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 群

圖1 秋逸
宜興紫砂壺得天獨厚、應運而生,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彰顯出豐富的美學內涵和文化價值。紫砂壺起源于宋代,在明清時期興盛,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凝結了無數紫砂藝人的智慧和匠心,體現了中國人的才情和性格,它從眾多傳統手工藝品中脫穎而出,發展至今更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可見其獨一無二的藝術魅力。
作家林語堂曾說:中國人只要有一把茶壺,走到哪里都是快樂的。紫砂壺承載了人們豐富的情感和思想,承載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是中國人心靈的歸宿和寄托?,F代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急需得到精神的解放和心靈的放松。而紫砂壺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以豐富的包容性讓各色各類的人群在一把小小的茶壺中找到情感的歸屬和精神的家園。欣賞紫砂壺“秋逸”(見圖1),簡潔的造型中散發著獨特安靜的氣質,眼前仿若出現一只高雅的白鶴,在天空自在地翱翔,讓人不知不覺中生發出回歸自然的美感,找到心靈的安慰。
紫砂壺造型千變萬化,有的模仿古代器物造型,有的從生活中獲取靈感,模仿自然界中的花草蟲鳥造型,有的從歷史典故中獲取靈感,每把壺都有不同形態特點,呈現出不同的精神氣韻,正如奧玄寶所言“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瀟灑如少年,樸訥如仁人……”。
紫砂壺“秋逸”是典型的光素器,以簡潔質樸、素面素心而著稱,是紫砂壺中最為常見的器型。光素器由簡單的幾何形體構成,由球體、長方體、圓柱體等形體變化而來,大致可分為方器和圓器兩種。紫砂壺“秋逸”以圓器為基本形制,通身由曲線勾勒而成,線條柔和流暢、一氣呵成、弧度優美,給人以廣闊寧靜、自然平和之感。壺身呈變化的圓柱形,下大上小、敦龐周正、結構穩定,腹壁呈傾斜的塊面,柔中寓剛,給人干凈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底部圈足,穩定地立于平面,使整壺顯得端莊挺拔,線條由圈足往上逐漸延伸流轉,與壺流、壺把相互連貫、一脈相承,曲折中有變化,極盡靈動飛揚之感。壺流與壺身暗接,從壺身自然胥出,轉折有度、挺拔優雅,彰顯出剛柔并濟之感,宛如天鵝纖長優雅的脖頸,高雅大方。壺流上部線條與壺身肩線貫通,延伸至壺把,過渡柔和、簡練優雅,提攜了整壺氣勢,彰顯出清逸靈動的氣質。壺流與壺把前呼后應,相得益彰,圈把宛如飛揚的羽翼,向上蜷曲而起,靈動非常。壺流與壺把上下兩部分的線條皆與壺身貫通一體,給作品以渾然天成的統一感,同時,又展現了線條的形式美和韻律美,可謂整壺的點睛之筆。壺蓋為壓蓋,與壺口子母線吻合,通轉流暢,壺蓋與圈足上下呼應,蓋面圓潤平整,給人以寧和平靜之感;桃心鈕造型飽滿立體,骨肉亭勻、珠圓玉潤,仿若凝結天地靈氣,散發著溫潤柔和的光芒,為作品錦上添花。整壺制作精美,造型比例協調,體現了極高的造型功力和審美情趣。對“秋逸壺”的整個創作設計而言,線條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品將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相互組合運用,各自延伸流轉又渾然一體,極盡線條的變化之美,技藝嫻熟,彰顯了“精、神、氣、韻”的藝術追求。
“秋逸”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呈現出生命的變化之態。人生是不停變化的過程,有得到、有失去,有成長、有傷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在或生機勃勃、或波瀾壯闊、或平心靜氣地演奏著自己生命的樂章。執此壺品茗,靜靜享受一盞茶的時光,不知不覺中,心境豁然開朗,欣賞著整壺行云流水、自然爾雅的線條,突然發覺:人的一生總是要遇上無數個分岔路口,不如讓“心”成為支撐我們做出選擇的動力。正如作家加繆所說: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人生既然是不停變化的過程,與其為變化憂心,不如暢享每一個現在,讓每一個隨心淡然的當下連貫成優雅的人生。
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是技與藝的結合,是造型與裝飾的相輔相成。紫砂壺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質,也在無形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把好壺,讓人生出由內而外的喜悅,感受到人與壺交流的自在暢快,每一把紫砂壺都是獨特的,紫砂壺不以貴為珍,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