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霞
(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401)
橋梁結構的極限狀態通常采用極限狀態方程來描述,具體原理相似,各國標準系數規定相差很大,不等式左邊為荷載設計值,右邊為材料抗力設計值:
SGK,SQK,RK—永久荷載效應、可變荷載效應和結構構件抗力的標準值。
,,—永久荷載效應、可變荷載效應和結構構件抗力的分項系數。
wu—荷載效應設計值;
Rn—為結構抗力標準值,由材料強度標準值計算確定;
φ—結構抗力折減系數。
荷載分項系數比較見表1。

表1 恒、活載分項系數[2]
設計荷載主要為活載不同車道折減系數見表2.

表2 車道折減系數

表3 ACI318-99 名義承載力折減系數【2】
橋梁橫斷面如圖1所示,計算跨徑l=19.5m,T 梁的預制長度20m,車道寬9m,人行道寬1.0m,整橋每跨采用5 根預制的鋼筋混凝土T 梁,主梁的截面形式如圖4.1 所示,設計荷載為公路—Ⅰ級,不計人群荷載,混凝土C40,鋼筋HRB400。

圖1 主梁的截面形式(單位cm)
彎矩效應計算對比見表4。

表4 中美兩國荷載及效應計算比較
中、美極限狀態法正截面的計算如圖 2。根據文獻[4]混凝土設計強度=18.4N/mm2,

圖2 正截而受彎承載力計算簡圖【2】
中國規范計算:得x=49.28mm,As=7124.5。按美國規范ACI318-99[2]計算
得x=43.03 mm,
可見美國ACI-99 計算出的受壓高度偏小,鋼筋量為國內2004 規范的1.1 倍。由于我國規范規定的車輛荷載安全系數為1.40,低于美國的1.75,且我國規范規定的材料設計強度定的較高,造成總體的橋梁設計承載能力僅約為美國的80%。
此外,對于軸心受壓構件,美國規范中受壓承載力的折減系數小于中國規范;隨著受力狀態由大偏心受壓向小偏心受壓過渡,美國規范抗力折減系數的變化與構件受力破壞特征有關,調整荷載安全儲備比中國規范更靈活。