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摘要目的: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質量影響。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壓患者210例,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105例。對照組采取一般管理,研究組采取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血壓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經過干預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下降,但研究組的血壓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SF-36軀體健康及精神健康評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組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能夠強化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并進一步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社區管理;家庭為中心;高血壓;生活質量
高血壓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超過2億,高血壓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在高血壓患者治療康復期間,通過有效的社區管理能夠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病情控制具有積極的作用"。我社區對105例高血壓患者采取了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壓患者210例,通過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105例。研究組男60例,女45例;年齡52~78歲,平均(66.12+6.78)歲;病程1~12年,平均(6.22±2.15)年。對照組男58例,女47例;年齡54~77歲,平均(65.79+6.69)歲;病程1~11年,平均(6.14±1.9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對照組采取一般管理方法:向患者發放高血壓健康手冊,組織患者參與社區健康講座,定期在社區門診開展免費血壓測量活動,并給予患者咨詢服務。1年進行1次面對面隨訪,并進行1次物理體檢,以掌握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2)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①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掌握患者病情、基本情況,對其家庭進行綜合性評估,了解患者及其家屬對高血壓病的知識掌握程度,并了解患者日常生活習慣。根據調查結果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并要求患者家屬監督實施。②添加患者微信,構建專項微信群,定期在微信群中上傳高血壓病預防、合理用藥等相關知識,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同時可在微信群中發布典型案例,供患者相互探討。若患者在治療康復過程中存在問題,可及時反饋至微信群,由社區醫生為其答疑解惑。通過構建微信群能夠實現社區高血壓患者集群化管理,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生活習慣等,讓其病情得到穩定控制。③通過微信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部分患者可能在家中自律性會有所下降,如出現用藥隨意、生活習慣不佳等問題。社區醫生定期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與患者家屬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要求患者家屬對患者行為進行督導,并及時反饋患者實際情況,再由社區醫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以此來提升其依從性,使其養成良好習慣。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以及生活質量情況。通過SF-36量表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2,量表涉及軀體健康(涵蓋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以及精神健康(涵蓋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精力、社會功能),分數愈高即表明患者生活質量愈好。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相關數據采取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x±司表示,采用1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血壓情況比較:干預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兩組干預前SF-36軀體健康及精神健康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F-36軀體健康及精神健康評分均有所提升,研究組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家中自律性不強,且對自身病情缺乏認知,可能會出現不按醫囑服藥的情況,導致病情反復。通過社區管理能夠對患者進行引導,強化其認知,使其配合治療,進一步提升治療成效性。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采取了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均有所下降,研究組水平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報道結果相近間,說明通過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能夠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壓水平。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強調了患者家庭成員的督導作用,在患者家屬配合下能夠對患者行為進行監督,更好地引導其養成合理的用藥習慣及生活習慣,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社區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會保持密切溝通,給予其針對性指導,并通過微信實現集群化管理,能夠強化患者自護能力,改善其依從性,促使其配合治療,從而提升整體治療成效。另外,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軀體健康及精神健康評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組水平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以家庭為中心的社區管理模式能夠進一步穩定高血壓患者病情,并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黃萬會.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護理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4):111.
[2]蔡敏,汪學軍,方長庚,等.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高血壓管理的生存質量評價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7):1095-1098.
[3]周茜,喬建建.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2):153.
[4]岳舒幌.社區高血壓防治應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