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主計總處”調查顯示,去年臺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消費支出高達108.2萬元新臺幣,全臺最高;新竹家庭則望子成龍,在教育花費上毫不手軟。
臺北市常被稱為“天龍國”(指臺灣的政商權貴)。據臺灣“中央社”24日報道,“主計總處”發布2018年家庭收支調查發現,臺灣家庭平均每戶為3.05人、平均消費支出為81.1萬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約合4.4元新臺幣)。進一步分析六大“直轄市”家庭消費支出發現,臺北市以每戶消費支出108.2萬元新臺幣為最高,是唯一進入“百萬俱樂部”的城市,足足是臺東縣的兩倍有余;桃園以每戶消費支出90萬元次之,第3名是臺中市的86.5萬元。
臺北人的錢都花在哪里?“主計總處”的調查顯示,臺北市寸土寸金,家庭在“住宅服務、水電氣及其他燃料”支出難以瘦身,“房地租及水費”支出高達29萬元新臺幣。相比之下,新北、桃園和臺中這一數據在18萬至20萬元之間,臺南、高雄則更便宜。教育花費也是不能省的,尤其是收入較高的家庭,教育支出更是不手軟。調查發現,臺北市固然在教育花費方面名列前茅,平均年花3.7萬元新臺幣,但新竹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似乎更為迫切,其中新竹縣家庭教育支出達3.8萬元,新竹市3.6萬元。此外,臺北市的家庭十分注重“精神食糧”,去年在“休閑與文化”方面花了8.8萬元新臺幣,把其他5個“直轄市”甩在后頭,遠超全臺平均值4.7萬元。
有意思的是,臺北因物價較高、消費能力強,大多數項目消費支出為各縣市之冠,但吃的部分,島內就沒有明顯的地域之分。“主計總處”的調查顯示,全臺家庭平均每戶花在“餐廳及旅館”的年消費近10萬元新臺幣,而“六都”中,臺北、桃園、臺中和高雄每戶在此項目上的消費達11萬元,其中高雄最高,接近12萬元新臺幣。而2018年大陸14家行業協會等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新中產家居消費指數報告》顯示,新中產人群最為青睞的兩大休閑娛樂方式是旅游(53%)和運動健身(40%)。報告顯示,新中產人群年均因私外出旅游達5次,以休閑度假游為主(69%),其次是家庭游(37%)。新中產人群平均家庭旅游消費每年達7.4萬元人民幣,18%的家庭每年支出甚至超過10萬元人民幣。▲
(余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