是未來休閑農業產業鏈研究的核心。
3 渭南市休閑農業產業創新策略
3.1 整合產業資源,推進產業市場化
發展規模化的渭南休閑農業產業鏈,不只是基于傳統模式的發展,要在“互聯網+”時代下,緊跟信息時代的步伐,從互聯網平臺中探索休閑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通過大力發展渭南休閑農業產業,逐漸形成信息化產業鏈,用更好的產業模式改造傳統模式。目前在渭南地區,休閑農業產業難以形成集中的組織機構,高成本下的農業生產與經濟利益成為問題,拓展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是必要之舉。通過渭南研究農業生產和旅游資源與經濟利益的轉換效率,拓展產業,形成產業鏈,增加產業鏈附加的經濟價值,打造一個全新的現代化信息產業平臺,服務于互聯網模式下創新的休閑農業旅游產業鏈。
休閑農業產業鏈的發展會使渭南休閑農業旅游形成強有力的品牌競爭力,在休閑農業產業鏈市場化的營銷過程中取得領先地位,更好地開拓行業市場,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在得到市場前提的認可下,要不斷的發展和延伸產業鏈,更要增強產業軟實力,建立起休閑農業旅游的品牌實力,引領行業發展。在渭南地區,富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和農產品眾多,這是休閑農業產業自身的優勢,而且在渭南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化力量,擴大產業鏈規模,更加利于行業市場的推廣。
3.2 政府大力扶持,提升產業質量
在“互聯網+”時代,要進行產業創新,政府首先應該給予良好的政策環境,大力支持現有產業改革創新,扶持中小產業發展。推進傳統產業信息化改革是創新的關鍵,也是發展休閑農業產業鏈的中堅力量。政府將資源、技術和信息組織結合,形成創新力量,起到帶領農民增加收入的作用,同時也是農業旅游產業市場化的優勢。在互聯網平臺下,將資源集中,形成一整條產業鏈,凝聚一切可利用資源,才能對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沖擊力,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的優勢地位。
以食品安全問題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組織消費者線下采摘生態果蔬活動,促進購買。在后續中,增加產品包裝、儲藏、物流運輸、銷售渠道,打造出國內地標性產物,面向全國推出應季時令水果蔬菜糧食配送服務,打破區域經濟的天空。緊密圍繞“城市”這一中心,承載城市旅游出行的度假需求。開發綠色健康、天然生態的核心競爭力,使更多的田園鄉村融入更多 “地方特色品牌個性”的元素,將休閑農業產業打造成為休養生息、短期度假、綠色商業的新型綜合體。
3.3 注重結合地方特色,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勢態下,就必須結合互聯網的平臺以及資源優勢,擴大品牌影響力范圍。通過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形成更強的渭南農業品牌號召力,做最優的用戶體驗,形成渭南休閑農業產業鏈,才能使得渭南休閑農業產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加速提升。渭南地區一直以來就是農業生產基地,到如今已經形成了各種品質優良的農產品資源分散布局的現狀,傳統的休閑農業產業鏈形成的銷售經營模式隨著時代變遷過于落后,急需開拓新的農產資源,并創造新的營銷理念。研究渭南休閑農業產業鏈以及在“互聯網+”時代休閑農業產業鏈的創新式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表現在休閑農業可以作為農民增收致富以及區域旅游的重點與特色;同時,完善的休閑農業產業鏈生態推動了渭南市的區域經濟進一步發展,并從供給側改革視角和“互聯網+”營銷角度出發,從技術層面和經濟層面解決渭南發展休閑農業產業改革發展的創新方向。
[參考文獻]
[1] 孫小偉,熊凱,葉雨榕.“互聯網+”時代休閑農業的創意營銷[J].電子商務,2017(01).
[2] 許開飛.休閑觀光農業營銷創新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4.
[3] 馬寧.“互聯網+”背景下陜西休閑農業發展途徑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6(31).
[收稿日期]2019-01-18
[基金項目]本文系渭南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編號:17XK069,20171072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