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珍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民經濟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這讓農業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產品市場供求越來越平衡,在經營模式上也發展的更加高科技化、精細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方式也要注重創新,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得優勢,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長遠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本文將簡述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與現狀,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技術;結合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現代社會科技水平日益提升,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其發展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應該注重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才能在農業市場化上發揮引導作用,促使農產品生產效率不斷提升,推動農村基礎實施建設的持續進行,也逐步縮小城鄉差距,這是農業經濟管理未來主流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農民收入,也有利于更好建設和諧社會,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1 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
1.1 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產業化經營發展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也帶動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當前農產品市場上農業企業要想保持優勢競爭地位,應該與農村加大合作力度,不斷拓展發展道路,實現自身綜合實力與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水平。同時在電子商務發展與應用過程中,農業企業應該利用網絡打造農產品品牌,逐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信息化管理為農產品銷售創造更好條件。
1.2 有利于傳統農業轉變為知識型農業
傳統農業經濟通常是自給自足,對知識型農業來說,其研究的基礎是知識經濟,將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起來,達到優化傳統農業種植方式與生產經營模式的目的,能夠促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水平還不高,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上還很落后。對此也需要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才能真正走上知識型農業發展道路。
1.3 有利于培養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
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為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傳統農業經營發展模式得以優化,應該注重對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并培養更多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由我國農業經營管理現狀可知,至今仍然為傳統人工種植方式,這與現代化農業生產需求不符。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注重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加大對農民的培訓教育力度,讓他們掌握更多專業的技術知識,懂得新的農業種植技術,逐步增強其科學種植意識,讓我國有更多的專業農業技術人才。
2 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的現狀
2.1 思想認識不足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農業逐步由傳統農業向著現代農業轉變,而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國農村分布非常廣泛,整體上看農民綜合素質不高,他們對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認識不到位,由于農民信息化意識不強,因此也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帶來了阻礙。此外,雖然信息技術能夠有力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但是信息化本身應該作為一種健康產業發展,從而為其他領域提供更好服務,真正成為有用的資源,這樣才能讓農業經濟管理得到可靠支持。
2.2 資金投入不足
當前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還處在初級階段,在管理技能與管理認知等影響下,各地政府部門在投入上還顯得不足,即物質與人力投入較少。這樣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硬件設施也不完善,無法發揮出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此外也忽視了在人才上的投入,也就是在信息技術與農業經濟管理結合中,缺少高水平、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參與。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有豐富的軟件資源與完善的硬件設施,在信息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過程中,都需要有專業的農業科技人才參與。但是當前由于人才的趨勢,阻礙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難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水平。
2.3 農業信息資源開發不足
現在還有很多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到位,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帶來了不利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在機構設置、人員專業水平和資金投入上都有問題,不利于對農業經濟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農民的經濟生產也不能獲得相應的信息。這樣無論是信息共享,還是農業數據建設、農業經濟信息系統發展等都顯得過于滯后。對農業經濟信息來說,至今仍然只是簡單發布價格變化內容,缺少國內外市場分析、市場預警分析等方面的信息,這阻礙了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3 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的策略
3.1 發揮政府職能的作用
各級政府在農村工作中要以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既要加強領導,也要保證資金與措施到位。各個部門、行業與領域應該統一規劃與分工協作,確保各環節專業人才能夠有效培養,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為了發揮出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政府部門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并對資金使用進行有力監督,提升資金的使用率,避免發生腐敗與浪費的問題。政府部門還應出臺實施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個人、集體與企業參與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并支持大學生畢業后回到農村,逐步夯實人才基礎。只有政府部門將自身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將可利用資源充分調動起來,才能推動現代化、信息化農業建設進程。
3.2 構建信息化服務體系
要完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起健全的信息網絡體系,讓信息資源得到全方位、多渠道和多層次的開發與利用,讓信息網絡得到有效應用,促使信息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要重視對農業信息資源的收集、分類與整理,為各適用對象的利用提供方便,也讓信息的完整性與實效性得到提升。同時也要與各媒體加大合作力度,最大限度減少網絡體系運營成本,對信息來源渠道進行拓展,促使網站信息服務水平得到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